穿戴甲,相信很多女生都不会感到陌生。

所谓穿戴甲,是一种随时可戴可卸的美甲,消费者只需用果冻胶甲片粘在指甲上即可。

最初穿戴甲火了,是因为“平价”。

去一趟实体店手工美甲动辄几百上千,有时还要排队等位,而一副穿戴甲零售价通常在20元左右,一杯奶茶的价格就能拿下,而且款式丰富,操作便捷,几分钟就能搞定。

正是应了那句“不是美甲做不起,而是穿戴甲更有性价比。”

因此,穿戴甲迅速俘获了女孩们的心,引发了一股囤货热潮。

和这款时尚单品一同爆火的,是苏北一个小县城——连云港东海县

全国70%的穿戴甲,都产自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曾以盛产水晶闻名于世的东海,现在全县日出成品手工穿戴甲40万副,2023年全年产量突破1亿副,销售额约30亿。

不仅在中国火,甚至还火到了国外。

谁能想到五年前,这里连穿戴甲是什么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

财富的密码是怎么被东海人发现的?

这五年时间他们做了什么?

最近,我专门去了一趟东海。在和几位做穿戴甲生意的老板对话后,总算有了点自己的认识。


01.

穿戴甲在东海,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异军突起

因为穿戴甲最先火起来的地方,不是连云港的这座县城,而是小商品领域的王者:义乌。

据说,义乌当地有老板从2016年就开始做穿戴甲了,当时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做外贸,欧美、南美、中东、东南亚一直都是穿戴甲销售的热门市场。

2022年,被视为穿戴甲达到了一个“爆点”。技术上,比指甲油更先进的甲油胶与穿戴甲结合,带来了创新工艺;小红书等平台大规模种草穿戴甲,扩大了消费者群体。

国内的穿戴甲市场隆隆启动了。

穿戴甲从制作方式上可分为机器甲和手工甲。一般来说,义乌的外贸订单多是机器甲,批发价在几块到十几块不等,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而手工甲是由人亲手操作,一副全手工的穿戴甲的批发价要卖到十几块或者更高。国内客户往往倾向于采购更精细的手工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关头,东海人发现了机遇。

02.

在成为名声大噪的“穿戴甲之城”以前,东海更著名的产业其实是水晶

石英储量约3亿吨,水晶储量约30万吨,存储量占全国70%以上……凭借丰富的水晶矿产资源,东海不仅入选资源型城市名单,更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水晶之都”、全球最大的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

大约在十年前,东海做水晶生意的老板接到一些来自义乌客商的订单,对方需要的水晶制品并不起眼,当时大家只管卖钱,没人关心这些东西的用途。

后来,在一次次的供货中,大家发现卖出去的水晶制品被制作成一种叫穿戴甲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聪明的东海人隐约觉得这是一个商机,2019年,他们开始摸索自己制作穿戴甲。

接下来几年,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原来做水晶的小老板也开辟出一条新赛道,穿戴甲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东海迅速崛起。

03.

一位东海的穿戴甲老板告诉我一个隐秘的传闻,东海的这个产业能起来,要感谢一个叫“希妹美业”的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公司是销售穿戴甲的基础产品甲油胶的,希妹美业和广州杰奥斯甲油胶工厂联合创立了东海甲油胶工厂,这样保证了东海能拿到业内价格最优惠、品质最好的甲油胶,杰奥斯工厂技术研发团队坐镇东海,让东海的穿戴甲从业者足不出户,就能现场调试出想要的任何甲油胶颜色。

产业链的节点,往往是很关键的。

而原先水晶产业积累下了足够发达的电商基础,打包、物流等渠道一应俱全,为打通穿戴甲产销链条做好了铺垫。

2023年,东海水晶跨境销售额达45亿元,跨境电商企业超1500家,更是培育了不少跨境主播。做水晶批发零售生意的,大都接触过电商,以前播水晶,现在播穿戴甲,转型很容易。

我在东海探访时碰到的老板鲍宜乐就是如此。

鲍老板是东海“三只狗穿戴甲”负责人,之前也做过水晶电商,转型做穿戴甲生意后,从直播、运营、配货到打包、售后,作为老板的鲍宜乐经常自己亲自上阵,目前,“三只狗穿戴甲”在东海有3家门店,日产量达到1万—3万副,产品已有1500多个样本。


04.

这次在东海探访,我注意到了一条路。

在东海,颐高路不叫颐高路,而叫“穿戴甲一条街”。

这条不到800米的小街上,两侧密密麻麻排列着几十家展销手工穿戴甲的店铺,基本产销一体,主攻批发,这里几乎成为全球最大的穿戴甲货源地。听说最近更是店铺房租飞涨,一铺难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跨越一条马路,就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水晶交易中心——东海水晶城。

事实上,最初那些穿戴甲店铺选址在这里,就是想借势于水晶城。因为外地人来东海一定会逛水晶城,没准就顺道也看看穿戴甲。这和肯德基、麦当劳开在一起是一个道理。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指甲盖算1平方厘米,十个手指甲就是10平方厘米。就是这片10平方厘米的生意场,被东海人做成了价值30个“小目标”的产业。

惊人的财富力量也爆发了出来。

今年一家叫艺禾的穿戴甲店老板刚提了一台宾利,400多万。此时的他入行穿戴甲还不到三年时间,最初的投入成本不过几十万。

这样的故事在东海反复上演,那些最早从事穿戴甲行业的老板,有的卖一年赚到了过去十年赚的钱,有的入行一年收入过百万;还有的代工厂老板,月产能破百万……

大家赚得盆满钵满,入行穿戴甲的人也随之增多。“低门槛,好赚钱”的说法,一传十十传百,短短三年内,穿戴甲产业在东海野蛮生长。

怎么个野蛮法?

去年春天,东海县商务局从阿里巴巴平台了解到,平台上几乎70%的手工穿戴甲都是从东海发货。当年夏天,商务局对穿戴甲产业进行走访调研,竟然发现该产业已经在东海县各个乡镇遍地开花了。


05.

做水晶生意时积累下来的电商经验,对东海穿戴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里主播“遍地”,她们对于电商平台上的新品类、新趋势有很强的敏感度。还有一点就是,水晶的消费人群和穿戴甲的消费人群其实是有一定重合度的,都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很多东西都有相似性。

据不完全统计,东海县内每天生产的穿戴甲超过40万副,其中电商日出口量达到30万副,每年仅电商部分的销售就高达25亿元。

现在,在北美集市上最受欢迎的产品,大多是来自东海县的穿戴甲,便宜,质量好。

最早入局的人,也在寻找破局的方式。

毕竟穿戴甲的行业门槛很低,东海的相邻县比如灌云也已经开始发展起穿戴甲产业,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所以,现在东海的穿戴甲正在找寻新的增长极。

一方面,东海正在推动整个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包含50多家穿戴甲企业的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成立。

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拟定穿戴甲行业的团体标准,从原材料、制作工艺等环节对手工穿戴甲生产进行规范。未来协会将联合质监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检,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将会被行业抵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另一方面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一新兴产业,正在给予更多支持和引导。

今年5月初,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在东海县主持召开了穿戴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座谈会,要求加快推动穿戴甲产业做大做强、强化研发创新,打造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定制化产品,努力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5月18日,连云港电商发展大会上,东海县代县长封波直播中为东海穿戴甲代言,向广大网友推介东海穿戴甲。

近期,东海水晶城3号馆新成立了一个东海穿戴甲展销中心,目的就是引导穿戴甲企业形成聚集效应,推动品牌建设,为穿戴甲产业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打造国际影响力。

另外,一些企业自身也有意识地走向品牌化、高端化。

他们对穿戴甲的定位是“饰品”而不是“快消品”,聘请专业的美院学生设计,用料高端,精雕细琢,为消费者量身定制。

根据东海县穿戴甲行业协会三年规划方案,东海穿戴甲产业力争2026年底产能突破3亿副,销售额突破800亿元,发展规上企业20家以上,实现税收5亿元以上。

这个800亿的未来能否实现?

凭借东海的先发优势和产业升级的觉醒意识,我觉得未来可期。

本社法律顾问:海辉律师事务所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浙江非网红小县城,正在闷声发大财(关键词:闷声发大财)

  • 无锡要做怎样的“未来派”(关键词:未来派)

  • 江苏老百姓,为什么忘不了娄书记(关键词:娄书记)

  • 苏州向北,常熟向南(关键词:常熟)

  • 正在受难的药明生物,转机来了(关键词:药明生物)

  • 从一个50亿项目落地说起,无锡经开区的黄金招商牌从不单出(关键词:金牌招商)

  • 低调的羽绒服界“蜜雪冰城”,一年卖出330亿(关键词:蜜雪冰城)
  • 黄河路上的阿毛炖品,才是活生生的至真园(关键词:至真园)
  • 南京溧水,一个隐藏的草莓市场霸主(关键词:南京溧水)

  • 常州旷野春风,填平理想的落寞(关键词:常州理想)

  • 借一场赛事挖掘“黑马”企业,无锡是怎么做的?(关键词:黑马企业)

  • 常州一个特殊家族,低调成为“盐城首富” (关键词:盐城首富)

  • 南通叠石桥深度调研:怎样成为全球家纺跨境电商“供应链之王”(关键词:叠石桥)

  • 进击的相城,和它的一个新定语(关键词:相城新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