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练习

李某,男性,年四旬余,昆明市人。

患痰饮咳喘病已八、九年,经中、西医屡治未愈。

诊其脉左弦右滑,两尺弱,心脉细短,肺脉滑大,按之则空,舌苔白滑而腻,面色青黯,目下浮起如卧蚕。咳痰气喘而短,胸闷痰滞,头疼目眩。食少无神,畏食酸冷,渴喜热饮而不多,小便短赤,咳时则遗。入夜难眠,行卧惟艰,值阴雨天寒尤甚。

处方:__。 (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服二剂后,呃逆减少,间隔时问有所延长,脘闷气逆亦感减轻。患者自知服药有效,情绪亦好转,睡眠、饮食均有改善。脉沉缓,关部尚弦。腻苔已退,苔薄白而润。前方加减治疗,连服四剂,呃逆不再发作。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旋覆代赭石汤加味

注: 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

上期原医案

黄某,女性,25岁。

归国华侨,云南某大学学生。

患呃逆证已一年余,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于精神紧张之时,呃逆更甚。自觉胃中饱闷,时有逆气上冲,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近来逐渐加剧,以致情绪不安,心情烦闷,睡眠差,影响听课学习。1964 年夏,患者来中医学院就诊于余,呃逆频作,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苔腻微黄,脉象沉缓而弦。

处方:旋覆花9 克。代赭石12 克。法夏9 克。明党参15 克。砂仁9 克。厚朴9 克。生姜3 片。大枣5 枚。甘草6 克。

服二剂后,呃逆减少,间隔时间有所延长,脘闷气逆亦感减轻。患者自知服药有效,情绪亦好转,睡眠、饮食均有改善。脉沉缓,关部尚弦。腻苔已退,苔薄白而润。前方加减治疗,连服四剂,呃逆不再发作。

按语

景岳全书》曰:“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此系阳虚胃寒,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寒气上逆,胃气不降所致。治宜温中降逆,调和气机,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味。

“呃逆之由,总由气逆”,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逆气上冲所致。阳虚有寒者,宜温中降逆为主。阴虚有热者,宜苦寒降逆为主。总不离乎调理升降气机为原则。若久病之人,突发呃逆,则为脾肾气机将绝,宜以大剂回阳降逆,如吴萸四逆汤、白通汤、人参干姜附子汤之类,以求挽回生机。若徒治其标而忽弃其本,不但呃逆难止,生命亦难保无虞矣。

相关经典条文学习

《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有道君,微信:ycyd-du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