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夏至是北半球的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这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而我们的老前辈通过观测,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因此这二十四节气可以说凝聚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是阳气达到了顶点,开始逐渐衰落的时候,因此夏至时节民间传统习俗讲究养阳扶阳,所以在民间有吃狗肉、羊肉和荔枝这些热性食材的习俗,讲究的就是以热制热。
“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也就是7月15日就将正式入伏,到时候高温高湿的三伏天就将开启,也到了冬病夏治和养护身体的关键期。
中老年人的体质不比年轻人,来到夏至时节更要养护好身体,而夏至时节讲究的养阳散寒,因此中老年人最不能做的4件“损阳”事,年过50的人要知道。
1、不贪凉在潮湿的地方久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到夏至时节,很多中老年人特别喜欢搬上小马扎,去树荫或墙根下坐着唠嗑乘凉,这个也成了每年夏天炎热季节来临后的街上一景。
夏至时节躲避炙热的阳光是对的,但是在树荫或墙根下,这些地方因为背阴比较潮湿,因此很容易滋生昆虫和细菌,除此以外湿气和潮气也比较大,在这样的地方久坐,很容易损伤阳气,导致寒气和湿气侵入体内。
中老年人这个时节出门乘凉,还是应该找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要因为贪凉而在潮湿的树荫下和墙根处久坐。
2、不吃寒凉油腻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到夏至时节,又到了撸串和吃烧烤的时节,这个时节空气中都弥漫着炭火和羊肉撞击的味道,让很多人都忍不住驻足撸上几串,而跟烧烤最搭的就是清凉的冰镇啤酒。
烤串大多重口味和过于油腻,而冰凉的啤酒和冷饮入口后感觉特别爽,其实这些食物都是比较损害阳气的,吃过以后很容易造成脾胃不适,尤其是,消化功能已经不比年轻人的中老年人。
进入到夏至时节中老年人还是要多注意饮食,少吃寒凉和油腻的食物,饮水还是应该喝点热水或凉白开,喜欢喝茶的可以选择适当喝点热茶,这些都有助于帮助身体保护阳气。
3、出汗后要自然消汗
夏至来临以后随着气温升高,高温高湿的天气将时有发生,这个时候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运动过后出汗,要让其自然消汗,而不能吹空调和喝冷饮让身体降温。
夏至来临天气炎热,人出汗多的同时会经常沐浴,这个时候中老年人更要小心,沐浴和冲凉的时候要选择温水和热水,避免身体冷热交替被“激着”,这不仅损害阳气,还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4、吃过多的吃热性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来临民间讲究的就是“以热制热”,因此很多地方讲究吃狗肉和喝羊汤,或者食用樱桃和荔枝这样的热性的水果,帮助身体养阳散寒。

但是热性食材吃多了,在炎热的夏季也很容易上火,而且也不太好消化,所以夏至来临进补热性食材时要讲究个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进入到夏至时节,中老年人也要保证三餐规律,天热吃不下饭可以少吃一点,但是不能不吃,更不能用水果来代替正餐。
夏至来临是养护身体的好时候,中老年人更要多注意,这个时节是养阳散寒的好时候,因此4件最“损阳”的事别做,年过50的人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