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梅州6月20日消息(记者 罗世伟)一场大暴雨,给梅州带来罕见的洪涝灾害。6月19日11时,发生洪灾3天后,梅州市三防应急指挥部再次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足见救灾形势之严峻。

根据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情况通报,截至18日11时,梅州暴雨造成164634人受灾。本轮强降雨影响梅州全市,平远县、蕉岭县、梅县区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已有人员伤亡。

央广网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梅州当地仍有村镇道路未打通,水电、通讯未恢复,救援工作正全力开展中。对于此次洪灾,当地多位受访者表示“始料未及”。

26厘米

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三泰村王乐家的房子至少有30年历史。

6月16日15时许,三泰村河流水位暴涨,洪水侵入村屋,停电随之而来。当时,王乐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和两个1岁的孩子。

起初村民以为,“这次涨水不是什么大事”。直至当天19时,大水从一楼涨到二楼,足有3米高。三泰村突然成了“孤岛”,水电断了,和外界的通讯联系也断了。

“以前有过厉害的洪水,那会儿家里的水位也就26厘米高,该有几十年了。”王乐记不清村庄上一次遭遇洪水的时间。26厘米说的是他父亲刻在家门口的洪水标记。刻下标记时,家里的百岁老人曾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6日洪水前的三泰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水过后的三泰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村里人应对洪水的经验不多,警惕性自然也不强。

三泰村下辖新村、立禾畲村、金山村等多个自然村。王乐家在新村,旁边就是河流。涨水时,原来的小河变成大川,冲垮了许多老土房,道路严重塌方。

王乐家开设的便民药店遭受洪水重创,“10万损失肯定是有的”。洪水退去,他的家里遍地淤泥,木质家具泡水倒落,满目狼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乐家里受损情况(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从清明到现在,雨水基本没停过。”王乐说,梅州的雨已连续下了几个月。6月17日,洪水发生次日,家里的小孩和老人临时转移至地势较高的邻居家。因为乡道不通,18日下午,县城的亲戚徒步几公里到三泰村,将王乐一家接走。

王乐告诉记者,洪水未造成村庄人员伤亡。但当地水电、通信仍未恢复。灾后村庄如何清理淤泥、消杀防疫,是目前村里人最为头疼的问题。

翻山越岭回家

洪水过后,在梅州市区居住的刘虹,和亲人断联将近3天。

刘虹的父母、叔父、叔母、侄子被困在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肩峰下村,“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信号”。瘫痪在家的叔叔尤其让她牵挂。

肩峰下村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群山环抱之中,一条小小的差干河流经村庄。河对面便是福建。受强降水云系影响,差干河上游的竹岭发电站被洪水冲溃。

“雨下得实在太多了。”同村的王志坚告诉央广网记者,洪水发生前,差干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村民以为高地更安全,想往山上跑,“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连山都塌了”。

王志坚也无法与村里的父亲和奶奶取得联系。17日,他计划骑摩托,从平远县城赶回肩峰下村。沿途一路尽是山体滑坡、路基坍塌,“不像洪灾,倒像地震”。摩托车自然没法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山越岭回家(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花了5个小时,王志坚徒步到东石镇,又花了5个小时,这才抵达金田村。金田村再往前走才是肩峰下村。然而前方实在无路可走,他只得原路返回。“柏油路成了断头路,而且路面淤泥大量堆积,踩着水鞋很难从里面拔出来。”王志坚说。

19日,王志坚改道福建,翻山越岭,过桥渡河,用时3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位于山脚的村庄。村里倒塌、受损房屋过半。王志坚家的红砖房也被洪水冲垮了。

好在三四十位老人相安无事。“老人讲村子上一次发生大洪水还是1983年。但如此严重的山体滑坡,他们也是第一次见。”王志坚说。

村里还有人养了将近一百头猪,存活下来的仅百分之一二,大家宰来分着吃。

“现在村里还没有通水电,特别是缺水,这是现在最苦的。”王志坚说,目前村民都已转移至安全地带。他一一确认情况后,又原路返回,给全村村民的家人报平安。

当晚,刘虹接到了王志坚发来的消息。“楼房几乎都倒了,只有一两间房还在,叔叔当时就睡在没有倒塌的房间。”刘虹说。

救援挺进孤岛

暴发的山洪导致梅州多处地方出现严重水毁。目前,仍有部分村镇未打通进村道路。紧急情况下,直升机成为空地应急救援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受损严重(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王阅告诉记者,南磜镇三泰村邻近的立禾畲村,此前一度失联。19日,直升机发现村民摇旗传报的求助信号,随后降落至村落,为村民带来了第一批救援物资。

“直升机20日也会去到我们村里。”泗水镇肩峰下村的王志坚说,抢修乡道至少还要一周,直升机或将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

6月17日以来,广东省航空救援中心已出动5台直升机执行梅州洪灾航空救援任务。目前,广东省航空救援中心累计向灾区运送专业救援人员、技术人员、医护人员、防汛抗灾专家等人员超过600人次,运送发电机、食品、饮用水、医疗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51批次约40吨,从灾区转运出重伤患者14人,转移群众48人。

“我们主要参与搜寻、转移受灾群众等工作。”广东省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胡承宇介绍,因为部分地区道路、通信受阻,车辆、船只无法进入,队员们乘坐直升机前往不同村镇开展救援。“一些村庄可以坐直升机进去,也有的找不到降落点,只能徒步走进去。”

暴雨洪水过后,当地急需物资。“空投物资毕竟有限,当地仍紧缺水、干粮、米等生活用品,以及消杀用品和发电机等。”胡承宇说。

记者获悉,灾情发生后,梅州梅县、大埔、平远、蕉岭均发布募捐倡议,呼吁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援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截至6月19日11时,梅州地区受影响停电的33个乡镇已有11个全部恢复用电。各项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文中王乐、刘虹、王志坚均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