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窄播,作者 | 李威

从Twitter治国到车企高管抖音卖车,一场更加扁平、强调对话、强化个人IP的传播变革波及各个领域,并且重新塑造出一种新的营销范式。

这种新的范式的中心思想很简单,就是要以更平等、更个体表达的方式保持与用户的高频次沟通,并在此基础上匹配相应的产品与服务,获得更高效增长。其原因在于,产品日趋同质化,传统营销手段失灵的当下市场,需要依靠新内容建立起个人化的情感连接,依靠情绪价值修筑起消费者、品牌与销量之间的更短连接路径。

范式改变的底层逻辑是核心传播渠道已经完成向新内容平台的转移。有别于网站、贴吧、微博等传统传播渠道,以抖音、快手、视频号为代表的新内容平台得到算法加持,拥有时下最主流的短视频内容,并且利用直播提升了平台的实时互动与转化成交能力,成为这个时代最核心、最高效、覆盖活跃用户规模最大的经营阵地。

传播高效且覆盖人群广意味着,企业构建的账号体系既需要一位与品牌绑定紧密的灵魂人物,使其成为调动公域流量的指挥棒,在企业资源倾斜下尽可能多地获取流量;也需要有一批散布在各个业务节点的账号,分流和承接不同诉求的流量,用实际的产品价值与服务价值推动从种草到交易的转化。

这个账号体系的日常运行将高度依赖于平台提供的流量阵地。是否能够帮助企业高效获取流量,并依托内容形成层级分明的流量漏斗和及时的用户沟通渠道,成为最佳经营阵地,是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被企业选择的关键。平台之争是效率之争,进入到商业化驱动平台发展的阶段,效率之争的本质是从流量到销量的顺畅度比拼。

比亚迪总经理集体入驻抖音,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开启直播,广汽高管入驻视频号……车企老板扎堆进入新内容平台,也是想要在经营阵地的转换中找到「内卷」困境的突破口。

一方面,中国的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的同时,进行油电转换,参与者增加,蛋糕没有相应变大,导致买方市场形成,需要建立「车找人」的新经营通路;另一方面,油电转换给国内车企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国产替代和高端化都需要新内容平台作为快速积淀品牌势能的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企的变化也成为新营销范式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节点。从服装、美妆到手机、家电,这个营销范式此前更多作用于轻工业产品,车企的加入为其彻底打开了通向重工业产品的大门。这也意味着线上成交、线下服务已经成为不可逆的经营发展趋势,更多企业需要调整布局,利用新内容平台对新商业垂类的追逐,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流量和营收,一场双向奔赴

在讨论车企正式成为新营销范式的拥趸之前,我们需要再次强调,新内容平台已经是这个时代最核心、最活跃的流量场域。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53亿人,占中国网民总体规模的96.4%,成为最高频的应用之一。

用户体量与用户时长在哪里,哪里就更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经营阵地。进入新内容平台进行初步探索的车企已经尝到了甜头。小米SU7一场持续2个多小时的发布会直播能在抖音上吸引超过1.1亿次观看;蔚来创始人李斌的个人抖音账号目前有超过85万粉丝,直播首秀累计观看人数能够达到1000万人次;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首次直播在抖音上的观看人数超过1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些流量能够在新内容平台上被高效转化为关注量与成交量。以与新能源车最相近的手机行业为参照物,在依靠短视频与直播内容获得短时巨量曝光的同时,手机品牌会依托新内容平台已经搭建好的商业基础设施,以比电商平台更短的路径,完成从流量到销量的转化。

新内容平台也能够支撑企业进行更多营销玩法的尝试。短视频内容能够让企业以更高频率、更形象地与用户进行互动。雷军在展示自己早餐的视频中问了一句:「你们早餐吃什么?」下面的回复就会纷纷表示自己在「吃苦」。直播则侧重对产品性能、卖点的场景化透传,包括但不限于老板答疑、创始人试驾、直播间带粉丝上分。

这样的新内容平台正是处于变革期的车企所渴望的新经营阵地。汽车领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新能源车替换油车,国产车替换进口车与合资车。乘联会公布的2024年4月销售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的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43.7%,同比增长11.7%。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当下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足四成。

两个维度同时进行的新王换旧王,将市场的竞争烈度推向更高。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感觉,整个汽车产业都被笼罩在焦虑和卷的氛围里,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淘汰赛在加速,胜负似乎就在朝夕之间。内卷加速之下,价格、配置、速度等产品硬性条件的博弈空间越来越小,流量已经成为车企博弈的新战场。

这是一个非常眼熟的剧本,服装、快销品、美妆、手机等垂类都曾经照此演出过,汽车行业只是来得稍晚一些。上下游各环节相对独立、各司其职的水平产业结构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将竞争导向价格战与流量战,要求企业通过获取更多流量提升销售规模,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更多垂类拥抱新内容也是平台想要看到的结果。内容形式带来的用户规模增长已然见顶,平台继续发展的动力来自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但是,抖音在2020年就已经拥有超过6亿日活用户,内容对用户活跃度的刺激也已经非常有限。商业因素开始主导平台内部对用户活跃度的经营与提升,让生意驱动新的增长。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拓新的商业化垂类。从快销到耐消,从手机到家电,新内容平台的下一个必争之地是汽车。按照魏建军的预计,行业未来三年的竞争强度不会减少,但持续亏损难以支撑企业发展。需要流量塑造品牌价值的车企和需要交易量推动营收增长的平台,在未来会绑定得更为紧密。

老板带头,摆明一种态度

新范式能否发挥作用,执行是关键。通过新内容平台一头撞进「车圈」的周鸿祎认为,现在的企业家需要从高高在上的云端走下来,亲自做网红,为自己的产品争取曝光机会。「现在做一个公司,一把手必须身体力行出来为自己的产品代言,为自己的公司宣传,这样才会有流量,不管你想不想干。」

但是,流量不一定带来销量周鸿祎的流量加持并没能给他投资的哪吒汽车带来销售业绩的增长。周鸿祎的抖音粉丝90天内增长超过200万,哪吒汽车的新车交付量5月同比减少22.4%,环比增长12.15%,二者之间流量是流量,企业是企业,显得相当泾渭分明。

老板冲到营销一线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电商平台搏杀时为自己代言的陈欧;家电行业内卷下代言格力的董明珠;手机市场厮杀中站在一线的雷军和余承东,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行业发展阶段冲到一线,让自己成为企业撬动庞大流量的支点。一般规律是,竞争越激烈老板越活跃,平台越互动人设越立体。

对于当下的车企而言,老板冲上一线的真正意义是树立起一面旗帜,对内表明决心和态度。凝聚共识,要比对外成为流量担当更为重要。

这次积极拥抱短视频的长城汽车,此前就已经在强调to C,更是与比亚迪总经理集体入驻抖音一样,在2023年6月进行了一波高管集体开通微博个人账号的官宣。官宣之后的效果并不理想,除了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之外,很少有高管在微博上持续发布内容。

甚至,魏建军本人也如他自己所说,没有运用好互联网和媒体。开通微博账号13年,魏建军也没参与到长城汽车2023年的微博to C尝试中。直到今年3月才魏建军才发布了第一条微博,并开始在抖音上变得活跃起来,不断发布新的内容,与雷军、虎哥说车等进行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转变背后,是长城汽车高达19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这个目标比去年直接多出了67万辆。拥抱互联网,更明确说,通过新内容平台实现对用户的有效传播,成为魏建军为长城汽车选择的一个重要增长工具。魏建军表示,亲自下场不仅代表着营销思维的转变,更是对于长城汽车管理层的带头与激励,期望整个团队都跟上步伐。

魏建军们难以成为下一个雷军,周鸿祎们也是。前者缺乏新营销范式的实践经验,既没有与用户交朋友的习惯,也没有传承自微博时代的玩法思路;后者懂流量,但没有足够强的产品体系支撑起后续的商业化变现,本质上是一个有着辉煌职业经历的网红,宛如一叶根基不稳的浮萍。

团队跟进,形成系统合力

老板躬身入局只是车企拥抱新营销范式的开端。这场流量之争关键,是车企能否依靠新内容平台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实现面向公众的更有效表达和沟通,走通从种草到成交的完整链路。

作为这一波车企拥抱抖音的源头,小米营销重心从微博转向抖音的时间并不长。雷军今年在小米内部明确指出,所有发布会上演讲的产品经理都一定要开设抖音账号。小米市场部为每个人专门配置单独的团队做内容,充分利用好抖音用户多、流量大、场域全的特点。

小米经营抖音的经验有三点可供车企们借鉴:

第一,每个企业都需要在短视频世界内有一个灵魂人物,然后以其为中心搭建企业内部的账号矩阵。这个灵魂人物一定要对企业经营有决定权,可以是企业老板,也可以是实际操盘的一号位,可以不经常抛头露面,但需要在企业舆论哗然的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当然,这样的灵魂人物不能像俞敏洪一样随性。

这个灵魂人物往往与企业的大事件相关联,共同形成流量漩涡;围绕其分布的企业账号矩阵则负责从自己的站位出发,承接被漩涡吸引的流量。这些账号可以包括企业高管、产品专家、普通员工、经销商等身处不同业务节点的人。在内容上,他们要为关注事件的人提供不同的视角;在业务上,他们的每次内容发布与互动,都会是企业和产品的一次推广。

在雷军拜访蔚来时,抖音给我推送了一名前小米员工、现蔚来员工发布的抖音内容。这些内容从现场旁观者的视角呈现了一些蔚来想要表达的观点。相比直接从直播间里看到,这样的表达形式要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在雷军和李斌的流量加持下,这条视频获得了上万点赞,帮助这个账号获得了一波流量加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企业的团队体系,需要针对短视频时代的营销需求做出改变,更注重内容与产品的呼应,能够及时回应用户反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个人IP或精彩的发布会能够获得短期流量,而长期流量的获取是以用户为中心,创造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或者其他新的价值。

从短期流量到长期流量的转化,就是要把产品的生命周期与营销的不同节点融合到一起,在长线布局中促成短线爆发。小米SU7的发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米的流量布局从官宣造车开始,通过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小米工厂揭秘、SU7定价、SU7的上市发布会、雷军为用户交车、拜访车企、展示小米城市领航NOA功能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视频化呈现,有序地形成舆论热点,一路种草,最终促成转化。

第三,选择恰当的时机与恰当的平台很重要。小米选择抖音作为短视频时代的主力营销平台,一方面是选择了一个时下用户最活跃、内容最丰富、流量最高效的内容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广告内容、泛领域达人、车评人、车企账号矩阵构成了面向普通用户的不同内容层级。内容维度上的层层递进,共同帮助企业完成对潜在用户的筛选。

其中,类似开屏、信息流广告这样的广告内容,能够快速覆盖人群实现第一步触达。针对不同圈层人群选择的时尚、财经、生活方式等不同领域的达人能够完成更进一步的种草。来自车评人、懂车帝和车企账号的专业内容会在种草之后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最后,在某个由灵魂人物和企业大事件共同引爆的流量节点实现转化。

另一方面,小米选择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有更高的ROI和更清晰的经营方法论。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中,抖音在2023年就完成了懂车帝与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应用的汽车内容运营的融合,以懂车帝作为整体运营方,统筹资源,服务用户、创作者和行业客户。在内容之外,懂车帝还在叠加汽车交易服务和汽车后市场服务能力,也许有一天小米汽车会直接上架抖音商城进行售卖。

正如魏建军已经预见到的那样,营销思维的转变必须有团队的全面跟进,才能真正取得实效。现在看来,车企拥抱短视频与多年前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思维一样,难点不是动员老板,而是避免邯郸学步、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