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霞)昨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表示,各地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市县根据本地区房地产市场情况,综合考虑保障性住房实际需求、商品房市场库存水平等因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自主决策、自愿参与。

要坚持以需定购,准确摸清需求,细致摸排本地区保障性住房需求底数和已建成存量商品房情况,合理确定可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商品房房源,提前锁定保障性住房需求。

要坚持规范实施,防范各类风险,做到收购主体规范、收购过程规范、配售配租规范,做到收购的已建成存量商品房户型面积合适、价格合适、位置合适。要坚持用好金融支持政策,实现资金可平衡、项目可持续。

此外,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市县,切实加强领导力量,抓紧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尽快落地。

6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调整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均与上月持平。

这一结果在市场预期之中。三天前,央行开展18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少于本月2370亿元的到期规模,中标利率与前次持平,为2.50%。同日,人民银行还开展了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也保持不变,为1.80%。MLF是LPR的定价锚,市场人士因此预计,在6月MLF利率持平的情况下,本月LPR大概率会维持“按兵不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此前表示,在6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稳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以及全国层面房贷利率与5年期以上LPR报价脱钩的背景下,6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

光大银行宏观金融研究院周茂华也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依然较大,商业银行短期进一步调整LPR利率门槛不低,因此,本月LPR利率会保持稳定。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年内还有降准降息的可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为进一步提振内需、促进物价温和回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量型工具发力的必要性仍在,货币调控将延续宽松态势。随着内外部约束逐步缓解,下半年降准降息仍有落地空间。

银河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今年内LPR可能还会有两次调整,总计调整幅度为20-40个BP(1BP=0.01%)。此外,MLF利率可能还会有一次调整,调整幅度为10-20BP。报告还预测,三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降准,幅度为50BP。

值得注意的是,LPR将面临进一步改革完善。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同时,持续改革完善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文/本报记者程婕统筹/余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