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近一周以来,多地最高气温已近40℃。烈日炎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空调与风扇。

在尚未通电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暑降温呢?古诗词与典籍中展现了古人避暑的智慧。

亲近自然,寄情山水

寄情山水是古代文人的传统。山水既有美好风光,又是躲避炎热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万里像》 浙江省图书馆 藏 下载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

诚斋先生杨万里一大早就登上了清凉的山涧。杨万里挥扇子挥到手都累了,可见夏至后天气之炎热。

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

【宋】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韦应物选择在池塘边避暑,他的《夏至避暑北池》内容不局限于描绘夏至的户外景色,也谈到了他的延伸思考。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韦应物不仅惦念着酷暑天气辛勤劳作的农民、感慨着季节物候变换,而且将欣赏北池美景作为忘却烦恼的方式。

采集冰块,制作冷饮

早在周代,制冰技术就已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在王室内部。根据《周礼》中的记载,当时已有专门负责掌管冰块的官员——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冰》 图片来源:清国京城市景风俗图

下载于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

“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

凌人要在冬季前往寒冷的山涧或河湖冰面上采集好估算用量三倍的冰块,以防冰块在储运过程中融化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冰鉴》 图片来源:《古今图书集成图纂》

下载于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

到了春季,凌人要开始制作盛冰的容器,在古代这个容器被称为“冰鉴”。冰鉴被称为“古代的冰箱”被沿用至清代,虽然材质逐渐演变为木头,但原理一直未变。中国国家博物馆就藏有战国时期制成的青铜冰鉴。有了冰鉴,先民们才能在炎炎夏日吃上冷鲜的食物。

不仅如此,古人巧妙利用地下温度较低的自然规律,开掘冰窖、冰井用来储存冰块。

到了宋代,已经有多种冷饮在北宋都城售卖。《东京梦华录》如同报菜名一般记录了“州桥夜市”售卖的缤纷多样的冷饮品类。

“夏月,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

除了游山玩水、制备冰饮之外,古人还有许多消暑降温方面的经验成就,比如发明质地轻薄的丝织罗衣以及用竹子制成的凉枕、凉席和竹衣等。上述消暑利器皆为我国古人善于将自然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擅长钻研生活经验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营销策划部

编辑 | 王自晨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