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白
2024年,出海到底有多火?看看最热门的新能源赛道就知道了。
多年稳坐动力电池领域全球第一位置的宁德时代,不久之前发布的2024年总裁办的一号文件的关键词是:出海。据报道,从去年底开始,“谁到海外,谁就是公司的英雄,走出去,到海外去”甚至已经变成了宁德时代员工的桌面背景。
正在发力走向全球的,不只是这位A股“宁王”。一度问鼎全球光伏企业市值第一的阳光电源,已经尝到了出海的甜头。2023年全年,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超过46%,利润贡献主要来源于美洲大区及欧洲大区。而其储能业务的海外收入占比更是高达85%。
至于终端的新能源汽车,更是创下了“逆天”的销量: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均创历史新高,以至于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地区最近已经开始打起了关税牌进行限制。
由于快速增长,锂电池、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甚至成为继出海老三样车船电之后的中国企业出海“新三样”。
但其实不只是工程机械、光伏等领域,盘点各个行业的数据都会发现,从生物科技、到家居、消费电子,甚至小到一个保温杯、一份中餐,海外业务都是一片繁荣景象。
中国企业,正走到全球化的关键时刻。
当出海已经是共识,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出海?一般来说,企业往往是先派人出去,再出口产品,接着是整个体系出海,最终实现品牌出海。在这一出海进程中,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全球实时协同、跨国管理的生产力工具,正在成为每一个想要出海布局的企业迈出的关键一步。
据36氪报道,钉钉内部已将出海作为战略级项目,并开始招聘驻海外员工。此次出海的决策,除了开拓海外市场外,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协同管理需求是主要考量,尤其是当下中国企业出海的主力军“新三样”——光伏、锂电池和电动汽车行业客户。
随着钉钉的海外布局,中国协同办公出海迎来了最大的入局者。而从各家今年的公开消息看,风光电储行业的“宁王们”选择也正在逐渐趋于一致:钉钉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角逐全球市场的重要工具。
01 难题
自创立NeuroXess脑虎科技起,彭雷就很少待在上海了。
他现在随时都可能需要与美国的行业同伴探讨技术发展,与比利时的朋友协同研发资源,与以色列的商家寻求封装技术合作……可这种全球化工作模式很快就遇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想要预约一个全球电话会议,约定时间到底应该是几点?
有一次,彭雷在日本出差期间,想创建一个一周后在北京的视频会议日程,过程中发现系统时区默认的是日本,无法自主选择。这意味着,如果创建时选定于早上10点的会议,回国之后将会变成11点。
彭雷的遭遇,许多正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新三样”企业都深有体会——并不是所有全球化沟通工具都能够自主选择时间。
另一家从去年开始就布局全球市场的储能公司项目经理同样有类似的困惑:人在中国,合作伙伴在欧洲,项目员工在澳洲,如何选择开会时间?
后来,彭雷在钉钉找到了解决方案。在钉钉,会议发起者可以对自己所在的时区进行选择,从而能快速定下一个确定的时间。桌面端日历支持自动时区转换,基于AI能力,钉钉甚至还可以根据参会人所在时区的工作时段和闲忙状态,自动推荐合适的会议时间。不仅如此,它甚至能够实现多时区考勤,跨时区排班、跨地域打卡。

钉钉日历智能提示时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钉钉日历智能提示时差

除了时差之外,语言是另一个基础的出海难题。
不只是创业公司,作为国内大型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中国储能企业出海龙头,阳光电源的出海数字化工具同样选择了钉钉。
阳光电源现在是专属钉钉的用户。他们在钉钉定制了专属钉钉(中英版)建设集团统一沟通和社交平台,满足跨部门、跨组织、跨国跨地域的沟通需求。
阳光电源之所以选择钉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钉钉的即时通讯和视频会议功能打破了国内外办公人员因时间、地域带来的各种不便。而且,跨国会议也支持在线翻译,会议智能纪要还可以一键转成多国语言,筛选定位关键词、发言人可快速了解会议重点,省去了会后做会议纪要的繁琐工作。
另一家光储领军公司天合光能副总裁杜庆国就感受到了实时翻译的优势,“天讯平台实现了双语实时在线的沟通。比如我们和一个德国人沟通,我们讲中文,对方显示的是德文,有效地建立了及时的通信系统。”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公司,正在和阳光电源、天合光能一样选择钉钉。
在2023年末举行的新能源行业钉峰会上,包括天合光能、特来电、高景太阳能、华宝新能源等在业内的企业与钉钉达成战略合作,通过钉钉的新能源行业“3+3”数字化解决方案,加速全球协同。
02 快反
但时差和语言问题,仅仅只是出海征途上需要面对的最为基本的“差异”。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响应速度变得日趋重要。这一点在外贸和跨境电商领域表现得更为集中,“小单快反”模式正在成为主流。
所谓“小单快反”,是企业根据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小批量多批次生产产品,并快速反应市场变化的生产模式。当企业业务对于“快反”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配合海外拓展的企业数字化生产力工具,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快速反应的能力,以满足企业的全球化沟通需求。
彭雷对此深有体会。其实,钉钉一开始同样也不具备多时区的选择功能。面对彭雷的“吐槽”,产品经理在了解来龙去脉之后,5分钟后告诉彭雷,理论上是可以对时区进行选择,这确实是钉钉在设计上的瑕疵,将以最快速度进行改进,改好后也将第一时间告知彭雷试用。
彭雷说,“这是我觉得钉钉在客户响应、完善功能需求上贴近客户的一个典型案例表现。”不过,海外的快速反应,前提还是建立在国内业务的无缝连接上。
作为国内头部的企业服务平台,千行百业的服务经验沉淀都足够多,对于企业需求了解也更为全面,这也使得钉钉在快速反应上具有天然优势。
以新能源行业为例,从钉钉方面了解到,目前国内300余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中,已有66%使用钉钉作为协同办公平台和业务开发平台,在原有数字化底座的基础上建立的海外业务连接无疑是更为便利和低成本的选择。
除了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之外,另一家国内新能源厂商晶科能源选择的同样是钉钉。晶科能源是一家头部的光伏组件和储能产品制造企业,全球市占率15%,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累计超过190GW,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
晶科在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共拥有14个全球化生产基地,海外员工数量高达10000多位,占比达25%,并且在几十个国家拥有销售人员。这也意味着,各个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业务拓展可能会遇到难以提前预判的问题。
在这种全球协作中,最初的解决方案是,业务上涉及到全球沟通的员工需要下载各种各样的会议软件。但这不仅会浪费内存,效率还不高,比如一个会议需要10个人参会,有人没上线,剩下的人就要一直等待。
沟通上的低效率和高成本,使得国外习惯的“邮件办公”模式和国内习惯的社交软件办公模式迫切需要找到一个连接点。
最终,晶科通过钉钉定制的“晶彩”,解决了这一痛点。当海内外员工在邮件针对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多次往来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时,邮件界面可点击按钮一键形成钉钉群,或者“一键拉会”,解决多人多部门沟通提效问题。

来源:晶科宣传片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晶科宣传片截图

晶科打通了Outlook邮箱和钉钉之间的接口,基于钉钉的开放能力,可以一键拉群、一键拉会,把发件人、收件人等所有涉及到的同事拉到一个群里直接沟通,或者直接发起一个会议,解决多人开会等待时间过长。
在后期做员工调研时发现,这是晶科员工们最喜欢的功能。
不只是晶科,天合光能曾经也一度困在“邮件”里。有时候海外前线销售等业务团队与后端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确认一件事情,隔着一片太平洋,可能涉及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一个邮件来回十几二十次,特别耽误时间。
随后,天合光能联合钉钉打造了全球统一协同平台——天讯TLINK,现在,基于这一天讯平台,通讯录部门链、个人名片信息都覆盖了中英文展示,搜索英文关键词就能快速找到人、找对人、快速响应。如今,这一功能正在逐步替代邮件找人。
03 破浪
尽管人人都在讨论出海,但其实所有人也都清楚,出海绝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随时可能遇到风暴和巨浪。
面对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完全不同于中国本土的市场、客户乃至是员工,有更多的看不见也无法提前预判的“时差”。
福耀的经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很具有参考价值。在美国建厂的福耀玻璃期间遇到的管理挑战,就因被拍成纪录片而广为人知。从管理层、员工间的价值观、工作习惯、沟通方式、安全意识等都“不兼容”。福耀的遭遇,也是企业出海可能面对的共同困境。
用工和数据合规等问题,正在成为企业出海的最大痛点之一。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市场,税收体系、劳动法规、贸易政策、知识产权、数据和隐私保护、反垄断要求方面,可能都会面临法律法规的不兼容。
以新能源电池产业为例,企业在欧盟市场需要《净零工业法》《关键原材料法案》《新电池法》、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法律法规,进行碳足迹申报、执行电池护照、供应链尽职调查、满足材料回收比例以及本地化生产等。

来源:阳光电源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阳光电源官网

企业出海如何乘风破浪?拥有一个好的数字化工具,不仅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可能使得这一充满不确定性的出海征途,从独木舟升级到了轮船。
新能源企业之所以批量选择钉钉,一定程度上也与其合规能力有关系。
据钉钉方面介绍,钉钉先后通过了三级等保认证、多项国内、国际权威的安全合规认证,符合包括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地区的安全合规标准和实践,在安全合规方面达到国际水平。
如果企业有需要,钉钉也可以通过专属存储能力将其数据存储在企业本地,甚至接入AWS或微软Azure等第三方云服务,提供更灵活的部署方式。
这些都意味着,面对跨地区、跨文化的挑战,企业能够从数字化工具中获得重要助力。
除了硬性的法规之外,钉钉能够帮助破局的还有软性的企业文化鸿沟。
现在,每年12月底,阳光电源都要举办一场不一样的“线上”盛会。全球的1.5万名员工,会相聚在同一场直播里,实时互动,拉满年会的仪式感。在钉钉办年会,让阳光电源的企业文化可以渗透到海外每个分子公司,也使得员工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04 造船
“你怎么有钉钉?我太惊讶了。”
上海铭悦软件创始人最近真切感受到中企出海的温度。在他因为一个项目想寻求一位印尼朋友帮助时,对方居然主动提出要加他的钉钉和他沟通。
而面对他的疑问,对方在钉钉对话界面上直接回复他,“我们这边和中国人合作都用钉钉啊。”
这一轮出海浪潮,东南亚是首要的目的地之一。这次启动国际化战略的钉钉,首站也恰恰是东南亚。
据了解,在钉钉针对企业出海的多语言版DingDing和海外版DingTalk,其客户端界面、IM聊天、视频会议都已支持15 种语言的翻译,其中就包括马来西亚语、印尼语、越南语、泰语、西班牙语、法语等东南亚国家常用语言。
在风光电储行业,东南亚同样是布局的重镇。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纷纷在东南亚建厂或成立分公司,下游的新能源车企如上汽、长城、比亚迪等等,更是早早就开始在东南亚开启建厂计划。
但相比传统以英语为主的欧美市场,东南亚的沟通还可能存在更多的语言障碍。比如最近举行的一场中印学者企业交流会上,对于与会者来说,口音和语速的挑战明显增大。但由于有了钉钉AI实时字幕翻译,与会者的沟通成本明显降低了不少。

中国高级金融研究院与印尼大学交流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高级金融研究院与印尼大学交流现场

东南亚只是跨国沟通协同问题中的一个案例。不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意味着企业服务的定制化难度直线上升。
在用工和数据合规、跨国沟通协同等难题之外,企业跨境业务运营问题是另一大痛点。以阳光电源为例,海外员工急需一款符合既符合欧洲当地需求,又遵循相关标准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而现有业务工具无法很好地满足海外的需求,定制开发则需要高达几十上百万的成本。最后,钉钉低代码平台宜搭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困境。公司欧洲的业务人员经过总部培训后,在没有任何代码基础下,利用宜搭自主搭建了一套工程项目管理平台。
宜搭的背后,基于的是钉钉所拥有的中国最大的企业服务生态。在钉钉,企业不仅能够通过低代码“自主定制”产品,还能够找到更垂直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商。
为帮助中国企业角逐全球市场,钉钉和它的生态伙伴们围绕找市场、定品类、客户管理、生产管理、跨境支付、网络安全、人事管理等多个场景,推出出海的一站式服务。
比如在终端的跨境支付环节,钉钉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一键链接。通过与跨境支付服务商连连数字合作,如今上架到钉钉开放平台的“连连财智”应用,已经打通钉钉审批、待办应用,结合钉钉多语言能力,为钉钉上数百万跨境企业提供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这也意味着,在低代码和出海生态产品的加持下,通过钉钉进行全球协同的企业,就不仅拥有了一艘轮船,而是拥有了一整个船队的补给支撑。
但必须看到,自2023年开始,海外营商环境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加上多个区域贸易规则的频繁变化,很多出海企业都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无力感。
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还在出海探索期的企业,更加需要确定性。当智能化大航海时代到来,企业出海不能裸泳,一个在国内有庞大行业基础、同时具有全球通行能力的数字化生产力工具,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拥有了安全稳定的巨轮船队。
毕竟,面对日益增长变大的全球市场,国内的内卷兵器已经不再适用,稳健抵达目的地的航行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也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些在海外市场都取得成功的新能源公司们,最终选择的都是钉钉。
在如今大航海时代下的钉钉,正在协助中国企业出海“造船”,迎风破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