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中部,从重庆开始到湖北,总长接近200公里,这里的水库生存着各种淡水鱼,种类繁多。

近日,有人在三峡库区竟然发现了水中的“大熊猫”,它们一家五口在水中畅游,这样的消息让所有的研究人员都非常激动,因为在这之前,它已经宣布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2024-06-17 19:06 长江鲟和鳤首次现身三峡库区支流汤溪河云阳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6月17号的时候,重庆日报突然发布了一条文章,灭绝已久的长江鲟第一次出现在三峡水库中,可能很多人都不不知道发现长江鲟有什么意义。

长江鲟在河里的珍稀程度是跟陆地上的大熊猫一样的存在,并且早已经灭绝,这次发现的长江鲟可不止有一只,足足有五只,并且从幼年到成年的形态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情况让大家非常欣喜,既然这里发现了一家长江鲟,就证明三峡库区可能存在还存在有长江鲟,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可能已经形成了族群,这对动物保护协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江鲟是淡水鱼,主要存在长江上游,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过它的痕迹,长江鲟是鲟的一种表面是没有鳞片的,但有骨板,并且背上还有小凸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2年的时候,长江鲟被宣布灭绝,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捞,长江鲟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上亿年,那它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没有外部干扰几乎不可能灭绝,但由于人类的捕捞,长江鲟的数量慢慢减少,到了2022年彻底宣布灭绝。从那时候开始,三峡库区就已经宣布了禁止捕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来看,禁止捕鱼非常的有效,长江鲟都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了,不仅如此,体型还比以前发现的庞大,只要禁止捕鱼持续下去,在这里还有可能会诞生更多的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鲟的灭绝是属于野外灭绝,意思就是在野外没有繁殖的迹象了,如果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需要通过人工养殖,将长江鲟养大后再放生到长江流域。

长时间如此就可以就可以重新恢复长江鲟的野外繁殖,但是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功,这并不是放生的不够多,事实上,人工放生到长江流域的长江鲟已经有几十万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庞大的数量在三峡库区应该很容易见到,怎么会像现在一样见到一窝长江鲟就会爆出大新闻,但其实很多放生到野外的长江鲟都是自然死亡,几乎没有进行繁殖,所以很难看见。

长江鲟还有两个相似的种类,就是中华鲟和白鲟,长江鲟和他们对比来说并不出名,中华鲟由于一直有人专门养殖所以没有灭绝,而白鲟早就已经灭绝了,并且目前没有人类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次发现白鲟的踪迹是在2003年,这也是非常让人叹息的事实。目前长江鲟的情况还是很严峻的,生存资源非常的匮乏,在长江中下游已经很难看到长江鲟的踪迹了,慢慢的长江鲟只分布在泸州到宜宾附近的长江流域。

长江鲟的生长对环境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稍微一点点工业污染就会导致生长速度缓慢,这也是中国在工业发展后产生的影响,很多种群较小的长江鲟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2023-03-30 16:21 长江鲟23年来首次野外自然产卵“野外灭绝”结论或将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6年的时候,长江流域建立了水电站,这里的建立就是为了研究长江鲟的,想要彻底改善当地长江鲟的繁殖问题。

但是,水电站建立的地点正好就是长江鲟繁殖地带的中间,直接就改变了繁殖的环境,让这里的繁殖系统变得更加艰难,原来当地的环境还是比较适合长江鲟的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由于水电站的建立,让这里的繁殖情况受到了改变,上游的水位升高,水温下降,而下游的情况更好反了过来,温度的变化会让鱼卵更加难以保存,繁殖能力自然降低。

据统计,到现在为止我们在长江流域投放了50万条左右长江鲟,但是大多数都是未成年的,有很多幼崽突然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会导致成熟率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还需要对此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希望以后长江鲟会在当地恢复往日的活跃,增加自我繁殖的能力。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距离这样的成功还有着很大一段的距离,这件事情是很难得,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就算目前已经严格禁止捕鱼了,但还是有很多不法分子偷偷前去捕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专家的推测,我们如果想恢复长江鲟的繁殖,每年投入的规模至少需要300万条,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太难了。

而且就算我们有这么多长江鲟,还有可能出现成熟率低的情况,这方面我们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才可以解决,所以不能着急,未来的时间还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已经在三峡水库发现长江鲟的踪迹了,如果我们继续改善当地的环境,未来会不会出现早就灭绝的白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