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度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工作启动

2024年度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工作6月20日启动。活动聚焦制造强国、网络强国重点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业来“揭榜”攻关的方式,攻克一批产业技术难题。活动将持续至今年底。

中小企业如何参与协同攻关

2024年度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工作将推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达成一批合作项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想参与协同攻关的中小企业,可以及时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上发布的大企业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然后,就可以在平台上精准“揭榜”,提交自身创新能力情况和技术攻关方案。最后,由大企业选拔确定“揭榜”企业,并基于市场化原则,双方自主确立合作关系。

小企业造出先进材料 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不仅解决了大企业碰到的技术难题,参与的中小企业也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江苏苏州一家新材料企业打破国外垄断、自主研发生产了一种氧化铝纤维。 就是通过“揭榜”协同攻关项目,现在它们的产品不仅应用在航空领域,很多生意还主动找上了门。

在江苏苏州这家新材料企业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向记者展示了1000多摄氏度环境下,高温不氧化、强度不下降的新型纤维材料。这是企业打破国外垄断、自主研发生产的连续氧化铝纤维,因为优越的性能,已经应用在航空领域。

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小民:国外以前领先,他们的技术路线我们不知道,装备啥样我们也不清楚。 这个是基础材料,只能靠我们自己研发,飞机、火箭都需要用。

好不容易攻克的新材料,是否只能应用在天上呢?无法开拓更大的市场,曾一度困扰着马小民。此时,一张榜单,带来了转机。来自某央企的技术需求,引起了马小民的关注。

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小民:主要应用在新一代真空磁悬浮高速轨道列车上,性能要求,跟我们高温应用场景的完全相反,但在产品开发思路和材料本质结构上实际又是相通的,当时我们就觉得可能有戏。

靠着过硬的技术,马小民带领团队开始了“揭榜”挑战。经过多轮严格的性能指标测试,在连续长度、纤维直径等一系列指标中,他们的产品均满足甚至优于发榜需求,最终成功“揭榜”。

从这开始,企业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眼下,不仅组织了更大的团队,还投入了专项资金,为项目后续推进开展研发攻关。 目前,双方合作已进入批量试验阶段,今年预计带动企业销售增长超过30%。

国装新材料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小民:基础工业材料,就像大家吃的面粉一样,可能过去我们只知道用它来做馒头,但今天突然得知也许它还能做面包,这是通过发榜揭榜给我最大的感受,国家给我们摆擂台,对方不知道我有,我也不知道他要,这么牵上线后,也为我们后续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还有其他好几家相近领域的客户也主动来找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应用领域等着我们去一起发掘。

“大手拉小手”打通产业链“堵点”

通过这样精准的供需对接,龙头企业寻找到了技术对口的“小伙伴”,也让一批实力过硬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强强联合,大手拉小手,打通了产业链“堵点”。

在广东珠海斗门的这个新能源储能电池生产车间中,最新一批卷绕机投入使用。改进后的工艺,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增幅高达近20%。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电池行业内材料突破进展缓慢,要实现这样的升级,并不容易。

鹏辉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王雨:原来的工艺,电池满电之后,拆解的界面是有褶皱的黑斑,会影响电池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行业的工艺“堵点”,这家生产储能电池的龙头企业,想到了广召行业内“精英”,一起攻关。

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聪:我们揭榜这个工作,进行了业内的首次突破,这项技术将会彻底改变方形电芯的生产工艺,目前还有很多国内外的厂商在跟我们对接洽谈这项技术和设备。

这家专精特新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行业龙头“点题”,他们得以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的应用瓶颈。这种合作模式,让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了“开窍”式的突破。这不仅为企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为整个锂电池行业带来了重要的技术革新。

当前,珠海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一批光伏领域的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以及储能领域的锂电上游材料、电池制造、装备生产、系统集成企业加速集聚,通过这样精准的供需对接,不仅解决了区域内新能源龙头企业发展“堵点”,也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施展优势的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韦昕宇:实现了产业链优势资源的高效整合,不仅解决了大企业的技术瓶颈,也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切切实实的订单。充分发挥企业强链、补链、延链作用,促进我们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发掘培育一批有“独门绝技”的中小企业

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揭榜挂帅”,确实是一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尝试,通过这种形式将发掘和培育一批有“独门绝技”的中小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调查显示,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订单不足、拓展市场渠道有限、与大企业对接难等问题。 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精准高效对接机制等问题。

接下来,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工作的重点,将聚焦创新链产业链存在的短板弱项,聚合产业链上下游技术、人才、资金、数据等各类要素资源,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和产业创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张中雍:下一步,鼓励高校院所深度参与、产业集群深化协作、服务机构深入合作,真正破除融通对接阻力,发掘和培育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中小企业,探索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高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链接»»

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朱江、张丛婧、徐大为、黄冠华、曲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