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一位在广东中山做公司部门主管的亲戚,趁着工休假,到南宁来看我们,顺便放松一下身心。因久未见面,心里想着该给我们带一份什么样的见面礼。踌躇半天,最后选择了一盒包装精美、芳香四溢的新会陈皮。她说,这是她想了好久才精心挑选的礼物。我一听就开心地笑了,我说,我老家浦北县就是陈皮的产地。她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也笑了:选了半天,居然是你们老家也有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近几年才知道陈皮是许多人每天心心念念的保健养生饮品,也是近几年才知道老家浦北县已把一枚小小的陈皮做成了一个大产业。有一年国庆节,老家一位远亲表弟带着家人来南宁游玩。吃饭时谈及家乡的变化,他说,现在日子好多了,有人卖果皮,都成百万元户了。我以为听错了,满脸疑惑地问道:“卖果皮能成为百万元户?”他很肯定地说:“真的,没骗你!”但我怎么也无法把卖果皮和百万元户联系在一起。我忽然想起那句“请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的提示语,心里不禁暗笑了一下:果皮不是垃圾吗,怎么突然变成宝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月后,我回老家过元旦。带着疑惑和好奇,我特地到邻村一户卖果皮的人家去看看。在我们那里,方圆十里八村,或亲或疏、或近或远都能攀上点亲戚关系。这户人家,也叫我老表,至于老辈们是什么亲戚关系已不重要。在林木苍翠的青山脚下,一栋依山而建的四层楼房掩映在绿树之中。不远处,是几个用铁架盖起的四面通风的大棚,大棚里是一排排铁架子和正在摊开晾晒的果皮。大棚的一头,有两个一人多高的用来烘干果皮的绿色铁皮房子。老表很热情,在一张颇为宽大的茶桌前,给我泡了一杯醇香回甘的陈皮茶。我们边喝茶边轻松随意地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家有几亩地,以前是自己种果自己加工果皮。后来不种果了,改为收购散户的柑果,集中加工果皮。自己忙不过来,就雇请了四五个帮工。有了规模,效益就上来了。老表所说的果皮,是指大红柑的果皮,不是所有柑橘的果皮。大红柑果皮是加工制作名贵陈皮的原料。但刚剥下的果皮还不是陈皮,只有经过晾晒或低温干燥,存放三年以上自然陈化后,才能叫做陈皮。陈皮的灵魂是“陈”,越陈越香醇,越老越值钱,所谓“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赛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和保健品,具有理气健脾、去湿化痰、降脂养颜等功效,食用方式可煎汁、泡水、泡酒煮粥、煲汤等。两广及港澳人对陈皮向来情有独钟,近年来人们注重保健养生,陈皮更是广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岭南以外地区及日本、东南亚国家等,陈皮也逐渐成了市场上的紧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末春初,是大红柑成熟期,也是收柑剥果皮的季节。剥果皮有许多讲究。采摘的大红柑,表皮要完整无损,那些霉烂、破损、干瘪的果都要剔除掉。剥下的果皮,要用清水清洗干净,必要时还要加点小苏打消除农药残留。开皮的刀法有“两刀法”或“三刀法”,每个柑果剥下的果皮均为三片,基部相连,形状整齐,既匀称美观又便于翻晒风干。制作陈皮的传统方法,除了直接晾晒风干和存储陈化,还有一些特定的制作方法,如“三蒸三晒”“九蒸九晒”等。通过多次蒸制和晾晒,可提升陈皮的独特风味和药用价值。陈皮存储也有严格要求。因南方多雨潮湿,回南天频发,存储器具要洁净干燥,最好放置在离地、离墙、离屋顶等通风干爽的地方,避免陈皮受潮变质。存放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防止虫蛀发霉,翻动陈皮还可加速陈化,提升香醇气味和品质。陈化多年的老陈皮,表面多为暗黄色或黑褐色,用手电筒一照,纹理清晰,密密麻麻的点状油室透明光亮,气味芳香馥郁,沁人心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北县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优越,非常适宜种植大红柑。在市场引领和政策扶持下,浦北县陈皮产业发展迅猛,家庭式作坊、村民合作社、规模化企业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了解,一枚小小的陈皮,已造就全县5个亿元村,200多户百万元户,全县陈皮产业年产值已达30多亿元。陈皮产业已成为浦北县新兴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据《浦北县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设定的目标,至2026年,全县大红柑种植面积将达到19.5万亩,年产鲜果40万吨,年产陈皮2万吨以上,实现陈皮产业综合产值超100亿元。在龙门镇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山坡上,一个规划面积4700多亩、总投资约58亿元的规模宏大的现代化“陈皮产业园”正在大力推进建设。不久的将来,把小陈皮做成百亿元大产业的愿景目标将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在浦北,四季飘香的远不止大红柑和陈皮,红椎菌、大茴香、丹竹液、富硒大米、石祖禅茶、官垌草鱼和漫山遍野的香蕉、荔枝、黄皮果等,都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与回报。穿行在浦北的土地上,可以让人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含义。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楼房,延伸到村屯的小超市和快递收发点,村民活动室里的欢声笑语,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逢年过节许多人家门前停放的小汽车等,则描绘出了一幅幅乡村振兴、国泰民安的美丽画卷。

▍图文来源:广西日报 容本镇

▍图文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科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电话:0777-2839841。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