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介石的一生中,有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将领是他一直想抓捕,却每一次都事与愿违的人。就是因为他的“破坏力”很强,蒋介石把他称为“文明一大害”。

1930年蒋介石亲自劝说他的家人让他投降,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随后,蒋介石不间断地下令对他的家乡进行扫荡,前前后后被杀的亲人有66位,其中近亲27位,远亲39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抓捕他,蒋介石下发通缉令:“凡击毙此人者,投诚我军,当赏洋25万。”后来阎锡山也对他发出通缉令:“凡击毙,赏洋五万元。”

他听到阎的这个通缉令后,摸着自己的后脑勺说:“阎老西不如蒋介石,太小气了。”

这是怎样的一位将军,竟然让蒋介石和阎锡山如此大动干戈,不惜下血本?

“山大王”徐海东

“山大王”徐海东

湖北黄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盘龙城遗址文化遗址,1900年徐海东就出生在这里。他们家是“窑工传世”,前后算下来历经了六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见徐海东,很多人都会惊叹他是标准的“肌肉男”。长得高大壮实、面圆耳长、虎背熊腰,看过去犹如一座泰山矗立在眼前,让人望而生畏。毛泽东就评价他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三国时,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擅长山地战和追击战,而革命战争年代,徐海东也善于山地作战,并且能徒步走数百里而不歇。

更厉害的是,徐海东不但攀爬能力超强,而且能识别出山脉走向,在荒山野岭之中也能找寻到泉眼水脉,更能借助周边的岩石、草木来设伏、阻击、进攻。在与敌军对阵中,常常能以少胜多,以弱凌强,人们送他外号“山大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他出色的作战能力和治军严明,让蒋介石大为恼火,下令对徐海东及家人亲戚展开追杀。1928年国民党还乡团杀害徐家十一人,后被族人葬于黄陂徐家桥的徐家合葬墓。

听到此事的徐海东悲怆不已,当即指天发誓:“大仇不报,誓不还家!”

“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徐海东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的时候,不是科班出身的他,治军非常严明,所以在他的带领下,部队将领个个冲锋陷阵,十分勇猛。

对于临阵畏缩不冲锋的,贪生怕死的,违反军纪的,徐海东必定用手中的鞭子抽,所以他手下的将士一看到徐海东,都是踊跃向前,英勇杀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里坪是位于新集和红安县城之间的重镇,这里北距新集35千米,南离黄安县城20千米,四面群山环绕,位置险要,曾长期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城镇之一。

1933年5月2日晚,红二十五军各部进入作战阵地,对七里坪的围攻正式开始。然而由于敌人强烈的攻击意识和坚固的工事,红军多次进攻均无功而返,战士伤亡数量也上升到3000余人。

中共鄂豫皖省委见此情况,紧急召开战前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在会上,徐海东直接发言,说当时的鄂豫皖边区党书记沈泽民是“小资产阶级的领导,只顾自己喝饱吃足,不顾红军战士死活”。

一听到这话,沈泽民当即发了脾气,让门口的警卫将徐海东直接押出会议现场,让他做出严厉深刻的检讨。恰在此时,国民党军队反守为攻,对红军开始大举进攻。

紧急情况下,徐海东当即请战,得到允许后,立即带领部队冲向前线。他身先士卒,脱掉棉衣,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与攻击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勇猛的冲势让国民党军的士兵纷纷避让,最后溃逃而去。

徐海东将军和周恩来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海东将军和周恩来总理

在后面督战的沈泽民看到徐海东的英勇冲锋,战后亲自去慰问徐海东及其部下。沈泽民紧紧握住徐海东的手,说到:“徐军长,惭愧,惭愧,我是险些误杀了忠良啊。”徐海东幽默地回道:“杀了我,谁去杀敌人呢?”

作战为治病之良药

作战为治病之良药

徐海东喜欢打仗,也愿意打仗,并将“打仗”作为一大乐趣。没有仗打的时候,他就没有精神,恍恍惚惚一日又一日,仿佛得了病一样。有仗打的时候,病自然痊愈,精神自然焕发。徐海东经常对周围的将领说:“作战就是我的治病良药。”

1934年9月,中央军委派程子华由江西到大别山指导工作。当时徐海东就主动向中央建议,由程子华出任军长,吴焕先出任政委,而自己降职任副军长,就是因为他喜欢在前线打仗。

后来徐海东跟人聊起这件事,说道:“我这个人打仗有瘾,走路有瘾,喝酒也有瘾,就是没有官瘾。”

徐海东将军一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海东将军一家人

1934年11月,徐海东奉命率领红军第二十五军开始长征,路线从安徽西部出发,经过湖北省东部、陕西南部、甘肃庆阳市,最终到达陕西北部。在此过程中,第二十五军与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都有多次交战,每战必胜。

11月26日,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行军至独树镇一带。尾随而至的国民党第四十军第115师和骑兵团,对徐海东部展开两翼包抄,妄图歼灭红军。

第二天清晨,徐海东登上附近的高地,看到远处的山脉一片连着一片,近处有三座山峰挺拔耸立,立即大喜,指着三座山对身边的将官说道:“三个团的援兵到了!”

随即徐海东下令,全军有序撤入山中,占领有利的地形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按计划路线撤退。果然,擅长山地战的徐海东又一次带领队伍从敌人的包围圈中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上旬,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南庾家河,与国民党的阻击部队展开激战。战斗中,冲锋在前的徐海东被敌人的流弹击中,子弹从他的左眼底下进,从后颈出,情况非常凶险。

被抬到后面的徐海东昏迷了四天四夜,终于从死神中抢回来一条命。谁知醒后的第五天,徐海东就让警卫连的四名战士抬着他指挥作战,居然打了好几个打胜仗,果然是“神将军”。

“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有个习惯,就是每次大的战斗结束后,他一直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马上就能倒头大睡,每次都雷打不动。

这样的睡眠短则一天一夜,长则两三日,睡得那叫酣畅淋漓。每次徐海东睡后,下面的将官都有些忐忑不安,仿佛没有了主心骨一样。一旦徐海东从睡中醒来,全军的人都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徐军长醒了,醒了!”

徐海东(前右)与程子华(后中)等人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海东(前右)与程子华(后中)等人合影

长征途中,有一天因为下大雨,徐海东率领部队在某个村庄临时宿营。半夜时分,前面突然传来命令:“快速前进”。

敌军一直在前堵后追,奔波了数日的官兵都十分疲惫,躺下就进入了梦乡,所以冲锋号响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听到。

徐海东带着几个人挨家挨户地检查,先是挥鞭将团长、政委抽醒,然后一间屋一间屋抽过去。就用这种方法,从屋里叫醒了200余人。

事后,有人给徐海东提意见,说“用鞭子打人是军阀主义的行为。”徐海东一瞪眼,反问道:“不用鞭子抽你,你能活到今日?”竟然提意见者无言以对。

1935年冬天的时候,毛泽东派杨至诚向徐海东借2500块钱,用来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的问题。

徐海东当即就问供给部部长查国桢:“咱们的家底还有多少?”“7000块。”徐海东听完,毫不犹豫地说道:“留下2000块,拿出5000块给杨至诚,送中央。”当毛泽东听完杨至诚的汇报后,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1938年8月,徐海东因病倒在了抗日战场上。毛泽东听说后,非常关心徐海东的病情,更是在1941年5月亲手起草电报,慰问徐海东:“静心养病,天塌下来也不要去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8月20日,毛泽东又亲笔致信徐海东:“七月十七日来信已经收到,听说你的病有起色了,我感到甚是安慰。我们大家都想念你,希望你能安心静养,尽快痊愈。”

“他是病人,不要吵他!”

“他是病人,不要吵他!”

全国解放后,徐海东搬到辽宁大连进行身体康复。只要有人来探望他,徐海东必问三个问题:“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多吃多占没有?生活上和老婆离婚没有?”

每当这个时候,徐海东的夫人周东屏就在旁边提醒他:“多年不见的老战友,你怎么好这么问呢?”徐海东答道:“我如果净说好听的话,算什么老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春节,毛泽东来广州冬休,住的地方正好与徐海东是邻居。每次从住处出来的时候,毛泽东都要求司机先从坡上下滑一段,然后再启动汽车发动机。原因无它,就是因为毛泽东说:“海东同志就住在隔壁,他是病人,不要吵到他!”

有一年,周恩来在北戴河休假,正在某个理发室内理发的时候,外面的警卫进来报告总理,说徐海东来拜访了。这边周恩来刚刚理了一半的头,就急忙站起来走出门外迎接,与徐海东交谈了很久。

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含恨逝世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