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

今年5月起

广东部分地区

已陆续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

6月20日

广东疾控公布最新“蚊子地图”

2024年6月上半月

全省共监测到

49个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所在镇街

其中广州市有22个

全省媒介伊蚊风险点分布

表1. 全省6月上半月

登革热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所在镇街分布表

地市

区(县)

镇(街道)

风险提示

广州市

荔湾区

昌华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多宝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岭南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海龙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越秀区

北京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人民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农林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大塘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白云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矿泉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登峰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天河区

五山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凤凰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车陂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黄村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天河南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兴华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棠下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黄埔区

穗东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长洲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云埔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九佛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深圳市

南山区

南山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粤海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沙河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蛇口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招商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桃源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宝安区

新安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松岗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航城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福海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新桥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燕罗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龙岗区

坪地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南湾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吉华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光明区

凤凰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坪山区

坑梓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龙华区

观湖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大鹏新区

南澳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汕头市

潮阳区

文光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佛山市

禅城区

祖庙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张槎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南海区

桂城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惠州市

惠东县

平山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江门市

江海区

礼乐街道

幼虫高密度点(BI>20)

湛江市

雷州市

附城镇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揭阳市

普宁市

燎原街道

成蚊高密度点(MOI>20)

备注:BI为幼虫密度,MOI为成蚊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广东省2024年6月上半月

幼虫密度BI高密度监测点所在地区

(高密度是指BI>20,

红色代表该地区已有高密度监测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广东省2024年6月上半月

成蚊密度MOI高密度监测点所在地区

(高密度是指MOI>20,

红色代表该地区已有高密度监测点)

风险提示指标

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风险提示指标包括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法BI)和成蚊密度(诱蚊诱卵器法MOI)。

当BI>20或MOI>20时,意味着

媒介伊蚊密度较高。

当一个地区出现多个监测点BI>20或MOI>20时,意味着

该地区登革热流行风险较高。

认准这种“花蚊子”

在我国,主要经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白纹伊蚊

在早晨和近黄昏活动特别频繁,

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

,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

在室内则倾向于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纹伊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及伊蚊

蚊子吸食登革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后,在肠内复制,然后扩散到包括唾液腺在内的次生组织。蚊子感染后,余生均可传播病毒。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感染者通常在感染登革病毒后5-8天出现症状,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感染登革热的最佳方法。感染症状可能有:

:突发高烧(40°C),可伴畏寒。

:感到头剧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

: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

其他

:恶心、呕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感染的人患重症登革热的风险较大

,重症登革热症状通常在退烧后出现,症状如下:

严重腹痛

持续呕吐

呼吸急促

牙龈或鼻孔出血,呕吐物带血或便血

疲劳,烦躁,非常口渴

皮肤苍白和冰冷,感觉虚弱

以上症状都是重症登革热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大多数登革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即使有症状,也会在1-2周内好转。极少数情况下,登革热可以很严重并导致死亡。

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在白天很活跃,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降低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环境治理

清理家中各种积水

,水生植物3-4天要换水洗瓶一次,花盆底盘也不要留有积水。楼宇外的露台,室外的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要定期疏通、平洼填坑、翻盆倒罐,清理废旧轮胎等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理防制

利用光、声、电等物理方法捕杀、诱杀或驱除蚊虫,如光诱器、电蚊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学防制

用蚊香、驱避剂、气雾杀虫剂等常用化学药物进行杀灭和驱避蚊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防护

室内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蚊虫活动高峰时间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穿长袖衣物,裸露部位涂抹驱避剂。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提醒大家:

多清积水,做好防护!

来源:广东疾控、佛山疾控

责编:李佳妮

编辑:徐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