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郭儒逸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周一,可能有17万股民迫不及待地等待一只股票开盘,那就是鸿博股份(002229.SZ)。

这家公司在周末很忙,一连通过互动平台释放了几个消息,意图要告诉大家:别担心。之所以这么心急火燎,是因为之前一条热搜,说的是鸿博股份的原实控人一家7口套现20亿,把公司留给了股民——如此煽动性的描述,估计现任管理层心惊肉跳,赶紧出来做做安抚。

对很多人来说,鸿博股份这个名字太陌生,但它的故事料很足。去年,这只股票光涨停就有几十次,是AI风口的首只10倍股。简直炙手可热。而它股价狂飙的功劳,一多半得算在英伟达身上。

在讲它和英伟达的故事之前,还是简单说说这家公司的过去。

鸿博股份是家福建企业,1999年由一对尤氏姐妹创建,2008年上市成为“互联网彩票第一股”。没错,它的主业是做彩票印刷的。

就在鸿博股份去年股价起飞之前,彩票印刷业务在总营收中的比例,还高达九成。当然除了彩票,它也印印包装、证件之类,但这些业务和AI都没有半毛关系。

当年刚上市时,鸿博股份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尤氏一家7口持股超过70%,股权高度集中。这种持股结构,按道理是很容易被诟病的,可能会影响公司治理。不过相比经营公司,尤氏一家更喜欢套现。从2011年到2021年,尤氏家族整整减持了十年,套现约二三十亿,至今已从公司股东名单中消失。这也是上面那条热搜的由头。

现在,鸿博股份的股权结构成了另一个极端——前十大股东的持股合计起来都不到8%,极度分散,成了一家无实控人、无控股股东的公司。

彩票是个特许经营行业,如果要说门槛,可能就是那张许可证。作为国内彩票印刷行业龙头,鸿博股份造富了尤氏家族,但从2018年之后业绩就走上下坡路,此后连续几年的扣非净利润都是负数。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鸿博股份尝试过不少风口,比如手游、5G、区块链、元宇宙,甚至扫地机器人,这些年的热门赛道快跑遍了,但始终没有成功。

直到后来又跨界AI算力,成为大热的“英伟达概念股”。

在尤氏退出公司之后,接手的是个叫毛伟的人。他在2020年成为鸿博股份实控人,但在去年辞去董事长职务,离开公司。毛伟所持股份也因纠纷而遭司法扣划,在去年短短一个多月内,“变相减持”多达21%。之后,鸿博股份可以说就没有老板了。

毛伟的这番进出,操作很谜,也很有争议。他当时一共花了11亿多从尤氏手中获得股权,然后这些股票被质押出去融资,陷入纠纷后股票被司法划扣,最终可能又流回二级市场。一圈转下来,尤氏成功套现走人、毛伟拿回了当年的投资(算下来还有赚头)、贷款方通过转让股票也收回了钱,最后买单的是股民。

鸿博股份的算力神话,就是毛伟在任时搞起来的。

几次转型不争气,鸿博股份一直想寻找别的生意。这时出现一个叫周韡韡的人,和毛伟搭上了关系。周韡韡是媒体人出身,2022年8月,鸿博股份设立全资子公司英博数科,由周全权负责筹建和运营等。英博数科的业务模式其实很简单——从英伟达手里拿到芯片设备,然后租赁给下游客户,从中赚取差价。

英伟达的芯片,无疑是抢手货。尤其去年初ChatGPT大火之后,能和英伟达攀上关系拿到芯片货源,堪称大模型公司们的第一要务。英博数科并不做大模型,它做的是“卖铲子”的活,拿到算力再出租出去。鸿博股份就曾表示,与英伟达的合作,是子公司英博数科重要的业务门槛。

而周韡韡,就是那个号称和英伟达攀关系的人。

去年5月,英博数科表示有了第一笔营收,它的客户包括王小川的百川智能等。有关系、有客户,有营收,这也让母公司鸿博股份一跃成为“算力牛股”,上演狂飙大戏。但其实英博数科与英伟达关系究竟如何,是个谜。目前英伟达在国内有几家代理商,其中并没有英博数科。细挖一下,英博数科的货源是一家叫紫光晓通的公司,这家公司正是英伟达的中国代理之一。这么看,周韡韡与英伟达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考虑到周韡韡的“重要作用”,去年7月,鸿博股份发布了一份股权激励公告,将授予周韡韡100万股限制性股票。但两个月后,这笔股权激励取消了。这可能是导致后来周韡韡与鸿博股份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今年4月,曾经亲密合作的双方关系破裂——周韡韡被开了。

周韡韡为什么被开,双方各执一词,再讨论的意义不大。从坊间流传的小作文看,退到幕后的毛伟,与周韡韡之间互有怨念。无论如何,算力牛股的故事,很难再畅快讲下去。就在本月初,鸿博股份发了份公告,称现有的三份AI算力合同生变,要么进展延后,要么从紫光晓通那没及时拿到货源。从四月份至今,鸿博股份的股价已经腰斩。

有意思的是,就在被开之前不久,周韡韡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提到,英博数科不满足于只做算力租赁,而是要做“全栈式AGI生态服务平台”,只要客户有需要,就提供各种上下游相关业务。要从卖铲子,进化到卖挖掘机。但很显然,她想给神话续费的努力,失败了。

从科技含量不高的彩票业务,到貌似最前沿的算力生意,鸿博股份跨界转型的尺度,有点大。这是一家努力的公司,见一行爱一行,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转型的路上。也许尤氏家族只恨套现太早,早知道还能赶上算力风口,高低再多等上几年。

现在,造梦快醒了,为股民打抱不平容易获得道德支持,但回想这只股票之所以能成十倍股,恐怕在座的很多人都有责任。大骂实控人做局套现很过瘾,可是当初,也是这么喊人家小甜甜的啊。

*题图 | 视觉中国

女首富的“骚操作”

燕郊首富家族,闪了腰

他,干垮了一家估值500亿的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