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酵罐和生物反应器这两种设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这两者间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呢?它们又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来适应不断进步的生物技术需求的呢?

一、发酵罐的定义与作用

发酵罐,顾名思义,是用于发酵过程的容器。它不仅是生物反应器的一种,更是实现生物转化过程的核心设备。发酵罐可以根据其操作方式、结构和功能被分为多种类型,如连续式、间歇式、搅拌式等。在工业生产中,发酵罐通过控制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条件,为微生物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目标产物的高效生产。

二、发酵罐的历史发展

二、发酵罐的历史发展

人们其实很早发现了发酵现象,但真正深入了解却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微生物发酵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但现代发酵罐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和过去简单发酵来实现获取食物的目的不同,现代的发酵已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的发酵罐多为简单的陶瓷质地容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酵罐初见雏形,开始采用金属材质(钢制发酵罐),并且有了简单的温度控制器;20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机械搅拌通风、无菌培养等技术逐渐完善,不仅出现了可以测定pH和DO的电极,计算机还可控制过程,为发酵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助力;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现代工业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发酵罐的外型、材质和自动化水平都有了迅猛发展,智能化算法优化控制发酵过程,提高产率。霍尔斯Cla210实验室经典发酵罐就是在La210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迭代,实现了智能自动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发酵罐从最初的陶瓷材质,发展到不锈钢、玻璃等耐腐蚀材料的使用,再到现代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发酵罐的演变见证了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三、生物反应器的定义与类别

三、生物反应器的定义与类别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生物过程的设备,它包括了发酵罐,但不限于此。生物反应器可以按照其用途和操作方式进行分类,如用于细胞培养、酶反应、组织工程等。在生物反应器系列文中,我们也对这些类别进行了更详细的探讨。

四、生物反应器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应用

四、生物反应器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应用

生物反应器的发展与发酵罐紧密相连,但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早期的设备主要为厌氧微生物发酵培养,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逐步建立了通气搅拌液体深层发酵。1962年,Capstick等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地驯化了BHK21细胞,实现了悬浮培养,为兽医疫苗的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1967年,VanWezel又开发了微载体并实现在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贴壁细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0世纪80年代,CHO细胞的悬浮培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治疗性抗体生产技术的飞速进步,推动了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并在90年代末达到了万升级工业规模。这一时期,补料分批培养技术、灌注培养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成熟,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多功能平台,能够用于生产病毒载体、活病毒以及基于病毒的疫苗等多种生物制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最初的简单发酵过程,到现在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生物反应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优化,以满足更高效率和更精确控制的需求。

发酵罐和生物反应器作为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不仅反映了科技进步的步伐,也预示着未来生物产业的无限可能。随着对生物过程更深入的理解,我们可以期待这些设备在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