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经济晚报》隆重推出《美丽吉安》特刊,全方位、全景展示吉安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亮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为吉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的奋发力量,营造出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该版图片由谷志斌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吉安》特刊之吉安市工商联(总商会):

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吉安市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吉安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创新思路、务实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吉安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吉安市工商联荣获2023年度吉安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市管领导班子优秀等次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对市工商联给予记“二等功”表彰。在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吉安评价结果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七名,为全省唯一上榜城市。

特别是吉安市常态化开展“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做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做法得到了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的高度关注和批示肯定。

(领导在吉安开展专题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在吉安开展专题调研)

党建引领、融合发展,凝心聚力筑牢思想堡垒

近年来,吉安市工商联党组始终坚持把非公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到中心组学习有内容、党组会议研究有议题、工作力量有保障,通过创新“334”党建工作法,党建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抓“三进四读”强思想基础。探索推进“统战工作、红色基因、党纪法规”进基层机关、进商会、进企业工作,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读党章、读宪法、读规划、读章程,把凝心聚力、思想引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一于非公党建工作中。

抓“三化四好”强话语体系。创新思路,打造“1+1+N”(即党建领商建、商建促党建、商会党建带企业党建)党建工作模式,以此为载体,推动工商联系统党建工作走深走实,非公党建“四项提升”工程取得较好成效。

抓“三效四力”强落实保障。把“党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发力点,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模式,构建“党建+商会经济”“党建+乡村振兴”等模式,有效地把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推进吉安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勇争先展现担当作为

勇担责任促共富。“万企兴万村”行动取得实效,全市本地373家民营企业参与行动,339个村受益,实际投资11.5亿元,捐款捐物达2041万元。开展“万企兴万村”教育帮扶行动,五年来,组织全市企业和商会达1341家,帮扶困难学生5003人,帮扶金额合计2391.3万元。2022年疫情期间121家商会、239家企业参与捐款捐物3000余万元。2023年,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和外地商会共捐款捐物3112.9万余元,其中捐赠现金1281.4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831.5万余元。

招大引强促发展。发挥商会资源广泛优势,2023年,共促成和引荐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金额达153.25亿元。其中,市联直接招引签约投资107亿数字声光电产业园落户吉水县;签约投资额1500万美元的香港特特贸易有限公司智能化新科技纺织(3D功能运动袜)生产出口项目落户永丰县。

(吉安市工商联赴东莞市开展对口交流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安市工商联赴东莞市开展对口交流合作)

搭建平台促攻坚。策应“三区”建设、打好“十大攻坚战”部署,市工商联执委会组建电子信息产业、数字文旅产业、乡村振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六大产业委员会,制定专委会运行规则和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四个一”活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多次赴外省学习考察,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强链补链,鼓励支持六大产业委员会企业积极投入“十大攻坚战”并立新功。

靠前服务、排忧解难,优化营商环境彰显为企情怀

政企恳谈连心。全力办好“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线上、线下广泛收集问题诉求。截至5月底,市县联动同步召开47期,参会企业家5086,收集问题建议6608个,已解决或初步解决6204个。为切实做好恳谈会“后半篇文章”,市工商联会同市发改委(营商办)等部门,制定《吉安市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工作规则(试行)》。市工商联主要领导对市、县参加恳谈会的企业开展常态化回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对“恳谈会”的客观评价和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情况,真正推动问题解决到位。

入企走访暖心。每年开展“你需要,我在线”干部入企心连心走访活动,全面了解商(协)会、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解决。2023年,市联走访商协会22个,企业86家,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300余条,梳理维权线索40余条,全部协调解决。建立了68人组成的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名录库,联动办理虚开增值税发票等6件涉案合规企业第三方监督评估诉求。

维权服务贴心。发挥维权中心和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两平台”作用,充分利用专家顾问团、多方协调机制优势,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困难,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不断优化法治化发展环境。2023年,累计接待企业来电来访700余人次,开展商会、企业走访100余次,受理诉求123件,办结123件,办结率100%。“吉安市助企法律服务团、吉安市总商会共建‘万所联万会’机制”做法入选“全国工商联和司法部关于工商联与司法行政机关沟通联系机制、‘万所联万会’机制建设落实情况”100对机制典型事例。

建强组织、壮大队伍,固本强基激发活力源泉

商会建设规范有序。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吉安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管理办法》,从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服务发展、自律规范等方面进行规范。健全考察机制,制定《吉安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换届、成立实施细则》,严把综合评价、考察关口环节。创新开展2年一次吉安市“四好”商会达标及“星级”商会评估认定工作。2023年,会同民政局评选出14个“四星”、17个“三星”、9个“达标”等次商会,并颁发牌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推动全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商会组织稳步壮大。吉安市工商联聚力推动商会组织建设,每年都有新增本地商会和外埠商会,近两年,指导推动成立4个行业商会和7个外埠商会,另10个外埠商会在筹备中。目前,全市商会组织297个。其中市所属商会172个,会员10064个,2023年新增会员2157名;全市外埠商会125个,会员17102个,组织数和会员数逐年增加。

执委队伍持续优化。吉安市工商联高度重视执委会队伍建设,始终致力于执委会队伍的不断优化,通过一系列举措,执委会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2023年,吉安市工商联四届三次执委会调整了50名委员(含请辞、岗位变动),选举增(递)补了60名执委会班子成员和执常委成员。吸收了一批政治思想好、综合素质高、社会贡献大的企业加入,大大地提高了全市工商联队伍的整体素质。

(何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