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严格评选,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名单正式揭晓,这不仅是对我国科技界的一次重要肯定,更是对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在这份名单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有18所非双一流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斩获了殊荣,这无疑是对这些高校科研实力的极大认可。

这18所荣获国家三大奖非双一流院校,分布在全国13个省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看看有你的母校上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浙江省有3所非双一流院校上榜,它们分别是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荣获的是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项目为《生长因子FGFs调控糖脂代谢新功能与新机制》,第一完成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完成的《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高从堦,浙江工业大学原校长李小年等。浙江理工大学朱祖超教授领衔完成的《复杂多变工况离心泵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庆上榜的是陆军军医大学,该校虽然不是双一流,但医学实力还是很强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吴玉章领衔的《免疫细胞新亚群及其调控机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山东农业大学是荣获国家三大奖最多的非双一流院校,共有两个项目上榜,其中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杨越超领衔的《绿色生物基材料包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由万勇善教授领衔的《花生抗旱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有两所非双一流院校上榜。首先是南方医科大学,该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由校长黎孟枫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领衔的《炎癌转化和癌前病变的分子基础和干预策略》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再有就是广东工业大学,牵头完成的《面向高性能芯片的高密度互联封装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陈新教授。

湖南科技大学是湖南省属重点高校,也是本年度湖南唯一一所荣获国家三大奖的非双一流院校,获奖项目为“海牛”系列深海海底钻机系统与取芯技术,奖项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湖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万步炎。

华东交通大学是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以交通为办学特色、轨道为核心,今年斩获了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项目为《复杂应力环境下软弱土基坑工程安全控制绿色高效技术》,第一完成人为华东交通大学校长徐长节教授,徐长节曾长期在浙江大学工作,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上榜的是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但综合实力很强,一直稳居全国前百强行列,此次凭借着《气体净化膜材料的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为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万勤教授。

吉林农业大学凭借着《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吉林高等教育增光添彩,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的李玉教授。

河南有两所高校上榜,第一所是河南农业大学,由范国强教授领衔的《速生抗病泡桐良种选育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所是河南科技大学,由原副校长宋克兴教授牵头完成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也有两所高校上榜,第一所是西安理工大学,由副校长梁淑华牵头完成的《极端服役环境用高压断路器触头制备技术及产品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所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加平牵头完成的《极端气候区超低耗建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云南的昆明理工大学也是国家三大奖中的常客,本年度由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领衔的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内蒙古在本年度国家三大奖评选也取得了新突破,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领衔的《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辽宁荣获国家三大奖的非双一流院校是中国医科大学,由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王振宁教授牵头完成的《胃癌转移防治关键诊疗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