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他是农民的儿子,

在政坛异军突起,

作为我党元老,官至正国级,

成为国家第一代领导人。

他一生荣耀却低调内敛,

晚年更是深居简出,

如今他107岁了,

还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他叫,宋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平少年艰难,

他1917年出生于山东,

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候。

饥荒,

捶打着老百姓瘦骨嶙峋的身体。

宋平的父亲,是个穷苦的老农民,

却有着非凡的认知:

无知,比贫穷更可怕!

家里砸锅卖铁,哪怕家徒四壁,

也要供宋平读书。

小小年纪,宋平就坚韧而成熟,

他深深明白,

唯一能扭转一切的力量,

就是求知。

他拼了命的读书,

六年时间,读完小学初中课程。

17岁,他顺利步入国立北平大学,

原本只要一心求学,

他的未来一定会十分安稳。

可是,家国兴亡,匹夫有责,

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一次次令国人失望,

身为有志向有热血的爱国学子,

宋平无法对这样的黑暗视而不见!

他投身学生运动,

参与抗日救亡,

因此和当权者产生了激烈冲突。

在强压之下,

宋平拒不低头认错,

和许多爱国学生一起,

被迫退学离开校园。

乱世,流离,

一个被退了学的孩子,

未来又能往何处去呢?

他从不是自暴自弃之人。

离开北平大学的第二年,

宋平就凭顽强自学考出高分,

步入清华大学。

他锋芒毕露,谈吐不凡,

各项能力又是人中佼佼,

一度成为校园风云人物。

1937年,

宋平寻到此生要为之奋斗的光明: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的研究室,

给核心领导人担任秘书,

后来成为了,

《新华日报》社编辑部资料室主任,

直接受周恩来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身居要职的磨砺,

热血青年宋平,

成长为内敛沉静的高级干部。

1947年他被派到哈尔滨工作,

那里冰天雪地,环境恶劣,

却也是有能耐之人,

才能大展拳脚的地方。

广袤天地,大有可为,

宋平工作努力,政绩出色,

屡受拔擢。

在调任离开哈尔滨时,

他已经是东北总工会宣传部部长。

一块有实力有能力的砖,

自然是哪里需要建设,

就往哪里搬。

自1962年开始,

宋平扎根于祖国大西北,

干旱、狂沙、风暴、烈日,

他耕耘于此,不知疲倦。

又是十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后,

他作为一把手,主持甘肃省事宜。

身为一方大吏,

自然位高权重,

在此期间,有人想要求他办事,

拿着各种礼品上门。

宋平义正言辞地拒绝,

将人挡在门外,

不管任多高的职位,

他一直严于律己,两袖清风,

没有拿一针一线。

人们说,宋平这个人,

他心里是没有私欲的,

因为他的心头,

早已被民众疾苦所填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甘肃主政的八年时间,

正是运动不断、

动荡混乱的艰难岁月,

假话、大话、空话,

明显成为了一种风气,

宋平敢顶着这股形势逆流而上。

当时甘肃几个地区受干旱灾情,

他深入到灾情较重的乡村调查,

看到那里已经22个月没有下过雨,

许多地方水窖干枯,粮食锐减,

人民群众缺吃缺穿缺水,

生活相当困难,

许多灾民,

搭火车背井离乡逃荒要饭。

1973年,

甘肃全省受灾面积达2600万亩,

其中有160万亩几乎绝收。

农民苦不堪言啊!

宋平心情无比沉重,

他下定决心,

就是拼上自己的仕途不要,

也要救民于水火之中!

那一年,他赶赴北京,

冲破“形势一片大好”的颂扬声,

实事求是地陈述了,

甘肃面临的严重灾害,

和甘肃农民的贫困艰难状况。

国家派出工作组去甘肃调查,

宋平全程陪同,

他们走遍18个严重干旱的乡村,

他写了好几份报告汇报情况。

国家调拨救灾粮款,衣物棉花,

使甘肃800万灾民,

熬过了青黄不接的灾年。

现在广大干部群众,

谈及那时的情况都说:

宋平是个大好人,

那么重的灾情,

多亏了他及时站出来,

向国家汇报灾情,

并主持救灾工作,

不然要出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好人,更是能吏。

旱灾,

是甘肃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救灾的同时,

宋平就在想着,

怎么为老百姓们从源头解决问题。

他跋涉重山,寻找抗旱方案。

经过仔细研究提出三步走:

能走旱路的地方修梯田,

能走水路的地方修水利,

水路旱路都走不通,干工程。

他主持了“引大入秦”工程,

就是引青海大通河水,

入兰州市北部秦王川,

自流灌溉86万亩土地。

这个方案是甘肃几代人的梦,

自清末一位陕甘总督提出,

途中几经波折,

直到宋平的到来,两次动工。

后来他调入北京,

又为这项工程争取到贷款,

才终于在1994年,

“引大入秦”主干渠建成通水,

使甘肃农民百年愿望得以实现!

百姓所盼,久旱逢甘霖,

这“甘霖”有时候是看天,

有时候,是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大入秦”工程纪念邮票

他是能吏,更是清官。

1979年,

宋平到永登县城了解受灾情况,

当地招待他,

也没什么好的,就买了几个罐头,

他一看就生气了,

“我给你们说过多少次,

群众生活还非常困难,

你们搞这么多菜干什么?”

只吃了几口干粮宋平就走了,

那几个罐头的钱,

他让随行人员多交了伙食费,

才算了事。

还有一次他去漳县马泉公社,

发现居然宰了羊款待他,

直接就批评:“群众还在挨饿,

这羊肉谁吃的下去?

这顿饭不吃了!”

肉没吃,连水都没喝的他,

直奔灾区,

直到下午才去老乡家里,

买了几个杂面饼子充饥。

和他共过事的老同志们说,

宋平下乡里,是最好招待的,

几个饼子干粮,

一碗面条就满意了!

最初到任,

很多人不知道宋平的脾气,

去县里调查,

有人给他送了一箱苹果、

一箱卫生熏香,

宋平黑着脸,原封不动退回去,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礼。

从那个艰苦而热血的年代走来,

简朴两个字,已经融进他的骨血。

内衣破了,就缝缝补补,

说里面穿的不要紧。

他还有一件皮夹克,

因为穿的时间太久,

边角已经磨成白色,

有人劝他换一件,

他说边角损一点没有啥,

还能穿几年。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人生在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使命,

战争时代,

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

用生命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后来战争远离,

却仍然有众多像宋平这样的人,

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国家,

约束着自我。

对于他来说,

一生兢兢业业,

为国为民,大公无私,

全力以赴,两袖清风,

就是唯一的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宋平调任北京,

甘肃人民十分不舍,

直到今天,很多当地人,

仍对宋平有着很深的情感:

他是我们甘肃人最崇敬的一位书记!

五年之后,

国家第十三届领导机构选举,

宋平被选举成为委员。

作为我党一代领导人,

他已经是正国级的干部了,

一生荣耀,一生功绩,

他却从不张扬低调无比。

步入晚年时,

人们想要为他贺寿,

却没有一个人,

知道他的生日日期。

人们戏言:宋平的生日,

已经成了一种至高机密。

身居高位,他严于律己,

对家人更有着高标准。

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

成为追求享乐的纨绔子弟,

一向严格约束,正向教导。

儿子的同学曾回忆到:

“我们始终认为他是穷人家的孩子,

他不仅穿着普通,

就连吃饭的钱也偶尔不够。”

2012年,

宋平出席了十八大开幕式,

那年的他95岁高龄,

在委员中,

已经是年龄第二大的了。

2013年,

宋平还为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共和国日记》作序。

98岁,他登上天安门城楼,

观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他还活跃在各种慈善活动中,

毕竟奉献对他们这一代人而言,

是一辈子的事情。

此时,

在1920年前出生的我党元老中,

宋平,是硕果仅存的、

是目前党内资格最老、

退休时间最久的领导人。

如今,宋平已经107岁,

他早已离开了政界,

却始终心系国家,

他家里有个很大的地球仪,

哪里有什么新闻,

他就转地球仪去查看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国家元老级人物,

成为了无数人想要成为的人。

年过百岁,廉洁奉公,

清名在外,誉满中华。

他的历史,

已经给他写下了结论:

宋平的骨头是刚硬的,

为人是清正的,

灵魂是无私的,

一辈子为国为民,

有一种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感情、

骨气和原则性。

无私无我百岁风骨,

为国为民两袖清风,

让我们一起祝愿宋老身体健康,

多福多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