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馒头(图源网络)

中原村的人们爱好美食,其中最爱吃的就是馒头,就着现炒的菜和肉,别提多香了。村里有5个馒头铺,为了做出更好、更受欢迎的馒头,大家都在暗地里竞争。

怎么竞争呢?有的馒头铺会改进揉面的手艺,让馒头吃起来更香。有的馒头铺会提升发面的方法,让馒头看起来更大。有的馒头铺会选择更低价的面粉,让馒头成本更低。

当然,所有馒头铺都会加大宣传,让自己的店铺有更高的关注度。

在这5个馒头铺中,有一家馒头铺是张三开的。为了让自己的馒头更受欢迎,他也在想办法,并且还走出中原村,到西岭村参观拜访了一圈。目的也很简单,学学别人的先进经验,搞搞创新。

不过,当他到了西岭村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地方的人爱吃的不是馒头,而是在两片薄馒头片中间,夹几片生菜叶子和预制肉片,然后就直接吃掉。这种吃法,让张三觉得好奇。

同时,张三发现西岭村还有一个专门给这种食物打分的组织,叫美食评分组织。专门有一群人,没事就给各种美食打分,具体方法保密。用途嘛,很简单,打分高的美食,更容易获得关注。

这次求访经历,让张三感觉到,自己好像找到了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回去可以大展拳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创新(图源网络)

于是,回到中原村以后,他就开始尝试做这样的创新馒头。他把馒头蒸熟,切开,然后在里面加上生菜叶子和预制肉片,命名为创新馒头。

创新馒头做好了,张三又加大了宣传力度。他邀请西岭村的美食评分组织来到中原村,对5家馒头铺的馒头进行评分,看看谁得分高。

当然,结果很明显,他的创新馒头得分最高。表面的原因是,与众不同,口感好,受欢迎。背后的原因嘛,评分组织的人都是西岭村来的,他的创新馒头是模仿西岭村做的,刻意迎合一下罢了。

不过,张三发现,自己的创新馒头在最开始的确火了一把,销售量增加了,但慢慢又降下来了,与原来没啥区别。费这么大劲,也没带来可持续的积极变化。

张三不解,就去向村长咨询。

张三:村长,我这个创新馒头不好吗?为什么火了一下就又不行了呢?

村长:嗯,好,你说什么?

张三:我的创新馒头,不好吗?

村长:噢,也不是不好。但是吧,张三,你忘了一件事,你那一套西岭村的东西,不适合中原村的人。你看,生菜叶子和预制肉片,都是画蛇添足的点缀,对于馒头本身品质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对了,还有那个什么美食评分组织,看起来似乎很专业,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加戏的过家家。张三啊,哪个馒头好吃,哪个馒头不好吃,老百姓自己最清楚,一个狗屁分数说明不了什么。

张三:哦,是这样啊。

村长继续说:其他几家馒头铺的掌柜,早都去过西岭村了,该学的也都看到了。但是,他们回来后为什么没有搞这种创新馒头?

张三:对啊,为什么呢?

村长: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人,要动脑子,整点花样糊弄人容易,踏踏实实提高品质,可就难了。

张三,噢,明白了,多谢村长赐教。您虽然说话很直,但忠言逆耳,我记下了。

故事讲完了,懂的都懂

新闻报道,重大成果!某中医药大学(注意,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某国外高分期刊上,发表一篇线粒体膜蛋白相关的研究啦。【 此句与本故事无关 】

嗯,馒头铺掌柜张三,采用西岭村的方法,做了一个对馒头品质提升几乎无价值的创新馒头,拉来所谓的美食评分组织宣传了一波。

仅此而已。

张三也许忘了,他是馒头铺的掌柜,而不是杂货店的掌柜,但我们不能忘,对吗?我们得记着,作为中医药人,我们该研究什么,该怎样研究,研究它能干什么,未来能让多少中国老百姓获益。

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要本末倒置还沾沾自喜。

最后,村长呢,村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