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2023年10月20日正式发布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这是我国首个适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国家标准,这将为确定服务范围、规范服务提供商资质条件,规定服务流程要求等提供基础依据。这对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标准是根据综合各地实践经验,以适应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需求而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5个部分,分别是“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部分中,“总体要求”界定了提供服务的组织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服务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健康管理、探访关怀、精神慰藉、代办服务、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等七种服务项目,涵盖了居家养老所需的主要专业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明确了一系列程序性要求,包括咨询接待、老年人能力评估、签署服务协议、服务准备和实施等环节;“服务评价与改进”明确了服务评价的形式以及对评价结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标准发布后,将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提供上门服务的角度来看,规范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其次,满足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高他们对这项服务的满意度;最后,推动了供需对接,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