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又是一如既往地在食堂吃饭,下午有朋友打电话来问我事情,提起本来中午想找我吃饭的,可又想到我每次都要带他去食堂,那里的味道太寡淡,他带我出去吃,又怕我说他吃得营养不够均衡,所以没能一起吃饭。我笑着说我都还好,营养均衡也不是顿顿饭均衡,得养成习惯。他说他怀疑我就是想让他请我吃饭,我说也不排除这个因素。那么今天贺苏就和大家聊一聊营养均衡:

1.营养均衡的门槛不低,首先不能偏食

很多人会说自己不挑食,但绝不会说自己不偏食,因为偏向于喜欢吃某一种或一大类食物很正常,也会受到环境影响,但长期如此一定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有的营养素不均衡会引起较大的影响,如脂肪超量会导致肥胖、三高等,有的则仅仅是一些小的症状,如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导致手蜕皮、没力气等,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长期营养不均衡,就会越来越偏向于某一种患病趋势,比如现在的人普遍碳水化合物与糖摄入过多,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患者比例就偏大。如果想改善这一问题,首先要改正偏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偶尔去尝试一些平时吃得少的东西,如以素食为主的人可以尝试一些动物内脏,以重口味为主的人可以尝试一些清淡食物,不需要有较大的改变,只需要尝试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对食物的看法要有依据,不能有偏见

很多人听到或看到一句谣言就信以为真,根本不会去探究其真实性,导致对一些食物的看法出现偏见,比如之前说过的“喝豆浆会雌化”等。其实食物大多数时候都不存在危害,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或者摄入量很大的时候才会出现危害,如果动辄由于谣言或者迷信放弃一种食物,是很难达到营养均衡的。

当然这里仅指在没有了解食物的情况下就产生的偏见,并不是已经公认的有害食物。我们在对待食物时还是应该多了解,而不是盲目、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对于火爆或流行食物应该多思考

网络时代对于信息的甄别已经难上加难,各个圈子爆出一个功效食物来,像是江湖中传出了一本武林秘籍,大家竞相模仿,比如之前火爆的乌梅汁,或者陈皮等,除了对一部分人的一部分症状确实有效,更多的还是广告或者营销的手段,如果盲目跟风不仅会浪费钱,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老老实实做饮食,遇到问题及时找医生或营养师,相比自己在娱乐软件里刷到的无根据结论,最好还是多思考思考,健康不能乱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我计划组织一个饮食规划活动,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我是食品营养学贺苏,今天你偏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