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宿县融媒体中心

炎炎夏日,瓜果飘香。位于温宿县柯柯牙镇戈壁新村的吊干杏种植基地里的吊干杏陆续抢“鲜”上市,农民们抢抓农时,积极采摘、包装、销售,喜迎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温宿县柯柯牙镇戈壁新村的吊干杏种植基地里的吊干杏(赵新昌 摄)

6月23日,走进戈壁新村的吊干杏种植基地,上千亩吊干杏进入采摘期,沉甸甸、金灿灿的杏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农民们分布在各处,有序进行采摘、分拣、称重、包装等工作,包装好的吊干杏通过多种渠道销往各大城市,确保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杏子。北京客商 刘海洋:“温宿的吊干杏品质、口感相当的好,糖分高、品相好,我每年要在这边要收上六七百吨。主要发往北京新发地、高碑店,郑州三个市场,消费者都认可咱们这边的产品,目前,一天可以拉运10吨左右吊干杏出疆。”

吊干杏,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然晾干成为果干,以其皮薄肉厚、甘甜如蜜、营养丰富而闻名。戈壁新村地处天山脚下,风沙策源地边缘,得益于戈壁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以及沙性土壤的优势,这里出产的瓜果肉质饱满、糖分更高,是种植优质瓜果的理想之地。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种植户潘学林在戈壁新村栽下了第一批600亩吊干杏,建立吊干杏试验基地。随后的几年里,潘学林与其他种植大户合作,成立了温宿县农之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注于探索吊干杏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以及苗木培育。历经九年的科学管理和精心培育,吊干杏已达到3000亩,其中挂果面积达到1000余亩,今年的吊干杏产创下了历史高峰,品质更是上乘,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温宿县农之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 潘学林:“今年产量比较大,一亩地平均可以达到80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昨晚在30块钱左右。这里面,消费者对吊干杏的销售价一路看涨,行情非常好,销售也不愁问题。”

合作社负责人潘学军告诉记者,吊干杏既要鲜,还要早,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提升附加值,为此他重点在两方面做文章,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种植出早熟品种,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库容为70吨的冷库,锁住吊干杏的新鲜口感。

温宿县农之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 潘学林: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咱沙土地又在这个天山脚下,这个口感颜色这些都占优势,还有我们成熟早,你像其他地方都到7月份才成熟,我们都到6月份都成熟,到7月份我们基本上都卖完了,差不多了。

吊干杏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为周边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从种植、管理到采摘、加工,创造了数百个工作岗位,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务工人员邓迎春说:“我来这边打零工一周了,一天可以挣到200块钱,加班1小时给20块钱,管吃管住,这边离家也近,很方便。”

温宿县农之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潘学林说:“我们基地有固定工作人员28人,其中很多都是两口子,这段时间,因为吊干杏产量增大,用工量也大增加了不少,高峰期达到三百号多人。”

随着吊干杏的陆续上市,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特色果品的需求,也为戈壁滩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让昔日的荒漠变成了今天的幸福田园,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温宿县大力发展特色小林果,目前全县种植各类品种的杏子达1.6万亩。下一步,温宿县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特色林果业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让温宿林果香飘万里,助农增收。(通讯员 赵新昌 张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