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指出:“过于较真,操心太多,其实事一种生理缺陷,这类人通常都喜欢追求完美,性格上比较敏感急躁,总是纠结过去,担忧未来。他们还不允许,身边出现不顺从自己意愿,跟自己价值观冲突的人”
我从前就是这样的人
1.每次组会前,都会费劲心思准备很久,组会上老师的一句评价,就会让我惦记很久,反复琢磨
2.给导师发信息,没得到回复,就会不断在想是不是惹他不高兴了,为什么不回我呢
3.带有一些完美主义,总想把手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结果发现负担太大,折腾的自己喘不过气
4.总是希望证明自己是对的,和人辩出个输赢
5.责任心太强,做事情过于负责,总想把落在身上的每件事都做好,连小组作业,课程作业这种没价值的事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长此以往,感觉整个人特别紧绷且疲惫,而且越来越敏感。同门去吃饭,没叫上我,就开始想七想八,是不是不喜欢我
科研效率也很低下,看论文的时候,看着看着就开始莫名悲伤,烦躁,于是就想着摆烂
随着时间的成长,我逐渐做出了改变,现在的我:
1.不会为已经发生的事情烦恼
已经发生的事情,已成定局,就不再去忧愁他了。人没有必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过度的操心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和烦恼
2.集中精力于喜欢自己的那部分
之所以敏感,是因为自我认同不够强大,当我集中精力于自己喜欢的部分,别人就游戏中的NPC,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不会影响到我丝毫
3.不去预设困难
预设困难这个动作,其实是心力最大的杀手。当我想写一篇论文的时候,我只会去将他拆解成几个部分,分部的解决,而不会去浪费时间来烦恼,先把框架定好,能做得就做,做不了的先跳过去,总能解决
4.无法改变得事情,不纠结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控制,比如奇怪的导师和同门,论文是否被拒稿,实验是否顺利。既然无法控制,与其纠结,不如尽力而为
5.不参与他人纷争
实验室里其他人得争论,我都不关心,不知全貌,不予评价
6.关注主要矛盾
精力有限,多花在重要的地方,善用工具来解决问题,学会寻找方法,比如找创新点,比如课程报告查重,就可以用天工来帮忙,没必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改(见图
生命短暂,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更有价值得地方
读研三年,希望能成为生命力难得可贵得一段时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