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网站消息,6月27日,阿根廷向中国返回文物艺术品移交仪式在中国驻阿根廷使馆举行。王卫大使和阿外交部、文化国秘处、联邦警察总局、地方法院等官员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阿双方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文物返还工作体现了中阿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打击文物走私、履行国际公约的坚定决心和密切协作,是中阿友好合作的最新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文物为我国非法出境文物,时代在春秋晚期至南北朝之间。2017年,由阿联邦警察在开展国际刑警组织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国际联合行动中截获。经国家文物局、中国驻阿使馆持续开展工作,阿有关法院于2023年12月作出将文物归还中国使馆的判决。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有关文物回运工作。

另据央视新闻介绍,初步判断:

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

其余陶俑3件、俑头2件、铜蛙1件、铜盔1件,时代在汉代至南北朝之间。

2017年,上述文物由阿根廷联邦警察文化遗产保护分部在开展国际刑警组织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国际联合行动“雅典娜行动”中,依据国际博物馆协会与我国联合发布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截获。2019年,国家文物局获悉消息后,协调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持续开展工作。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法院作出将14件文物艺术品归还中国使馆的最终判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阿两国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缔约国。2018年,两国签署关于防止文物非法出入境以及促进文物返还的政府间协议。本次返还是中阿签署协议以来成功开展的首次合作,对双方深化文物返还等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