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自主非营利组织“空间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瓦连京∙乌瓦罗夫对卫星通讯社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完成,加强了中国作为航天领域世界领先者之一的地位。

6月25日,中国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人类史上首次将月球背面的土壤样本送至地球。

乌瓦罗夫称:“无疑这是人类通向探索月球之谜道路上的世界航天重大事件。这一成功巩固了中国作为航天领域世界领先者之一的地位。”

专家指出,月球背面土壤的研究将有助于获得关于月球化学成分的新的宝贵数据。

乌瓦罗夫说:“地球部分保护月球背面免受太阳风,因此那里可能存在月表最高浓度的氦-3。这种同位素被认为具有可用作热核反应堆燃料的良好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对中国在嫦娥六号使命框架内的技术解决方案感兴趣】

自主非营利组织“空间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瓦连京∙乌瓦罗夫对卫星通讯社表示,中国在嫦娥六号任务中采用的解决方案对俄罗斯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可以用于俄中月球站项目。

据乌瓦罗夫称,因为月球背面航天器控制问题,嫦娥六号任务从技术角度上看极其困难。他指出,操作的难度在于,直接从地球发出的信号因不越过月球表面而仅覆盖月表近60%。

他说:“为了在月球背面进行操作,必须使用中继卫星,它将向地球发送和接收所有必要的信息。中国的这一经验对俄罗斯来说很感兴趣,可用于俄中月球站项目。”

乌瓦罗夫指出,在建立未来空间站框架内,还需研究建立配备射电望远镜的月球观测站的可能性。他说:“这将使得宇宙研究迈出新的一步。”

2022年11月,签署了关于在建立国际月球科学站和联合月球探索领域合作的俄中协议。3月5日,俄国家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在访华期间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正在考虑在2033-2035年在月球上运送和安装核能装置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