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水果都迎来了消费自由。

最为明显的是西瓜,往年四五块一斤,今年一块一斤,买一整个大西瓜也不过小几十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元一斤的榴莲,更是彻底走下神坛,价格低于往年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一片降价潮里,有一种水果却显得格格不入,那就是荔枝。

今年,很多人纷纷感慨,感觉荔枝从来没有这么贵过,今年上市的晚熟荔枝价格明显上涨,成为近年来最贵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也想不到,今年荔枝价格暴涨,竟然跟这个中国小城——广州增城多少有点关系。

目前桂味正处于膨大期,有数据显示,今年全国荔枝总产量178万吨,比去年减产45.94%。其中,广东荔枝减产幅度较大,受天气影响产量较低,价格自然就更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产量暴跌,这个广东小城还连夜发出通告,谢绝游客上山私自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成为拿捏国产荔枝价格的推手之一,这个广东小县城为何这么有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曾差点死掉的野果子,

如今一颗卖出55万

几十年前,美国都乐发明了“论根卖”玩法,一根香蕉就卖出十几块。

日本种出阳光玫瑰,600块一斤的高价,同样推向让同行仰望的神坛。

然而这些年,高端水果并非外国人独有的特权,我国在荔枝上也彻底实现了逆袭:按颗卖。

在北方,一说荔枝就会想当然地想到妃子笑,而在南方,荔枝的鄙视链可是大有讲究:桂绿、糯米糍、白糖罂、仙进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又被网友评为鄙视链顶端的,就是桂绿。

桂绿还有个更直观的标签:荔枝界“爱马仕”,就是因为一颗太贵了。

2002年,一颗桂绿果拍卖直接创下55.5万的天价,拿下最贵水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广州增城,一个城就占了两种大品类:挂绿、仙进奉,尤其以桂绿出名。

哪怕是现在,都是一斤上百上千,最便宜的一斤也是80元以上,活成阳光玫瑰都要眼红的存在。

增城能把荔枝卖出高价还让人心甘情愿买单,离不开一点:干稀缺。

第一,是体验稀缺。网友说吃起来正如其名,有种淡淡的桂花香气,外观也很奇特,之所以叫挂绿,是因为红色果身中间还多了一道清晰的绿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绿还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征:剥壳后汁水不会外溢,即使放在吸水纸上都不会湿,状态甚至可以保持三天左右。

甜度上也是一骑绝尘,直奔22,要知道一般的桂味最高也就是17。

第二,是种子稀缺。

增城挂绿之所以能卖这么贵,不是因为营销,而是因为种子太过稀缺。

最早在嘉庆年间,百姓不堪官吏勒扰砍光挂绿荔枝。最终在增城西郊西园寺留下一棵挂绿荔枝,因为太过苍老,在上世纪70年代末差点死掉,还是经农科专家奋力抢救后,终于复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树苗就剩下了一棵,挂绿本身对土壤环境也相当挑剔,有当地人曾记录,“挂绿自湛家始博接其本得十余株,惟新塘土宜为佳,若移植他处则味变矣。”

再加上晚熟的特点,更让它身价如坐火箭般逆袭,从一个野果子成为招财树。

连带着树龄达400多年的母树,都成为“增城新八景”之首,吸引很多人慕名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外:一年出口10吨,

连中东土豪都上头

众所周知,行业卷价格战容易,把价格往上抬、让用户买账却相当难。

国产荔枝却拿到爽文男主剧本,一出道即是巅峰,一斤售价1049元的北园绿荔枝,在北京SKP商场两天就卖光。

在国内火就算了,在国外增城荔枝也是相当争气。

一般水果品类都是国外进口多,甚至还要向国外买种子专利,但增城荔枝直接力压一众外国同行,一年出口10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见惯饕餮盛宴的中东土豪,都不得不承认,荔枝还是中国产的好。

过去美日水果拼命刷存在感的时候,估计不会想到,自己也有被中国同行抢尽风光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让全世界认可,光有先天的口感优势还远远不够,后天的努力才是关键。

1.死磕产量痛点,把“不可能”变现实

过去因为种子太过稀缺,增城荔枝一个很大的痛点是产量低。

因为异地即变,难以繁殖推广,挂绿荔枝的产量经常跟不上本地需求,更别说供应国外。

围绕一棵幸存下来的树,政府派出专人管理与保护,通过科学治理,终于获得丰收。再之后,农业技术人员开启第二代、第三代挂绿荔枝的培养,经过日夜的技术攻克,终于拿下了产量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数据对比相当扎心:

据1993年出版的《增城县志》援引1988年的统计数字,西园挂绿荔枝的第二、三代树体共有620株,其中经过确认的第二代挂绿荔枝树为72棵。

到了2004年,除去西园挂绿母树之外,第二、第三、第四代挂绿荔枝在增城的种植面积已达667亩,产量直接达到36吨,其中西园挂绿荔枝母树结果约100颗左右。

有产量,才能有逆袭的第一步。

2.营销狠人,狂刷逼格与存在感

这两年,增城荔枝没少在国外刷存在感。

2018年6月,增城荔枝首出国门,出口中东阿联,酋迪拜等地;2019年6月,增城荔枝——“桂味”再出国门,首次进入北美市场,空降加拿大。

更狠的还是以高端水果的逼格亮相。比如糯米糍荔枝出口到迪拜就卖114元/公斤,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价格更夸张,一路飙涨到200元/公斤,是国内的好几倍。

之所以能在国外这么有排面,离不开自己人的小心机。一方面,是打造高端礼品人设,精致的礼盒包装再加中华文化牌,让老外一看一个不吱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整个城集全力支持。

白云机场航站楼曾一度打造仿真荔枝树展览区,吸引旅客与众多网红荔枝树合照,就是最好的背书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销上下足功夫,赚钱上当然也更争气,增城荔枝销售额从2020年的12亿上升到2023年的21亿。

3.基建狂魔,让供应没有“绊脚石”

对于水果生鲜行业,供应链才是卡脖子的重点。

过去,受限于荔枝上市期过度集中、加工技术受限和原材料成本波动的产业现实,总是很难让不同地方的人吃到品质如一的水果。

看到这一点,增城想出一个解决方案:干基建。

执行力也很快。一个小城市建成广深铁路、穗深城际轨道等5条轨道,广惠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等8条高、快速公路,最后实现全程冷链运输6.5小时就抵达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最讲究时间的时令生鲜,能在保证新鲜口感的基础上,及时从田间地头到用户手头,清理掉最后一个绊脚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生产到供应,解决了最难的三大题,拿下老外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卡脖子难题背后,

全城人干好一件事

增城荔枝的逆袭,足以说明一件事:

不是我国缺乏高端水果的基因,而是缺少干好一件事的极致力。

过去我们总以为,高端水果的话语权一旦落到别人手上,就很难翻盘。但现实证明,很难,但并不是绝无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以为是2000年的栽培史,成就了增城“全国荔乡”的称号,实际上,我国拥有几百几千年种植历史的城市不在少数,但也未必能有增城荔枝的成就。

甚至不止荔枝,增城做牛仔裤、丝苗米等也是相当出名,一年服务业销售额就高达百亿。

增城能靠荔枝们翻身,地理优势固然是原因,但更关键的根源在于:一心一意干好一件事。

比如围绕荔枝,增城政府集全城之力,砸了3个多亿打造出仙村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

很多人不敢信,一个小荔枝,还有这么多的玄机:7平方公里的荔枝小镇、荔枝文化博览馆、荔枝农耕文化博览园、电商园等13个重头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把所有村也带动起来,总体规划面积约7平方公里,覆盖基岗村、岳湖村和碧潭村、沙头村四条行政村。围绕荔枝全产业链发力,不光是种植,荔枝小镇是集种植、加工、电商物流、研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荔枝产业集群。

能把荔枝彻底玩明白,一个人的力量难免微薄,但一个村、一座城却不容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仙进奉作为首个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的迟熟特优荔枝新品种,因为品质佳,让全国荔枝产区都争相引种。

另外一个数据更直观: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统计,2022年,广州市荔枝种植面积约55万亩,光增城区就占了全市的40%,栽培品种多达71个,千亩以上的荔枝种植村有67个,2万多家农户致富。

正应了那句话,对手比你赢在起跑线,还比你更努力。

增城不是个例,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村县、城市,都意识到当地水果等土特产的重要性,也开始纷纷发力卷品牌卷人设,甚至政府带头干。

毕竟,大家都苦外国高端水果已久,也有很多城市杀出一条血路,干出自己的都乐和佳沛,比如丹东的草莓、库尔勒的梨。

但要想在世界大舞台逆袭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爽文剧本,是要实打实地啃硬骨头。

只有力出一孔卷品质,才能让外国同行风光尽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