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商务部日前宣布,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欧方同日也发表声明称,东布罗夫斯基斯与王文涛“就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进行了坦诚和建设性的谈话”,“同意基于事实并充分尊重世贸组织规则进行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段时间,拜登政府以所谓“产能过剩”为由,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并号召一众西方盟友联手打压中国。此后不久,欧盟委员会终究还是站在了美国一边。本月早些时候,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临时反补贴税,相关规定将于7月4日正式生效。临时关税政策预计持续四个月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中欧双方无法在今年11月前达成“和解”,欧盟方面就将出台为期五年的最终关税政策。

为了能够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战”,中欧双方正在尝试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已经决定下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但下调幅度仅在0.5%到0.1%之间,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知道,这种微乎其微的幅度,中方根本不可能接受,也不是中方想要的结果,中方要的是欧盟取消这一不合理的关税政策,而不是在这儿做样子。

中国贸促会6月28日上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赵萍应询表示,关于欧盟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已经发表谈话表明态度。6月24日,欧盟宣布在第14轮对俄制裁中再次列单中国企业,这一做法既没有国际法依据,也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是典型的单边制裁行为,不利于中欧经贸合作关系持续向好发展。

不过这样严苛的制裁率先遭到欧洲本土车企的反对,以奔驰、宝马为首的德国汽车品牌明确表示抗议,因为这会损害他们在华市场的利益。德国政府也出面表示,会通过计划阻挠欧盟推行这一决议。欧盟的做法虽然是跟随美国围堵中国,但本质还是他们太过贪婪,欧盟无法坐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甚至逐步抢占全球市场,所以想要“白嫖”。

前几天,就连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连忙来中国访问,哈贝克率领一支德国中小企业代表团,参观了在华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金属加工商,太阳能初创企业等等。据悉,德国车企会对欧盟制裁中国电动汽车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德国许多老牌车企在中国各地开设了许多生产线,欧盟制裁中国车企,到头来不还是损失的自己的车企吗?

不得不说,欧盟此次行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它希望在大国博弈中保持自主性;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展望未来,欧盟的政策走向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格局。乐观来看,此次事件或能推动欧盟反思其对华政策,回归理性合作轨道。悲观而言,若欧盟继续追随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不仅会损害自身利益,还可能加剧国际局势的动荡。

如今,在中欧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后,欧盟略微调整了加征的税率,其中,对比亚迪维持17.4%的关税不变,对吉利汽车加征的关税从20%下调至19.9%,上汽集团的关税从38.1%下调至37.6%。对于中国其他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查的公司将加征20.8%的关税,不配合调查的公司将面临37.6%的关税。对此,我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目前,双方工作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抓紧推进磋商工作。

欧盟略微下调关税是中方实施反制的结果,中国正进行对欧盟猪肉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对欧盟白兰地的反补贴调查结果将出炉,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已向中国商务部提交对欧盟机电产品实施反补贴调查的申请,欧盟大排量燃油车,是中方加征关税的潜在领域。对于欧盟乳制品的反补贴调查,也在酝酿。中方在多个领域实施反制情况下,欧盟略微下调预期关税,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缓和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日前宣布准备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惩罚性关税,令中欧贸易关系陷入紧张。13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对于中国工业界正在游说政府对欧盟乳制品展开反补贴调查并对欧盟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是否属实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利。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路透社报道,中国去年进口了60亿美元的包括内脏在内的猪肉产品,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欧盟国家。

不仅如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今年1月5日,商务部应国内白兰地产业申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立案后即有140多家欧盟企业和行业协会登记应诉。何亚东表示,截止到目前,近120家欧盟企业正式提交了答卷,欧盟相关协会还多次提交评论意见。立案后中方调查机关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内法律规定开展调查。

对中国来说,无非是更换进口渠道,并不缺供应厂商,对国内市场不会有过多影响,但欧盟的猪肉厂商将彻底失去在华市场。更重要的是,欧盟现在摸不准中方的反制是否会逐渐升级,可能波及的领域有哪些,毕竟中欧经贸合作太紧密,欧盟输华商品存在倾销或补贴的情况太多,欧盟不可能一一盘查,这只会引起欧洲产业界的恐慌。对中国来说,欧盟作出的调整还远远没有达到中方的预期。

欧盟每年都要出口到中国大量的猪肉,其中又以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主,这两国的猪肉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猪肉反倾销调查,无疑是直接打到了欧盟的痛点之上。很明显,这是在对欧盟发出警告,若是他们执意做出错误的决定,那之后的反制措施,很可能会继续加码。其实中国一直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而中国又是一个进出口大国,对欧盟来说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欧盟曾连续16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中欧的双边投资存量超2500亿欧元,贸易总额高达7830亿美元。表现在电动汽车领域,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而欧洲是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如果欧盟对中国汽车加税,将直接提高中国汽车输欧的成本并失去价格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应对与欧盟的摩擦时,不能将欧盟视为一个整体,更不能将欧委会的做法简单地视为欧盟的立场。所以中方的反制,都是有针对性的,不会伤及无辜。中国来说,最大的底气就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市场以及俄罗斯廉价能源,都是欧盟经济的重要支撑,现在欧盟和俄罗斯撕破脸,如果再和中国掀桌子,所要承受的代价将难以稳象,到时候自然会有欧洲国家坐不住站出来反对。

据德国《商报》援引德国和欧盟人士的话报道称,德国总理朔尔茨提议,中欧双方向对方的进口汽车征收同样高的关税,传闻为15%关税税率。朔尔茨出发点是好的,既能让欧盟在大方向跟随美国又不会破坏中欧正常贸易关系。不过,欧盟却认为朔尔茨的这个看法过于绥靖,无法接受。援引一名欧盟官员的话称,德国一味寻求避免与中国在电车关税问题上产生矛盾,变相削弱了欧盟的谈判地位。

看得出来,德国这次是真的着急了。因为中欧贸易战一旦爆发,德国必将是两头受伤。一方面,依据欧盟的《外国补贴条例》,欧委会这次加征关税的对象,可不只是中企,只要电动汽车是在中国生产,最后卖到欧盟的,都要加税,大众等德国企业无疑也在范畴之内。当初德企在中国生产再卖回欧洲,就是要减少生产成本,欧盟这次加征关税,德企相当于做了无用功,还将承担不小的损失。

我们再来说个小插曲,之前法国马克龙就不顾及美国的脸色,决然和中国签署了18项合作协议。另外,他还公然打响了欧洲经济独立第一枪,倡导欧洲各国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现在他又支持欧盟对中国征收高关税。如果把马克龙这一系列的动作再和以上欧盟不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来看的话,这说明欧盟27国在美国的引领下,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大家的心是不齐的,关不会完全执行美国的所有政策。

此外,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大选首轮电视辩论刚刚结束,现任美国总统拜登表现糟糕,完全被前总统特朗普压制。对这个情况,民主党阵营感到绝望,甚至传出“换人”的消息。特朗普重回白宫的概率,也迅速超过了60%。如果特朗普再次成为美国总统,以他“美国优先”的作风,不仅会扩大对华贸易战,还会重启对欧贸易战。这种情况,也让不少欧盟国家反对欧委会的做法。

中欧关税战是否要真的开打,就看欧盟的最终决策了,而变数在欧盟内部的政治洗牌,其反对对华施加关税的国家能否让以冯德莱恩为首的“亲美派”“强硬派”有所让步。在中国紧接着发起第二轮反制措施后,匈、德两国纷纷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这些极右党派历来是以本土利益为主,而反对欧盟利益,那么在对华问题上更希望能直接吸引中企进行投资,加大本国与中国的营商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看出,造成眼下中欧近乎贸易战的直接原因,就是欧盟错误的对华敌视态度。而就在中欧贸易关系遇冷之际,中俄之间的贸易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就拿猪肉产品来说,据俄方数据显示,自2024年初至今,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大约6800吨猪肉及大约3200吨猪副产品。另外,俄方还表示,中国猪肉市场对俄罗斯至关重要,2024年全年,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生猪产品出口量或将达到10万吨。

现如今的欧盟内部对中国的态度,其实是非常割裂的。毕竟,现如今的欧盟及其组成国与中美双方,其实都有着极为复杂的“利益绑定”关系。就以此次专门派遣副总统访华协商的德国为例,作为目前欧盟内部最大的经济体,一度被誉为未来欧洲经济复苏的重要“领头羊”。然而这只“领头羊”用来果腹的支柱产业——机械与汽车,现如今根本离不开中国的市场支持。

尽管欧盟发言人吉尔在谈及磋商进展时,表示双方的对话坦诚且富有成效,甚至声称将在未来几周内继续探寻解决方案。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番表态虽然虽表面上看似充满合作意愿,但在解决核心问题上的态度,依旧是没有丝毫的松动。随着7月4日的日益临近,中欧之间关于电动汽车关税的博弈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尽管时间紧迫,但欧盟方面的表态和提出的条件却显得充满了敷衍和无诚意。

欧盟以“过度补贴”“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为由打压中国电动汽车,欧盟指控的这些罪名按在他们头上更合适,因为欧盟可不是纯洁的白莲花。数据显示,从2020到2023年,欧盟年均补贴政策高达968.8项,是疫情前的2.8倍。补贴行业涉及专用机械,基础化学品和肉、鱼、水果、蔬菜、油脂等。从补贴方式来看,欧盟主要是贷款担保、未明确的国家援助、注资和股权、税收或社会保险减免等。

欧盟对华打关税战其实早有征兆——不论是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政府“下场”对市场进行干预,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出现谈判破裂的情况,欧盟方面必然会在表示“遗憾”的同时,把责任统统推到中方身上,称拒绝作出让步的是中国而非欧盟。幸好欧盟方面的伎俩早已被我方看穿了。据悉,欧盟拒绝对华作出让步的同时,中方就已经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反击。

中国坐拥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对来自欧洲的商品,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产品和医疗设备等,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对欧盟唯命是从,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农业等领域对欧盟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表明中国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市场开放,而是开始运用自身优势,维护自身利益,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寻求更加主动的地位。

无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还是中国对欧盟猪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都是以损害双方利益为代价的,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唯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希望欧盟能够认清形势,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 观念,与中国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对话解决贸易争端,为双方企业创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总而言之,希望欧盟能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美欧之间本来就因为通胀削减法案而闹得不愉快,现在中欧贸易关系又如此紧张,同时与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发生贸易摩擦,欧盟可以说是成为了最大的输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欧盟没有出路。只要欧盟坚持从自身现实及长远利益考虑问题,那么它与中国就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坚持独立自主外交,自然赢得中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