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制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其实是一种中国人很熟悉的集体所有制。

福利制度的本质是集体所有制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推出一个户籍改革大举措,叫作全省范围内自由落户,不少老乡欢呼,户籍改革就应该这样改。

不久前,还有网友在群里说,瞧瞧越南,和中国一样存在户籍制度,现在取消了。

我要说,你们都高兴的太早了!各省的自由落户改革实际上代表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加强,而越南取消户籍的背后,其实本质上在加强户籍制度。

WHAT?你在说什么鬼?不要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户籍制度。

户籍制,也就是户口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分配资源的主要依据。

古代的户籍制度主要用于控制人口流动,征调赋役的手段,毕竟人跑来跑去的,容易聚集造反,碰到要修个长城、挖上皇帝募墓时容易找到免费劳动力。

但现代的户籍制就不一样了。现代的户籍制度,本质上是福利制度的产物。

福利制度?很多人一听就炸毛了,改革开放前,中国户籍制度那么严格,不能去外地工作,不能去外地生活,连出个远门都要有介绍信,你把这个叫作福利制度的产物吗?那时有什么福利呀!

咱中国人最羡慕的就是欧美的福利制度了,从出生到坟墓,一切全包,我们改开前那日子过的一个惨,和福利制度有个毛线关系。

我不得不说,要不你就是太年轻,要不你呢,就是错误理解福利制度。福利制度和穷富没有关系,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实施福利制度,并不因为你拿到的东西少,你就不享受福利制度了。

在改开前,中国实施了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管理模式。

农村人是无法进入到城市里的,户籍制度将一个区域的人分为了两个集体,两个集体相互承担的税赋与社会福利是有明显区别的。

农村有没有搞过高福利制度呢?当然搞过。

初期成立的人民公社,提倡实行粮食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什么叫供给制啊,就是福利制度嘛。象现在的义务教育,不就是供给制吗?不花钱,按政府标准分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粮食分配实行供给制,是按人头和有关标准将粮食无偿分给社员家庭,办了公共食堂的则直接分到食堂,社员在食堂吃饭不要钱。

有的公社不仅包吃饭,还对社员其他消费也实行供给制。比如,河南省七里营人民公社实行了“十六包”:包吃饭,包穿衣,包医疗,包学习,包婚、丧、娶、嫁等。在供给制外,另外每月发工资。

这个福利制度怎么样?666啊,我们无比羡慕的欧美福利生活,在几十年前就在中国农村广泛实施过的。

欧美的福利制度和中国曾经实施的比起来,那算个屁,我们十六包,他才几包?

而要实施福利制度,必须搞户籍制度。

道理很简单,既然是发福利,那人口数量不固定的话,怎么发?

政府准备了一个亿,给一百万人发福利,一人发一百,你明天来个五百万人,我也一人发一百,就钱就不够发了呀。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里,主要是国企和行政事业单位,也搞福利制度的。

职工从生到死全包,有产假、单位有托儿所、幼儿园,大的国企自己还有医院,自己办的有食堂,死了有丧葬费,病了单位报销。

如果允许农村人进入城市工作,那就必然打破城市的福利制度。城市里的幼儿园、小学、医院、粮票都是根据城市人口数计划好的,如果随便增加人口,那是无法承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光是农民,包括城市居民在各城市流动,全部都是受到管制的。人员流动只能服从于政府计划安排,在这一制度下城市对农村的压榨就不展开说了(怕怕)。

中国改开前在城市实施的户籍管理,是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和其他城市的人口进入,确保短缺经济下有限的农产品资源和轻工业产品资源的“福利性指标分配”。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个城市获得了落户的资格,子女教育、各项票证的分配以及就业等,就可以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保障。

而所谓城市之间的户籍管理的差别化,取决于城市政府可能提供的公共资源的多寡,而城市等级越高,经济发展越好,福利供给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就出现了城市户籍的排他性。

所以,中国可是世界上第一批大规模实施福利制度的国家之一,并且是高福利国家。

高福利可不是指供给多而是指覆盖范围广,不要小看穷国家,非洲那么多穷国,实施高福利的国家可不少,塞拉利昂全国只有一台呼吸机,可是他们可是高福利国家,因为他们医疗全免费,羡慕不?

而福利制度必须建立户籍制度,这个那个的都免费,那肯定需要资格,这个资格就叫户籍。

户口本的本质是集体所有制的凭证

你家里那本户口本代表什么呢?代表着你从属于某一集体,获得了某一集体内福利的享用资格。张雪峰要离开北京,因为他没有拿到这个资格。

有人说,这不公平。哪不公平了?你想拿福利,怎么可能不要资格,不设门槛。

北京那寸土寸金的地方修的好学校,那么名校出来的好老师,那么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只要有本地户口,就基本可以免费使用,谁都可以用,那怎么分?只能划分一个集体,才能搞福利制度,也就是说福利制度必定需要划分集体,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这就是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在分配产权时,往往采取的根据人头进行分配,而人头是随着人口的增减是在变化的;所以他无法将产权分配到具体的个人名下。

有人说,大企业股东有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也叫集体所有制。错了,你买的股票是份额清晰的。是可以转让的。

而集体产权是份额不清晰的,无法转让的,你不知道你有多少比例,因为名义产权人的数量是在变化的。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就知道, 中国农村的宅基地分配在土地较充裕的情况下,采取的是人头分配。很多地方采取的就是男丁分配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的新界和大陆的很多农村,采取的都是这种模式。 这就意味着,在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中,每一家人所占有的份额其实是不确定的。

生女孩就分得少,生男孩就分得多。这是中国农村普遍重男轻女的根本原因,其他所谓历史、文化、性别冲突的解释都是不充足的。

在所谓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租转售的方式获得的收入,往往也是根据人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模式和全民所有制是一样的,所有的人并没有稳定的产权预期,很容易就沦为公地悲剧了。

为什么把户籍制称作集体所有制呢?

理由一、户籍制也是划定区域,按人头进行管制的制度,登记户籍的目的,就是要将某人划入某一集体;

理由二、在划定区域内,不管是赋役还是资源分配,都是以人头为单位来进行的,承担的负担和获得的资源并没有固定的份额,而是以人头为单位。

理由三、户籍制的假设前提就是某人归属于某地,某地归属于某群人,这与集体所有制下的工厂、土地是同一逻辑。

所以,现在懂了吗?户口本就是代表着你是集体中的一员!是你获得福利的凭证。

然而,集体所有制必然排外

中国城市里有很多城中村,有的拆迁了暴富了,有的还没拆迁。你可以问一下他们的村长,我能不能把户口转到你们村里来?村长一定会一巴掌把你扇到门外去,你想的美!

为什么呀?

因为你想分他们的钱。

中国第一轮户籍改革是松绑了劳动力,让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甚至在一定时间段,消灭了部分福利制度,使得社会人口流动巨幅增加。

但是,城市福利供给制度又开始死灰复燃了,大规模的公有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使得中国城市福利制度从原来的票证供应变成了公共服务的支出,而公共服务的排他性在户籍管理制度的作用下,变成了人口的排他性。

劳动力流入地大多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和地区,公共财政的剩余也就转化为了公共服务的支出。这种排他性的户籍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地固化了当地户籍居民的利益。

而流入地的农村和小城镇也是如此,人口流入越多的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共福利支出也就越大,对当地居民的福利供给就越多。

华西大队本村人口每户都可以有别墅,这是村集体提供的福利,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但是创造收益的当然有企业家的功劳,但是所有涉及十几万外来劳动人口却无法获得与本地村民同等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收益只是拿到了他们的工资。在这样一个村庄,如果要人人有福利,则会大大降低村民原有的福利,从而改变利益分配关系,必然会遭到村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反对。

即使在没有足够公共资源可供分配的其他地方的村庄,也存在着此类问题,毕竟耕地和宅基地资源极其有限,很难打破户籍的壁垒。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最大的困难就是教育资源的不足。

曾有一段时间各地打工子弟学校处处开花。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民营教育和医疗很发达,在社会养老福利制度未全面实施的那十几年,户口那张纸是张废纸,因为完全没有用处。

不需要户口,就可以自己购买到教育和医疗服务,要户口有用吗?

但后来大量的打工者学校被政府以办学资质、条件等要求被勒令关闭了。

导致中国在数十年来出现了大规模的人伦惨剧,长时间保持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致这一灾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还是在于集体所有制下的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主要承担者是地方财政。一地的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政府官员才能计算出需要配套多少学校和老师。

而且义务教育是一种均等化的教育体系,要确保每一个人得到的教育服务是一样的。

所有的学校,都是应该有操场的,都是应该配备相同的教具的,配备相应的老师的。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按人头来分配的集体所有制模式。

在集体所有制模式下,如果要服务于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那就需要地方政府不断地进行财政投入或者降低原来集体人口的教育标准。不管是地方政府和原有居民,都反对这种做法。

中国的大城市普遍出台了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其背后的的动机就是当人口规模不断增大时,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无法满足。

上海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中,就明确提到,现有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因而要对城市人口进行总量控制。

不管是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都会让城市不堪重负。

而一个城市将所谓公共服务列入自己的职责时,就不可避免需要采用集体所有制,才能维持公共服务的水平。

我们看到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其实并不存在城市政府管理能力的问题,根本原因是这种历史沿袭下来的公共福利分配体系的排他性造成的。

如果在改革开放之初,利益固化的格局还没有形成,打破户籍管制制度障碍的难度可能比现在要小很多。但是当群体间利益差别的格局已经形成时,要打破这种固化的利益藩篱,难度则超乎想象。

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城市的大小,而在于这种公共福利资源的稀缺性和未来可能分享的人数的多少。

因此,只要是在人口流入地区,当外来的城镇间流动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达到了一定规模之后,改革的难度就会加大。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抑或是小城镇,甚至是村庄。当一个城市的外来人口达到几百万的时候,解决问题的难度就会无限放大。

即便是一个小城镇和村庄,当外来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比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这个村庄和小城镇也不会轻易地推进户籍改革。

毕竟户籍背后的利益分配关乎到每个户籍居民的利益。而对于外来人口,毕竟他们的“外来”已经在排他性的概念之中,而且他们在家乡还能享有一块集体的福利。

他们对于户籍改革的期盼只是渴望而不可及的新增收益。

而对于当地的户籍居民来说,已经揣到腰包里的福利,而且也看到了未来明显的可增长预期,如果户改动了这块奶酪,肯定会引发强烈的不满。

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口流入地的城镇迟迟不愿意推进户籍改革的根本原因。 集体所有制下的均分福利,必然随着新增人口被摊薄,这是户籍制度与福利制度叠加后产生的集体所有制灾难。

再说一次, 福利制度必然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否则无法分配。

任何一个城市的福利制度,都不可能无限地向流动人口供应,因为这必将导致福利制度的不稳定,政府支出的不可控。

只要实施福利制度,一定要实施户籍制度,也就是排外制度。

现在的户籍改革是真改革吗?当然不是。

2013年,中国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这是户籍制度改革吗?不叫农业户口了,就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吗?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江西省允许全省居民自由落户是户籍改革吗?

不是,只不过是扩大集体的范围,进行省一级的福利资金的统筹。也就是说,大锅饭的锅搞大一点,从县市变成省。

人民公社刚开始搞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个过程,就是数个公社合并成为一个高级社,更大范围的将更多的人纳入福利制度。

锅越搞越大是好事吗?

现在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那就是再把锅再造的大一点,变成一口天大的锅。

算了,真要比锅大,比不上美国民主党和欧洲的白左,他们的甚至想做一口世界大锅。

今天的中国,已经大步迈向福利社会,户籍制度不是减弱了,而是进一步加强了。

以城市为单位的福利集体所有制正在迅速形成,不管是私立还是公立,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初高,基本上都采取了限制外来人口的举措。

原来可以自由上的私立幼儿园,现在改为限定价格的普惠幼儿园。家长报名开始要带着户口本、房产证、出生证明,房产证明等一系列证件了。

东莞的私立小学在2020年也终止了自由入学,加入了摇号模式,而优先的就是本地户籍的小孩。

户籍改革,无数知识分子喊了N年,终于在他们呼唤的集体所有制福利制度的驱动下,户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这真是无比讽刺的一幕。

户籍制度的灾难

户籍制度是福利制度的配套制度,其本质是集体所有制,而这样的制度是全世界国家普遍采取的制度。我在前两篇文章里论述了户籍制度是天然排外的,张雪峰的遭遇,只不过是这个制度的天然属性罢了。

但福利制度的灾难远远不止阻止人口流动,接下来,就来谈一谈福利制度带来的其他灾难。

01

排队

对,第一大灾难叫排队。

人人都有排队的经历,一般来说,排队是秩序,但很多排队,则是因为供给短缺。

比如,美国在七十年代搞的石油价格管制,人们在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加油。是因为石油不够吗?不。石油要多少有多少,因为政府规定石油的价格最高不能超过多少,于是所有的销售石油的供应商都尽可能地减少供给,卖了不赚钱,我卖这么多做什么?排队就开始了。

福利制度导致的排队的原因也是一样的,那就是短缺

想拿北京户口,积分入户。

积分入户就是一种排队模式,累积社保时间,累积居住时间,并且还有其他的要求。为什么要你排队呢?因为资源不够,供给不够,所以,你得排队。

加拿大2019年出过一桩大事。

一个癌症母亲在自己拍的视频上说:“看着我的眼睛,你敢见我吗,你跟我说没有医疗危机?你敢吗?”

这段令人心碎的视频中,这位33岁的女子泣诉自己两年来找不到家庭医生看病,严重耽误治疗,导致看到医生确诊时,已经是肛门癌晚期。

这位名叫罗德翰(InezRudderham)的女子说,她去找过三家不同的急诊,但都被扫地出门。等到她最终确诊的时候,已经到了癌症三期——也即病灶已经扩散,需进行全身化疗。

对,看病得排队,还排的时间特别长。不少加拿大人开玩笑,如果是小病,排这么长时间的队,可能自己就好了,不需要去医院了。如果是大病,排这么长时间的队,可能就死了,也不需要去医院了。

开完玩笑后,他眼里带泪,因为这他妈的是真的。

BC省菲沙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在2016年加拿大病患等待医疗的时间平均是20周,对,140天。这是记录上最长的等待时间。

以下是加拿大各省就医平均排队时间:

新不伦瑞克省:38.8周

新斯科舍省:34周

爱德华王子岛省:31.4周

纽芬兰和拉布拉多:26周

BC省:25.2周

阿尔伯塔省:22.9周

曼尼托巴省:20.6周

魁北克省:18.9周

萨斯喀彻温省:16.6周

安大略省:15.6周

因为加拿大实施的就是全民免费医疗的福利制度。

这样的事在实施医疗福利制度的国家里那是屡见不鲜的。欧洲各国普遍实施医疗福利,各地排队的时间都是长达几周甚至十几周。

不少中国人跑到欧美去,碰到比较严重的病,甚至还买机票跑回国来看病,因为实在是拖不起。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为什么需要排队呢?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是企业,你的门口挤着一堆消费者要来向你购买产品,你会让他们长年累月地排队吗?

除非你疯了。企业要干的事就是,拼命招人,上设备,加大生产,扩大供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不就是这么越做越大的吗?

有哪个企业会把消费者往门外推呢?

但政府就会。

既然由政府来办免费医疗办教育,我为什么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呢?我又不是企业,我又不以赚钱为目标,我为什么要增加供给呢?满足你的需要,关我屁事!

是的,官员就是这么想的。

加拿大的医疗也是如此啊,政府没有动力扩大供给,加拿大看到这个视频后会加大供给么?不会,他们在国会里讨论,供给不够怎么办,加税!但税已经够高了,再加税又会破坏经济,算了,你们就忍着吧!

不光是政府没有动力扩大供给,医院的医生也没有动力增加服务,凭什么我要多工作?多看几个病人我收入会增加吗?回家睡觉他不香吗?

大家进过八十年代的国营商店没有?

我小时候进过,卖货的小姑娘你得叫八遍,他才过来,商品想拿过来看一眼再买,那是不行的,直接一句话怼过来,想买就买,不买拉倒!

八十年代,针对国企的服务态度,不知道搞过多少整风运动,但没有任何效果。

美国这种号称自我标榜私有制的国家,也在大量搞公办教育。他们的老师,一样是终身制的,不能开除的,所以只要当上老师,你随便玩,反正开除不了。你交的税款,换来的是质量低下的高价服务。

现在你在淘宝听着客服亲啊亲的叫着,你不感慨吗?你威胁客服小妹妹说要差评时,你会不会喜欢上私有的服务呢?

各大城市官员都在叫苦,说我们满足不了足够多的外来人口的教育医疗需要。于是你的小孩就不能在当地上学,官员的理由很正当啊,供给不够,税只有这么多!如果都让你们成为北京人,我得办多少所学校啊?我得花多少钱啊?

试想一下,如果教育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商人们碰到这样的场景会怎么看这件事?

这可不是天赐的市场良机吗?你们有需要,我来满足啊。

你有病,我有药啊!

不但不需要你排队,整天还往你家派宣传单,亲,我家学校离你家不远,校车来接送,包邮哦!学校老师一月上家一次给您做家访,有问题随时和校务人员沟通。只需要你付钱就可以了。

而政府面对供给不足怎么办?

交通拥堵?好办啊,单双号出行。还不行,那就禁止买车,摇号买车!

缺水?请节约用水!你用的越多,我就用高价格处罚你。

缺电?请节约用电!阶梯电价整起来!

城市犯罪?禁止外来人口,抓起来去挖沙子,有些政府甚至搞强制宵禁!

如果你是企业,你会这么对客户么?

任何对客户需求这样漠然处之的私人供应商,都不可能永续经营。

然而,当政府本身是供应商时,并不以客户需求为指南,而是以能不做尽量不做为指南。

为什么全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延迟退休的方式来应对官营养老金危机呢?

这也是排队呀。大家排队领养老金,原来60岁就可以领,现在延长到65、67甚至70岁,那你不过是排队时间更长一点。

比如俄罗斯提出来的延迟退休方案就是男性到65岁才能领取退休金,而俄罗斯男性寿命的中位数低于65岁,平均寿命也只有67岁。

至于你在排队时,不小心死掉了,SORRY,不关我事!因为资源不够啊,资源不够你让我怎么办,排死了,是你运气不好罢了。

一时间民间沸腾,最后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

当然有不排队的方法,就是降低服务的质量。

比如印度的公办免费医疗,就不需要排队,但是医院可能氧气都不够用。

2017年,7月20日至8月21日,49名婴儿在该邦法鲁卡巴德县一家公立医院死亡,死亡原因或与氧气和药品不足有关。

在印度你做手术,手术中的不少器械是要到医院门口的小贩那里去买的。没办法,穷嘛,资源不够嘛。

在非州塞那利昂,全国免费医疗,但只有一台呼吸机,免费是不错,但没有呼吸机,新冠重症死了也就死了,没设备你让医生怎么救呢?

养老金也可以不延迟发放,收多少发多少,一月一千不要嫌少,一月五百你也得接受,反正我就只收这么多。想要多拿?好,排队。

私营企业的座右铭是“客户永远正确”,

而政府的口号是“管公众去死!”

有人说,那政府提供的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啊,我又没花钱。

政府从来不事生产,他怎么会有钱呢?还不是向全社会收取的税收吗?据说张雪峰年入数千万,个税企业税都没少交,这些税收就是政府办学校的经费来源。

但请你记住,税收和你去买东西的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税收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收税者并不一定要对应给你什么,而买东西是,你花了钱必定要得到东西的。你要选哪个呢?

在政府官营的各项事业中,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供给不足的现象。越是公有化,越是供给不足。

所以,在福利制度面前,排队,就是一个必然的事情。福利越高,排队越厉害。

02

出逃

福利制度最大的危害就是把企业赶跑了。

你观察一下世界上的企业迁移史,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状况。

欧美开始大搞福利制度时,企业就开始慢慢离开欧美,跑哪去了呢?跑东亚去了。先是到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七八十年代,还有亚洲四小虎呢,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

再然后就是这些地方的企业又全跑到中国大陆来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劳动力价格便宜。真是这样吗?

印度劳动力价格可比中国人便宜,你看到印度有大规模的企业跑印度去吗?

非洲劳动力价格更便宜,非洲怎么没看到有大规模的企业搬过去呢?

南美也不是什么高收入的地方,普通人收入也就是两千来块人民币,为什么美国的企业不跑到南美去,而要来中国呢?

一切企业迁徙的原因,最关键的原因就来源于福利制度。

政府要搞福利制度,就必须有财税来源,而最大的财税来源就是企业。企业被迫就要交重税,税收一高,企业不跑吗?当然要跑。

欧美除了对企业征重税外,还要对个人征重税,法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时达到八成,就是八成的收入上交政府,美国在七十年代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也达到过七成。除了个税,还有遗产税,房产税,总之,就是要向有钱的老板多收税。

换你,你也得跑!

第一波迁到日本,但日本福利制度也在逐步加强。现在日本福利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一半了,所以日本有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

第二波又迁到亚洲四小龙,可是这些地方自七十年代之后,也开始大搞福利制度了,没办法,从四小龙又搬到四小虎。

第三波,四小虎更不争气,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呢,福利制度就开始搞起来了

第四波,就是中国大陆了,中国大陆在八九十年代被某些公知称为无福利国家,确实是。原有的福利制度在消亡,新的福利制度还没有开建,于是大批的企业跑中国大陆来了,这让中国大陆有了近四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第五波,中国大陆也顶不住民众要求福利的声音啊,于是也欢天喜地的搞起来,第五波就开始了,那就是中国大陆的企业开始搬迁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目前都处在市场化改革的阶段。如果能将很多劳动法和福利制度减少,比如印度的医疗市场化改革,就卓有成效,(我下次专门来介绍下)那很有可能将中国大部分制造业都吸收过去。

最近东南亚的几个事件,都说明当地政府推进市场化的决心,比如印尼修订劳动法,印度取消统购统销,越南大规模出售国有企业。虽然有阻力,但东盟和印度全面推动市场化改革,已是长远趋势。

而我们的收入提高来源于什么?

就来源于企业的增多。企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你的收入就节节上升,企业减少,那你的收入就停滞不前,然后你就越来越不满,开始痛骂阶层固化。

你看看,欧洲最近几十年,有什么新的明星企业么?听过欧洲有什么优秀的创业故事么?

你有听过日本、台湾、韩国最近二十年有没有年轻人创业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故事么?没有。

不但没有,这些地方的工资收入,都有近二十年未成长,为什么?因为企业大规模出逃。

于是民众各种闹心,各种折腾,台湾就是折腾的典型,但折腾的结果是台湾甚至出现了投资负增长,就是说世界上的企业都不愿意去台湾了。

而台湾人至今走到大陆来还自豪地说,台湾的福利有多好多好,年轻人不是没梦想只不过他们想追求小确幸,实际上就是日本的无欲望社会。无知又嘴硬。

而企业跑,主要就两个原因,税收过高就跑,劳动关系不自由就跑。

为什么李克强总理一直在强调,要减少五险一金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因为再加上去,企业就跑完了,企业跑完了,你有福利制度,但钱从哪来?

南美很多国家从发达地区变成发展中地区的原因不就是福利不停地扩大么?

所以,要判断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有活力,只需要看一点,是迁入的企业多呢,还是迁出的企业多。

国内不少公知自十几年前就开始嚷嚷要三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

我真的想请这些人回到六七十年代,那时是真免费。

国企工人分配房子,不要钱,不过是筒子楼,小单间,一家五六口住个两室,厨房卫生间多户共用。

也可以回到人民公社,吃饭都免费,医疗也免费,有的是赤脚医生,凡事开片止痛药,总是没错的。

这一股不停地说中国福利不如欧美,应该抓紧时间赶上欧美的民间庞大的舆论声势,推动着中国福利制度的不断加强,也造成了今天中国企业大量外流的局面。

201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FDI为1,381.4亿美元,对外投资1369.1亿美元,对外投资的部分就有不少是企业外流。而越南的FDI数据是380亿美元。越南这么小的地方,吸引的外来资金就达到中国的四分之一了,其中不少就是原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如果中国的福利制度不断加强,拉美化,就是必然的结果,而其中最重要的观察指标就是外来投资与民间投资的下降。

福利制度产生户籍制,那有人要说了,发达国家地区福利制度那么发达,怎么就没有户籍制度呢?

那只是你不了解另一种户籍制度而已,发达国家地区的户籍制度照样是集体所有制,照样是排外,只不过我们站在国家概念这一视角上,会忽略掉这种户籍制度。

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发达地区的户籍制度是怎么把发达国家一步一步玩烂的。

01

一战前的世界

一战前,这个世界是看不到什么户籍证明的。

整个欧洲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

移民大都来自农村,他们来到城市及工业化地区寻找职业和更高的工资。

许多波兰人来到法国北部的矿井或德国鲁尔地区工作。许多技工离开苏格兰去到英格兰。许多稍有技术或全无技术的爱尔兰人背井离乡来到英格兰的工业城市,在那里修公路、挖运河、建铁路。

爱尔兰对美国的最大规模移民发生在40年代,因为当时爱尔兰正发生大饥荒。在俄国受到迫害的犹太人也移民西欧与美国,以逃避沙皇的暴行。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的欧洲移民约为10000人,而到了19世纪末,他们增至150万人。

人们跨越国界,在各国之间自由迁徙,找工作,讨生活。

而当时世界的灯塔美国,已经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圣地。

以下是十九世纪各时代涌入美国的移民人数:

19世纪20年代:143439人

19世纪30年代:599125人

19世纪40年代:1713251人

19世纪50年代:2598214人

19世纪60年代:2314825人

19世纪70年代:2812191人

19世纪80年代:5246613人

19世纪90年代:3687564人

一千多万人进入了美国。买张船票就可以去,美国自由女神像下雕刻的文字吸引了无数穷苦人来到美国。

你们这些疲乏、贫困的人,

你们这些被家园排挤出来的可怜的人,

你们这些被暴风雨颠簸的,来我怀里吧:

我举起我的灯,在这进门的旁边。

而在中国,稍有点家财的老百姓也开始将儿女送出国外,期望他们留学成才。

中国当时最多的留学地就是日本了,而当时去日本留学可比现在要简单的多。买张船票就去了。

全世界在那个时候,国与国之间都不存在人口流动限制,什么排外,什么户籍制度,对当时的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一百年过去了,今天的世界呢?

你开始有护照了,还得有签证,排着队,去某某大使馆被一个官员盘问,然后根据他的判断来决定你有没有资格去这个国家。

即使是发达地区居民往往拥有的免签资格,也只不过是拥有短期逗留的权利,时间一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此地非你久留之地。

一百年的时间,足够让新一茬的人类,适应了国籍制、户照制和签证制。今天的人们,早已觉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啦。

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这就要谈到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了。

02

福利制度创造了国籍制度

十九世纪初,德国社会主义者费希特就提出了福利国家制度。

十九世纪末,英格兰就开始采用费边社主义。

费边社认为由资本主义演进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实行普选制和议会制度;在经济上就是实现市政社会主义和组织合作社。

市政社会主义是费边社的重要政策主张,认为只要扩大市政当局对煤气工业、电力工业、自来水工业和其他公用事业的所有权,加强政府对私人企业的管理就是实行社会主义。

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分别是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宣言》的诞生,为工人运动“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也为欧洲各国敲响了警钟。

英国先后颁布《济贫法》和《最低工资保障》,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运动……

德国的形势同样严峻,俾斯麦上台后,在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面前,提出了一种以社会保险为核心,迎合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简称——俾斯麦模式。

俾斯麦想要推行的福利制度,是能囊括社会各个阶层,让包括农民、手工业从事者、公司工作者等等人群在内的“全体德国人”都能够“受益”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俾斯麦最先的设想中,这套社会保障制度,应该由国家和企业主共同承担费用。

【注:1870年,德国在普法战争中获得了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前者让德国有了足够的资本推行保障制度,后者让德国有了足以支撑起国家工业体系发展的矿产资源。】

后来,在进一步完善具体措施的时候,俾斯麦意识到纯粹由国家和企业主负担成本的话,50亿平摊到全体国民上,这点钱就显得有点不够用了。

于是,俾斯麦便将条件改为费用由雇员、雇主和国家三者承担,其中雇员和雇主各自支付一半,然后国家每人补贴50马克。

俾斯麦颁布了三条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构建起了近代世界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人赔偿法》;1889年实行了《伤残和养老保险法》。

俾斯麦出台的三条保障法,涉及当时德国社会所面临的五大社会难题:

当工人因疾病、年老,无法从事工作后,该怎么办?当工人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后,一家人的生计怎么办?劳动者认为自己收入低怎么办?劳动者的收入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怎么办?企业主解雇劳工,致使其失业,怎么办?

(如果你也想不明白这个要怎么办,请关注我,下篇说明。)

这项制度一经推出,德国人民那是欢天喜地啊,从1883年到1913年为止,参保人数便从300万人增长到了1450万人。

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感觉自己只要交一点钱,以后便不用担心意外导致的工伤、疾病等原因,让家庭失去经济来源。

他们工作到一定年龄后,还可以领取养老金。这便等同于为那些因为年老体衰无法工作,还想过上稳定的生活的劳动者,提供了经济保障。

牛逼不?俾斯麦这个社会制度发明家,搞出来的制度,到现在全世界各国通用。

这就是当代各国福利制度的由来。

而这种福利制度一经出台,各国工人阶级马上喜大普奔,纷纷要求所在国实施,各国政客也投其所好,立刻立法执行。于是,在二十世纪初,各个西方国家普遍都逐步进入了福利社会。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统统向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是的,你没听错,就是这样。直到现在,北欧各主张社会福利的政党还是统称为社会主义民主党。

而官办福利制度就是社会主义政策的核心代表。

而从福利制度全面实施开始后,人口自由流动,就开始消失了。

道理我前面讲的很清楚,国家福利必定只能由国家范围内的人参与,如果随便放个人进来就能参与福利,那这样的福利政策会瞬间破产。

所以国家福利制度的出现,直接导致国籍从原来的身份符号,变成了享受福利的资格证书,和我们的户口本的性质是一样的。

越是福利盛行的国家,你越是难移民,对外来人口越是排斥。不信,你试试你是否可以轻松地移到北欧各国,你是否可以轻松地移民到加拿大?

高福利的欧美国家,就是改开前的中国城市。而第三世界的国家,则是改开前的中国农村。

这个世界依然被户籍制度划分出来另外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原因依然是集体所有制,这个世界上所有公办福利制度都是按人头来进行分配的,这就将世界人为地在无数个地方设定了集体所有制。

而加入集体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赎买。

以前在中国要进入大集体企业是要交一笔钱的。因为你要开始分有限人数集体的钱了,那就需要赎买这个资格。

你想移民到发达国家,交个百万级别的钱也是一种赎买集体福利资格的费用。

大陆人在香港买房,税收加重一点,这也是一种赎买。

如果你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甚至是高级人才,你也可以获得进入集体的资格,这也是一种赎买,因为集体看中了你能交税,能为集体福利增加做加法。

中国各大城市拼命在抢人,抢什么人呢?抢大学生,年轻,抢进来就交几十年的高福利税,当然要抢。

移民香港,你要是明星高级科技人才,那是举着双手欢迎你啊。移民美国,你要是IT高级人才,被大公司聘用,被大学聘用,欢迎你留下来,用于赎买集体资格的是你一生的劳务和可预见的税收。

中国和越南的普通人,拿不到进入的资格怎么办呢?九死一生地偷渡到西方国家去,就成为二十一世纪依然在发生的灾难。而他们只不过想去打份工,过更好的生活而已,何罪之有?

而福利制度造成的冲突和争论,始终成为所有国家永恒的冲突和争论。

03

福利制度造成的世界性冲突

先从香港的衰落讲起了。

香港衰落了吗?当然。香港的衰落就是随着福利制度的实施。

1965年香港政府发布了第一个社会福利政策白皮书,标志着香港开始逐步迈向福利社会。一开始还是一些扶困救弱政策,到了二十世纪,已经发展成为包括住房、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全面性的社会福利制度了。

在七十年代逃港潮时,香港人上街阻止港警遣返大陆难民时,香港还未进入福利社会陷阱,仅仅在三十多年后,香港人已经禁止大陆人赴港产子,禁止大陆人去香港买房,更不可能允许大陆人随便在香港工作、定居。

香港户口的难度可比北京户口的难度还要高。而香港社会为什么会成为排外的社会,当然与福利制度息息相关。

在香港工作的菲佣,是无法享受香港本地的各项福利制度的,只能象内地的农民工一样,象候鸟一样飞来飞去。

而香港历次政治运动中,排外就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主题之一了。

如果香港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能有深圳什么事吗?

再来看看台湾。

台湾本土劳动力不够,也有引进外劳,但外劳依然不能象台湾人一样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而对于大陆人来台工作,台湾基本上是全民排斥的。

两岸服贸合约谈判完成时,台湾的林飞帆用于鼓动舆论参与反对的主要观点就是,如果开放大陆人来台工作,他们会抢我们的工作,他们会占用我们的社会福利资源。

为什么不排外?当然要排。

要知道,台湾人是将台湾的福利制度特别是医疗福利当作台湾之光在宣传的。台湾不但排外,就连在外工作的台湾人回台湾享受医疗福利,台湾媒体也是经常批判。毕竟,你多用一份,我就少用一份。

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少一个人吃,我就可能吃的更多一点。

这两个地方,还是小动静,我接下来讲两个动静大一点的。

英国脱欧,算是大事件了吧。英国人为什么要脱欧呢?

两大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英国头上多了个欧盟政府,而欧盟政府是要将英国的钱花到希腊这些福利制度破产的地方去的,第二大原因就是,大量涌入英国的东欧南欧打工者,对当地的就业和福利制度形成了冲击。

简单地说,就是英国人不想把赚的钱分给欧盟其他穷国,同时也讨厌穷国的人跑来英国工作,要福利。

欧盟试图建立劳动力统一市场的计划破产了,失去了英国,欧盟就倒了半边天了。

说到底,是欧盟的福利制度和英国的福利制度导致了各国必将闭关自守,关起门来过小日子,我的钱凭什么和别人分呀。

英国脱欧只是欧洲右翼势力崛起的一个标志而已。

法国的勒庞为代表的欧洲右翼政党正在迅速崛起,要求搞经济民族主义,消灭欧盟,重建国界,阻止人口自由流动,全面反对欧盟一体化,反对全球化的声音越来越大。

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福利制度导致的政治冲突让全球瞩目!

美国有上千万的所谓非法移民,他们的小孩不能上公办学校,不敢生病,更不存在什么养老金了,就是到异国他乡打工的黑工,什么福利都没有,和中国的农民工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拜登要搞自由迁徙,允许老墨跑美国来,因为民主党可以通过福利制度引诱这些人的选票,拜登一上台,就将1100万所谓非法移民转正,这样这些移民就可以吃到美国的福利了。民主党的选票可能就更稳一点了。

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因为只要这些移民转为正式国民,他们就成了美国福利集体所有制的一员,那他们也会倾向于排外,减少外来的移民。

川普建墙,可是有上亿美国人支持的。民主党里的坚持要搞欧式福利的桑德斯,他可是反对移民的,也得到无数拥趸。

有数据显示,川普是史上得到最多少数族裔的共和党总统,而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不削减福利的同时,阻止新的移民。这深得少族族裔的欢心。我都吃不够了,还要再放人进来吃,不行,我反对。

讽刺不?一个以移民为主构成的国家,现在却快成为了要以建边境墙这种极端手段的反移民的社会

原因无他,就是福利制度造成的。

当然,中国人也一样排外。

去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结果是什么,骂声一片。

其中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他们可以参与中国的社会保险,老外要和咱中国人在一个大锅饭吃饭了,这怎么可以?

法案到了这个地步,还能被收回去,也是极其罕见的。

有没有实施福利制度但同时保持人口流动相对自由的地方呢?当然有。

比如新加坡。

外来劳工有一百多万,占到本地人口的四分之一了,那新加坡是怎么处理的呢?不给福利嘛。

就是让你来工作的,福利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如果要买房,那只能买圣淘沙这种超级地段的房子,别的地方,你老外就别想了。

中东国家,也有几个国家有大量的外来劳工,当地福利水平很好,但与你这些外来劳工没关系。

当然,我们可以接受去科威特、沙特打工不享受当地的福利,但我们不能接受去北京打工却当作外人。

其实本质是一回事,都是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当地有集体所有制福利,你没有资格拿罢了。

但即使这样,允许外国人大量来本国工作,大量颁发工作签证,也让这些国家的经济保持较高的活力,让工作者和本地人都双双受益。

新加坡请个菲佣,才三四千人民币,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可比北京人高多了,但他们可以请到廉价保姆,还是世界品牌的,这当然帮助本地人提升了生活品质,也为菲律宾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如果不让他们来,菲佣在菲律宾只有不到2000人民币的收入。当然也帮助了他们。

世界已经被集体所有制福利带来的户籍(国籍)制度划分的七零八落了,劳动力市场基本上是完全被割裂的。

而劳动力是最重要的资源,这个资源是不自由时,市场当然会出问题。想想改开前中国就知道了。

福利制度不仅仅让全世界劳动力市场相互封闭,还有更加惨烈的后果。

福利制度其实是一种批量制造穷人,同时批量伤害穷人的一种制度。

如何批量制造穷人

只要有福利制度,就一定有办法制造出大量的穷人

这个世界上,要说制造穷人的本事哪里最牛,那得说德国了。

德国政府是一个奉行“自由市场”的政府,当然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政府。

作为最早开始执行福利制度的国家,德国的慈善事业做的那是“又好又大”。而且德国政府的理念先进,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如果让公务员去做,那可能会滋生腐败,因为谁能拿到补贴,得由官员说了算,这太危险了。

我们交给市场吧。德国的救助产业外包给了私人。

于是德国拥有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慈善产业,从业者多达数百万。

德国福利制度下的社会救助产业从业人员多达200万,相当于德国汽车、建筑、采矿、钢铁等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总和。

德国最大的企业也不是大众、奔驰、西门子或者拜耳,而是一家名为明爱会的天主教救助组织,旗下雇员总数超过50万人,其主要竞争对手,新教社会福利会雇员总数超过45万人。

这些慈善企业拥有10万个“分支机构”——相当于德国所有肉铺、面包店、药店和加油站数量的总和。

怎么样,德国先进不?

这叫扶贫事业产业化,扶贫工作长期化,扶贫业务永久化。

私营机构的效率那和公务员体系相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让我找穷人,木有问题,要多少有多少?没有这么多,没事,我们可以创造穷人。

公民获得福利救助是宪法赋予的权利。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救助金木有上限,只要有穷人,就一定要救。

救助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穷人,只要找到穷人,那就可以向政府去要钱。这个工作不要太爽,找穷人,那还不容易?

德国规定,收入低于60%的德国人就是穷人。

这是个超级SB的设计。

这种标准,就让穷人的资源永不枯竭。救助机构有如天助,成天上街到处去找穷人去。

看到这一幕,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想到中国。

尚义县中医院下乡专拉五保户、低保户刷医保卡住院,在尚义县并不是什么秘密。一名专门替该院“下乡搬人”的女子告诉新京报记者,“已经搬了一年多,下面的村全搬,全管”。在尚义县中医院,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住院楼内的住院治疗的很多老人,不是五保户,就是低保户,他们几乎都是被医院的人主动拉来住院的,“说我们不用自己花钱”。 新京报记者经过多日跟踪调查发现,这家具有医保报销资质的医院,以免费接送、免费检查、免费治疗为由,诱导五保户、低保户住院治疗,诊疗过程中存在疑似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等行为,涉嫌套取国家医保资金。

德国的救助机构也是这么玩的,满大街那个找啊,找客户嘛,总是需要努力的。

在救助机构的努力下,德国统一以来,有学习障碍的人增长66%,精神疾病人数增长130%,95%的德国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成为社会救助机构的顾客,许多人一生下来就是他的顾客。

怎么样,成果斐然吧!

德国救助机构还有很多骚操作,如果小孩在学校比较顽皮,学习成绩不太好,那好,就定一个学习障碍吧,算是一种病,接近于残疾了,政府应该救助,应该补贴。

然后再把小孩送到救助学校去,从此这个小孩就贴上标签了,有病。他的未来,你也可以想象。

骚操作还有很多,再比如:

救助机构要帮失业者找工作,怎么找呢?救助机构自己搞个衣物申领点,组织失业工人来清洗整理人们捐赠的衣服,整理好了,拉出去粉碎了。

这种无用功做的有意义吗?有!

因为救助机构因为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可以拿到政府补贴。

发现没有,穷人成为救助机构豢养的宠物,生活舒适不?当然。

德国福利制度规定,单身失业者领取住房救济金的最低标准是45平方米。结果,这些人的住房面积比德国人均住房面积还要多2平方米。

在德国穷人的家庭里,微波炉、游戏机、智能电话、计算机、大屏幕液晶电视,应有尽有。令人印象深刻是:德国穷人是新潮电子产品的最早消费者。对最新型号的手机、硬盘摄像机、DVD播放机等最新科技产品,他们都比有钱人更热爱。

19世纪末,由德国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是:一家之主的男人,每星期3马克;作为配偶的女性,每星期2.5马克。然后,最低生活保障的清单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丰富。到1970年代,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都进了最低生活保障清单。

到1985年,清单已成厚厚一大本。德国人果然精确严谨,清单中赫然可见下列内容:150克腌黄瓜(未经切片);100克家庭装冰淇淋,皮克勒侯爵风味;一张双程火车票,二等车厢,30公里。

生活在德国,主动成为穷人,就是很多人的选择。

在德国,夫妇二人失业在家,有两个孩子,那么,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每个月有2000欧元,足够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如果父亲不想吃救济,想要出去工作自力更生,那么,至少每小时挣到10欧元才能达到原有吃救济的水平。

问题在于,既然失业比工作挣得更多,为什么要去工作呢?

被豢养后的德国穷人,确实是生活舒适,但也失去了生活的斗志。宠物狗嘛,哪里还能有野性。

有记者采访一家皮划艇俱乐部,发现在那里挥汗训练的都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俱乐部的会费不是问题。俱乐部很愿意向穷人家的孩子提供免费待遇和补贴。

问题在于,皮划艇运动对人的刻苦和遵守纪律要求很高。一个人缺席迟到,其他人就都要等着。一个人在训练中违反指令,可能导致船只倾覆和人员受伤。参加皮划艇训练,运动员必须全神贯注、严格执行指令。

对不起,我穷,我吃不了这样的苦。

不仅体育运动,音乐演奏、社区活动、教堂合唱团等类似组织中,都难以看到下层阶级的身影。按说,失业者有大量闲暇,参加这些社会活动也不需要什么钱,他们本来应该乐于参加这些活动以打发时间。

但是,由于脱离工作,下层阶级的人对社会生活也就漠不关心,时间一长,他们干脆失去了参与社会的能力,主动与他人隔离。

有人说,德国是民主社会,为什么不通过选票推翻这一切呢?

60%的人纳入这个体系,你选票拼的过他们吗?

社会救助产业直接从业人员200万,加上家属和上下游产业,德国至少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直接间接靠福利制度谋生赚钱。

他们可不是软弱涣散的被救助对象,他们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都有选票,有能力且有意愿影响政策。

直接在社会救助企业中兼任高层职位的议员,占议员总数的35%,比例比执政党还要高,是议会最大党。

又有人说了,德国福利这么好,但德国经济可不差,是欧盟第一大强国,说是福利制度没有给德国带来伤害。

这种思维方式太常见了。

德国的普通工作者,四千欧的收入到手只有2500欧,其实生活的也是很一般。除去房租、基本开销,也是所剩无几。

网上这两年,不少德吹和德黑都在相互辩论,主题就是德国人生活到底好不好。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有几百年财富累积,甚至是全世界人才最为集中的国家,现在沦落到需要和中国人比生活水平的地步,这不可悲吗?

经济学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要看到看不见的,没有德国福利制度,德国人的生活要不知道比现在好多少倍。只搞了几十年半拉子市场经济的中国人,应该趴在地上仰望德国人的生活才对。

制造穷人的事,在全世界多如牛毛,美国七千万人拥有医疗白卡,也就是贫困证明,可以不花钱治病。美国医疗这么贵,我宁愿少工作,少赚钱,那也得去领一张啊。

有被他人豢养的机会,总是不缺巨婴的。

接下来我们谈,如何批量伤害穷人。

2

如何批量伤害穷人

福利制度其实伤害最深的就是穷人了

有人说,福利制度再不好,他总是帮助了穷人的,否则穷人会上不起学,就不了医。

错了,我要告诉你,福利制度、补贴制度伤害最多的就是穷人。

德国被豢养的穷人,他们失去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只不过他们没有认识到。

而世界上普遍实施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实质上也是伤害穷人。

对大学学费进行补贴,是帮助穷人吗?

穷人的小孩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大多数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你到大学里看看,读大学的有多少是最穷的人?

但穷人要不要交税呢?当然也要交。

这个税用来补贴大学教育,你说,这是不是穷人在补贴富人呢?

有人天天说,中国应该搞高速公路免费。

这是穷人吗?你有车,你才希望高速公路免费。

穷人有吗?如果高速免费,那就是税收补贴维护和建设费用,穷人的税是不是用来补贴有车的人了?

养老保险是帮助穷人吗?

穷人活的长,还是富人活的长?

云南人平均寿命才六十几,如果去除城市人,平均寿命可能就六十出头吧。

你让他们交一辈子的五险一金,他们能用上吗?谁活的长呢?中产。

收入高的人才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才活的更长。

让穷人交一辈子养老金给中产使用,你过意的去吗?

东莞当地的社会保险盈余三千亿,谁交的?给谁用的?打工者交的,主要的使用者是占当地总人口不足四分之一的当地有钱居民用的。

医疗保险是帮助穷人吗?

真有大病了,要花三十万,报销七成,自付三成。穷人拿不出这三成,他就算了,不治好了。

但中产呢?他们拿的出。那报销七成的钱大部分被谁用了呢?还不是中产吗?

但中产和穷人每月交的医保金是不是一样多的。

是谁在剥夺谁呢?

搞那么多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是给穷人住的吗?

到北京看下最大的经适房小区天通苑吧,豪车如云。

建设时,大多就是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地产商心里明镜似的。

这个建设的费用,北京的打工者,北京的穷人没有承担吗?

有人又说了,干脆医疗费全免吧,所有人一视同仁。

公办医疗再加上全免费,这叫什么呢? 全面消灭价格,在这个领域实施彻底的计划经济,实施彻底的供给制。

那你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来:“我希望重返计划经济,我希望重返公有制”。

既然医疗这么搞对老百姓好,没有道理住房这么搞就不好,也没有道理吃饭这么搞就不好。只有医疗好。

这逻辑不通嘛。你不过要的就是重回六十年代,搞大食堂,搞人民公社十六包嘛。

危害是什么呢?

价格都没有了,指导生产的信号都消失了,哪里还有供应的存在呢?

要不就是排长队,要不就是超低品质的服务。

全民免费说的就是,来吧,互相伤害,我不好,你也别想好,大家一起死吧。

福利制度下,政府必须给到大多数民众一个幻觉,那就是我得到的比我付出的多,否则福利制度无法长期维持。

排外是一种方法,就是让外来工作人员为本地人贡献福利,但他们无法享受福利。

增值税是一种方法,通过间接税让少数的企业承担税赋。

关税是一种方法,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有商场里的卖价,无法感知到自己的付出;

全民普遍福利是一种方法,因为身边的人普遍贫穷,那也无法感知到自己的失去,国营工厂的职工们至今还在怀念当年的福利,却感受不到他们失去。

公司代扣税也是一种方法,钱到你手上时,税已经扣除了,这和你直接丢失这个比例的钱的痛苦感完全不一样。

在全民福利制度下面,受损的是所有人,因为资本被消灭,市场被扭曲,所有人的生活都因此更糟糕。

这个世界上,制造和伤害穷人的恰恰是要帮助穷人的福利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开始学习:

已更新书籍:米塞斯《奥派六课》,米塞斯《民族、国家与经济》,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正在更新,图洛克《官僚体制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