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浅析闲置农业用地开发利用路径
编者注: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数逐年递增,导致农村的闲置农用地增多,田地无人耕种、缺乏管理,浪费土地资源,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对闲置农用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提高粮食产量以及土地的利用率,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闲置农用地带来的影响
①浪费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人地矛盾突出。然而,全国各地耕地抛荒或半抛荒的现象随处可见,浪费土地资源,有些地方即使处于耕种状态,但土地资源利用率低。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虽然播种面积逐步增加,但仍然没有恢复到理想的水平。
②影响粮食安全
农用地闲置将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由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粮食减产。同时,在诸多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土地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变量,在技术和资本都不能替代土地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粮食用地的基本稳定,做到减少或者避免农用地闲置。
③影响土地质量
闲置农用地长期无人耕种管理,将导致水土有机质的流失,造成有机质流失、土壤酸化、碱化或沙化、肥力下降,使农用地的自然生产力锐减,导致复种指数降低或不能种植。与此同时,还对周边非闲置农用地造成严重影响,破坏生态环境,引起耕地质量下降,加快土地质量的恶化。
④阻碍经济发展
闲置农用地增多,不仅会减少人均的耕地面积,还会加剧人地矛盾问题,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违背。此外,农作物种植减产、粗放的经营方式,降低了农业生产总值,导致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位置。
⑤引起经济纠纷
农用地长期闲置,农民不仅有可能面临土地被收回的问题,还有可能引起土地纠纷。如果是村集体的农用地,村里其他人占用了土地,不仅难以收回土地使用权,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利益关系问题,不利于乡村经济稳定发展。
二、如何推进闲置农用地开发利用
①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闲置农用地流转
应加强对闲置农用地的管理和流转,可设立农用地闲置流转市场,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交易平台,结合“百千万工程”政策福利,创新多样流转模式促进土地流转。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保流转过程公平、公正,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程序。推动优质农用地流转至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还可以制定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做好全域土地整治综合整治工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变以往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通过“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等综合措施,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促进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多元目标实现,是新时期更高水平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可以改变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有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因此,根据农村土地的规划与要求,对闲置农用地进行有效地整理与改造,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此外,还可对农村用地进行复垦或者开发,对闲置土地进行充分利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③落实好惠农政策
加强农村地区的组织领导,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落实好水稻良种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另外,取消闲置耕地的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对认定为闲置的耕地,取消补贴奖励,遏制农民抛荒耕地。还可以支持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④完善信息化管理
建立农用地闲置监测和管理系统,运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农用地的利用状况和变化趋势。制定闲置农用地管理的指标体系,监测和评估农用地的利用状况。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⑤强化基层责任意识
明确基层工作人员责任,与年度考核和奖惩相挂钩,对因工作不力造成农用地闲置达到一定面积的,可以适当给予惩罚。同时,奖励遏制农用地闲置工作突出的地区和个人,奖励形式以增加技术培训、机械设备、农业资源等物质奖励为主,辅以资金奖励,建立长效机制,减少农用地闲置面积。
总结
做好农村闲置农业用地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而且政府应给予有效引导、重视宣传、落实农业政策,促进农村闲置土地的充分利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高效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