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报告指出,去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已超过了32万家,全国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10.8%。在这背后,本土与外资便利店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便利店行业也面临着来自线上零售、折扣店以及会员仓储店等新兴业态的挑战。

中国便利店市场上,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以7-Eleven为代表的外资便利店品牌凭借其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成熟的运营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在一二线城市占据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如美宜佳、天福等本土便利店品牌,则依托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灵活的本地化策略,迅速崛起,门店数量已超过外资便利店,成为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资便利店进入中国市场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促进了中国零售行业的升级,引入了现代化的零售理念和管理模式,如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和客户服务标准,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24小时营业、即时食品和便捷服务的提供,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满足了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对于便利性和时效性的需求。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外资便利店进行了多方面的本土化调整,包括引入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商品、调整门店设计以融入当地文化和习俗,以及拓展数字化服务。

外资便利店品牌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2024年公布的报告,全家 Family Mart门店数量达2707家,7-Eleven门店数量达3906家,罗森门店数量达6330家。

中国第一大外资便利店:罗森(LAWSON)秉承“我们让共同生活的城市变得更美好”的企业理念,努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便利、放心的商品和服务。为了满足各地区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致力于打造“千店千面”,进行细分化和差异化的供应链布局。其前身始创于二十世纪30年代末,当时叫“罗森的牛奶屋”,直到50年代末才开启便利店模式,70年代在日本开店,90年代在中国上海开店,如今在华已进入125个城市。去年,中国罗森营业额超过142亿,同比增长1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本土便利店品牌的不断壮大,部分城市的便利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线城市中,外资便利店的高密度布局与本土便利店的快速扩张形成了直接对抗。而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本土便利店则凭借对下沉市场的深耕细作,实现了更广泛的覆盖和更深入的渗透,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便利店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并存的关键时期。本土与外资品牌之间的较量,下沉市场的广阔前景,以及来自线上零售和新型业态的挑战,共同构成了当前便利店行业的复杂格局。未来,便利店品牌需要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持续推动行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