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刚刚宣布,在进行了9个月的反补贴调查后,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最高税率可达近38%。

就在当天,中国的反击打响——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于本月18日就欧盟相关的白兰地反倾销案召开听证会。

欧盟最终宣布,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最终宣布,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虽然中方已经吹响“反击的号角”,但靴子最终能否落地,还得看中欧接下来怎么谈:毕竟欧洲这次征收的是“临时反补贴税”,而距离中方的听证会还有两周时间。实际上,就在上个月,中欧双方便达成了一致,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

根据欧洲方面的数据,过去三年,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在欧盟的市场份额从3%一路攀升至20%以上,欧洲传统车企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距离中方的听证会还有两周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离中方的听证会还有两周时间】

在这种背景下,去年10月,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理由是中国电动车企获得的国家补贴,“不公平地削弱了”欧洲车企的利益。

当然,欧盟此举也有在乌克兰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的考量。

调查持续期间,中方也有所行动。今年1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6月,中方宣布对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两项反补贴调查,为我们如今的行动提前做好了铺垫。

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

5月,美国先行一步,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车、半导体、光伏、医疗设备等产品加征关税,最高税率可达100%。与此同时,美国开始向欧盟方面施加压力,要求布鲁塞尔尽快做出行动。

上个月12日,也就是美国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的3周后,欧盟方面宣布,从今年7月4日开始,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7%到38%的临时关税。

在此基础上,反补贴调查将继续持续到今年11月2日,如果调查结果确认存在补贴情况,那么欧盟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正式关税,为期5年。

美国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车、光伏、医疗设备等产品加征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车、光伏、医疗设备等产品加征关税

随后,就在中方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启动反倾销调查后,德国副总理哈贝克于6月下旬访华,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讨论。与此同时,中欧也启动了相关磋商。

当时《环球时报》曾援引一位专家的话表示,中方希望能看到的最好结果,是在7月4日前取消加征关税的决定。

但很遗憾,冯德莱恩以及欧盟并没有这么做。当地时间7月4日,也就是北京时间7月5日,临时反补贴税开始加征,一些车企已经提前警告欧洲消费者,如果有购车需要,最好赶紧下单。

总的来说,目前中欧都是高高抬起了大棒:欧洲的大棒落到一半了,还有4个月就要砸到底了;而与此同时,我们的大棒也开始往下落了。不过还是那句话,倒计时4个月,中欧还是有机会挽回一切的。

一些车企已经提前警告欧洲消费者,如果有购车需要,最好赶紧下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车企已经提前警告欧洲消费者,如果有购车需要,最好赶紧下单

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中欧大概率会举行多轮密集的谈判,因为双方都不希望最坏的情况发生。

不久前,负责中欧反倾销磋商的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就曾表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谈判正在进行,实际上,如果能够出现互利共赢,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还是能够实现不征收关税的目标。”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也指出,中欧双方已经就关税问题举行了多轮的技术层面磋商。希望欧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展现诚意,尽快推进相关磋商。

不难发现,同样是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美国那边似乎毫无商量的余地:美国财长耶伦4月来了趟中国,放出了一些口风,下个月拜登政府直接就宣布了;而欧盟这边,我们则是有很大的处理空间,双方还有专门磋商的机制。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

这是因为一方面,欧盟加关税、反倾销税比美国难多了,因为美国是自己说得算,而欧盟得大家同意才能加税,所以内部阻力是很大的:对华电动车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件事,法国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而与之相对的,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有巨大份额的德国人,就非常反对欧盟这么做。

另一方面,归根结底来说,与美国不同,欧盟不是中国的战略竞争对手,或者叫“系统性对手”。中欧之间没有什么无法调和的根本性矛盾,即使俄乌冲突的持续给中欧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对于欧洲来说,中国仍是发展的机遇,仍是合作的伙伴,这点是没有变的。

在整体局面依然可控的情况下,不应该让少数几个局部性问题发展成全局性矛盾。及时控制住双边关系存在的风险,不要让一些外部势力的煽风点火影响到中欧关系的正常发展,是接下来4个月,乃至未来几年双方需要持续发力的重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