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公元1678年,纳兰性德24岁,距离人生结束还有7年。此前,妻子卢氏刚刚因难产去世,纳兰悲痛不已,作《青衫湿》《沁园春》悼亡。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
从《沁园春》所注的序跋中,就能看出纳兰和妻子卢氏感情之深。妻温厚,不擅诗,亦有所云,当为纳兰思之入梦,自云尔。
妻子亡故后第二年3月,纳兰委托好友顾贞观替自己整理词集,取南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句,辑成《饮水词》。
时人有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这本词集的影响力,或者说,当时的人们也都知道,纳兰性德过得不开心,很不开心。
但如鱼饮水,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入值宫禁的成年人,许多事要学会自己默默吞吐,这个世界向来残酷。
对于纳兰性德而言,此时他还未老去,但已经不再年轻。
数月后,纳兰再念亡妻,作《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可原本,他与卢氏能结连理,不过是其父明珠与两广总督卢兴祖合谋的政治联姻,这段感情仅仅是壮大家族势力的牺牲品。
因此,纳兰一开始也很排斥卢氏,加上初恋的表妹新亡,这一切都让他难以接受。
幸好、幸好,卢氏温婉,贤惠端庄,虽不通诗墨,但每每纳兰伏案温书时,她便在一旁安静地焚香煮茶,偶尔回眸对视,浅浅一笑。
久而久之,纳兰对卢氏的感情有所改观,甚至产生依赖,因为有些苦不足为外人道,只有这个枕边人能听他絮絮叨叨。春日午后,酒醒,两人便一起猜书泼茶,岁月清浅,时光漫漫。
然而这一切,也随着卢氏的亡故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无边的寂寥。
02.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成书时,和珅曾将此书献于乾隆,乾隆帝阅后爱不释手,曰:此盖为明珠家作也!
而纳兰性德便是那个“贾宝玉”。
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2月12日,大学士明珠得子,取名成德,字容若,后因讳太子保成改名性德,取“幸得”之意。
“纳兰”是汉化后的姓氏,谐“那拉”,出叶赫那拉氏,所以明珠不叫“纳兰明珠”。
原本,明珠的始祖是蒙古人,姓土默特,为“金三十一姓”之一。后来,土默特灭那拉部,占其领土后改姓,并举族迁往叶赫河岸,建叶赫国。至纳兰性德高祖金台吉时,叶赫国被努尔哈赤所灭,金台吉的妹妹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太极。
再后来,明珠娶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成为了努尔哈赤的孙女婿,属皇亲国戚,论辈分为康熙帝的堂姑父,因此明珠得重用,曾权倾朝野。
纳兰性德工文擅武,几岁时就开始学骑射,17岁入国子监,18岁中举人,19岁成为贡生,但因病错过殿试。
这期间,纳兰的表妹因父母双亡从江南来到明珠府,与纳兰一起读书,当时他表妹只有14岁,纳兰长她两岁。
纳兰表妹因生在烟雨之地,清秀貌美,碧玉成诗,两个人心有灵犀,很快坠入爱河,梦一场天荒地老。
然而,有些人遇见是缘定今生,有些人遇见,则是在劫难逃。
纳兰表妹16岁时被选为秀女,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高墙门禁,天各一方。纳兰因思扮成僧侣,随众僧入宫做法事,曾远远地看过表妹一眼,遗憾的是,这一次遥望竟成了永别。
不久后,纳兰表妹吞金殉情,留给了纳兰容若无尽的伤痛,纳兰曾在《画堂春》中写: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03.
公元1674年,明珠势微,便主动寻求与两广总督卢兴祖联姻,因此卢氏嫁与纳兰,结秦晋之好。当时,卢氏18岁,纳兰及冠。
次年,康熙立储,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纳兰改名性德。随后,纳兰补殿试,以二甲第七名登科,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
是年,王辅臣、耿精忠相继投降,康熙帝出巡昌平,纳兰护从,并结识了顾贞观。
公元1677年春,康熙帝至南苑围猎,诸臣随行,纳兰升二等侍卫,护其左右。这一年5月,卢氏产子海亮,不幸感染风寒,未月而逝。
在卢氏的墓志铭中,记有这样一段话:
“容若身居华阀,达类前修。青眼难期,红尘寡合。夫人境非挽鹿,自契同心;遇擘游鱼,岂殊比目。抗情尘表,则视有浮云;抚操闺中,则志存流水。于其没也,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纳兰出名门,才华横溢,却被深锁官场,难寻志同道合之人。他渴望风花雪月,自由自在,也许在这个世上,卢氏是唯一懂他的人,然而她却去了。
这样的孤独与伤痛无法用语言形容,一人不在,满城空。
正如纳兰在《浣溪沙》中所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此后几年,纳兰一直郁郁寡欢,好友顾贞观怕他忧结成疾,就把江南才女沈宛介绍给他,希望能稀释掉纳兰心中的愁思。
沈宛被纳兰的深情所感动,而纳兰同样很欣赏沈宛的才情,因此这是一段近乎于完美的爱恋。
相识一年后,纳兰将沈宛接至京城,在德胜门内置宅,并有意纳沈宛为妾。奈何,沈宛是汉家女,明珠和母亲都不同意,可此时沈宛已经有孕在身,无奈之下只得返回江南,因此作《朝玉阶·秋月有感》: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
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沈宛离开后,纳兰一直在陪康熙巡边,他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也逃不脱命运的桎梏。他笔下的《长相思》就是作于此间: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因思念沈宛,纳兰又作《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此时,纳兰容若的时日已经无多,更因郁结抱病在身,不得不卧榻休养。
04.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这首《木兰花》是写给友人的,有注“拟古决绝词,柬友”,实际上也是借唐玄宗与杨玉环来抒发对感情的无奈。
公元1685年,纳兰升任一等侍卫,随康熙帝巡幸畿甸,不久后因病归京。是年暮春,纳兰在病床上与友人聚饮,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于5月30日溘然长逝,终年31岁。
他死后,沈宛落发为尼,遁入空门,留遗腹子。
纵观纳兰性德这一生,如笼中鸟、瓮中雀,虽身在豪门却不得自由,他喜好风雅,偏偏授以武职,事事违愿。尤其是三段感情,均不得善终,让他笔下的诗词充满了悲凉。
不读纳兰词,不知人生何苦;深读纳兰词,方觉众生皆苦。
这大千世界,浮生乱象,又有几人能真正得到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过一生呢!
纳兰才华横绝,被誉为“清词三大家”,与陈维崧、朱彝尊齐名,后人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奈何命运多舛,错生侯门,这不由让人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皆是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