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科蒂中国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旻加入上海家化
据报道,科蒂中国前总经理陈旻(Kevin Chen)就任上海家化美妆事业部总经理。
去年5月,科蒂集团官宣陈旻担任中国区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职,正式成为科蒂中国首位华人“一把手”。此前,陈旻已在欧莱雅工作近十年。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2012年,陈旻加入欧莱雅中国,担任高档化妆品部零售总经理,负责当时欧莱雅旗下所有高端品牌的零售管理、客户关系和运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2014年,陈旻加入欧莱雅活性健康化妆品部(现皮肤科学美容部),对以薇姿、理肤泉、修丽可组成的专业科学护肤品类业务单元进行转型,建立起多渠道业务模式,使得活性健康化妆品部连续两年强势增长,并成为了欧莱雅中国的重要增长点。两年后,陈旻晋升为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兼活性健康化妆品部总经理,领导了多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与创新发展。
此番加入上海家化,被寄予厚望。因为,上海家化一直处于多变期,备受关注。据公开信息显示,过去十年间上海家化营收从53.35亿元增长到超过70亿元,但近年来,增长情况似乎并不乐观,2021年营收76.46亿元,2022年营收71.06亿元,去年营收跌至65.98亿元,同比下降7.16%。
2024年一季度,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19.05亿元,同比降低3.8%,主要由于海外业务下滑致使整体收入承压;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加11.2%。虽然业绩开始逐步从疫情中抬头,但上海家化已然丢失了行业老大的宝座,其业绩表现在2023年被连年增长的珀莱雅超越。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上海家化的压力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上海家化的人事变动也比较频繁,这与其持续优化组织架构、推进战略转型有关。今年5月,上海家化发布公告,宣布聘任林小海为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原董事长潘秋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相关职务。
据了解,新任董事长林小海出身宝洁,曾任阿里巴巴副总裁、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CEO,拥有30年的快消品行业营销、管理经验。而新加入的陈旻同样具有丰富的快消品从业经验,他能否担起上海家化美妆事业焕新崛起的重任,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上海家化美妆事业如今面临的关键问题不仅仅是成功聘任了一个具有丰富行业实战经验的职业经理人那么简单,更复杂的可能是如何给到能否充分释放出职业经理人能力的环境和体制,以及“新人”和“内部老人”的相互配合协作、齐头并进等。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不过,我们仍然非常期待上海家化的美妆事业能再上一层楼!
相宜本草总裁俞巍已离职
7月2日,A股上市公司“均瑶健康”在关于总经理工作变动暨聘任总经理的公告中指出,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同意聘任俞巍担任公司总经理。
此前,俞巍任相宜本草总裁。据相关信息显示,俞巍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职务,并于2024年6月底离开相宜本草。
另据“均瑶健康”公告附件,俞巍于1978年7月出生,美国杜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历任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全球合伙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CMO、首席数据营销官CDO、兼漳州片仔癀上海家化口腔护理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兼总裁。
随着俞巍从相宜本草离职,有关相宜本草的上市话题再被关注。自2020年以来,至少有超过30家美妆企业成功IPO上市,其中,2023年全年,中国本土美妆成功IPO上市的企业就有8家。但相宜本草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至今无果。这是始终摆在相宜本草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觅光的联合创始人已离职
近日,美容仪品牌AMIRO觅光出现了重大人事变动与经营挑战。据媒体报道,该公司员工数量从700人骤降至不足300人,同时确认其联合创始人、首席财务官(CFO)金昶已离职。一时之间,关于觅光的负面消息接踵而至,更有传言说觅光已经破产。
尽管觅光否认了破产传闻,并表示“无任何经营问题”。但有接近觅光的相关人士向财联社透露,“的确存在员工优化的情况,但具体人数并不愿意透露”。自去年起,觅光就已陷入裁员泥淖,此次更是面临大规模人员缩减,员工面临降薪休假或低额赔偿的选择。
曾于2021至2023年实现GMV从4亿增长到40亿的觅光,似乎正处至暗时刻。如今出现这样的境况,究其原因,大致归结于三点:一是太依赖于网红流量模式,二是产品质量安全堪忧,三是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专业科学,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和严格。
其中,觅光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频繁爆发。仅在黑猫投诉平台,针对觅光的投诉记录接近400条,涵盖了产品质量缺陷、虚假宣传以及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多个方面。另有消费者反映,花费数千元购买的觅光美容仪使用后造成了皮肤损伤,甚至毁容,而品牌方对此置之不理。还有消费者指出,美容仪的质量堪忧,购买不久即出现故障,如破裂或漏电,这些问题暴露出品牌在品控方面的严重疏忽。
除此以外,国家药监局更新的新规也对觅光打击颇大。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更新《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将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列为三类医疗器械,自2024年4月1日起,未经注册不得生产和销售。众多美容仪品牌,包括觅光,都尚未获取相应资质。新法规下,品牌匆忙撤下射频产品。
据企查查数据,2024年上半年美容仪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锐减,第二季度仅新增60家,同比2023年第二季度下降67.57%,可见该行业受新规影响显著收缩。
有观点认为,作为网红经济下的宠儿,觅光曾凭借营销策略风光无限,却忽视了产品品质与技术创新的根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纯依赖营销噱头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终将面临考验。所以,对于美妆美容行业来说,如何始终恪守产品质量安全与如何通过技术研发增强产品能力,才是一个根本性的大问题。
丸美股份董事长之子接掌恋火总经理职位
今年6月,丸美股份旗下广州恋火化妆品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王玉莹辞去该公司的经理职务,由孙云起接任。
孙云起生于1995年,是丸美股份董事长孙怀庆的儿子。公开信息显示,孙云起从2019年加入丸美股份,曾任主管、部长,公司董事、总裁助理,丸美股份广州分公司负责人,娱丸营销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多个职位。不过在2023年8月,孙云起曾因个人原因为由辞任丸美股份董事职务,一并辞去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此次孙云起接手恋火,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丸美股份二代接班的征兆。
另外,该人事变动,也似间接证实了坊间对王玉莹离开恋火的传闻。公开资料显示,其曾就职欧莱雅、雅诗兰黛。操盘过MAC、植村秀、欧莱雅等国际彩妆品牌,具有丰富一线经验。自2020年加入丸美,王玉莹历任丸美股份社交媒体部内容营销总监、恋火事业部市场总监、部长等职。在其操盘下,恋火营收从1500万元快速攀至6.4亿元,成为公司旗下最重要的增量品牌。
随着新兴品牌关键人物的离职,已经连续三年遭遇业绩停滞下滑阵痛的丸美股份,能否恢复增长之势?孙云起掌舵后的恋火能否持续增长?丸美股份业绩又怎么走、能否追回失去的3年?这些可能都是丸美股份需要面对的大问题。
雅诗兰黛首席财务官将于明年卸任,继任者将在未来几周内任命
7月12日,美国化妆品公司雅诗兰黛宣布,其首席财务官Tracey Travis将于2025年6月30日离职。公司已确定继任者,并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完成任命程序。
Tracey Travis自2012年起担任雅诗兰黛首席财务官,期间公司在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进展,并完成了对Tom Ford和Deciem等品牌的收购。
雅诗兰黛的市值在Travis任职期间有所增长。公司将继续关注市场动态,并根据需要调整业务策略。
但,仅仅从中国美妆市场角度而言,雅诗兰黛无疑正面临现实的挑战。随着国货美妆的崛起,雅诗兰黛等外资品牌如何在中国市场上赢得佳绩,也的确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Diptyque高层大变动
据Cosmetics Business报道,近日,法国沙龙香水品牌Diptyque将任命原品牌高级副总裁Laurence Semichon为品牌新的首席执行官,负责加快香水品牌的扩张计划,7月1日起生效。
Diptyque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该品牌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IFC)开设了一家小型门店,很快成为品牌销售额最高的门店。之后,Diptyque在中国扩张,2015年在上海恒隆广场开设了首家中国大陆旗舰店。截至2018年底,Diptyque的销量占到整个中国小众香水市场的1/4。Diptyque中国官网显示,在国内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共开设了32家线下门店。
在线上,Diptyque在微信、天猫、京东和抖音线上渠道都有开设店铺。Diptyque中国官网显示,Diptyque由曼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品牌在中国的运营。目前,Diptyque天猫旗舰店粉丝为106万。在小红书,Diptyque相关笔记达13万+,其中Diptyque的夏日之光、杜桑、肌肤之花、感官之水等香水被提及的最多,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香水香氛市场规模预计将在570亿美元至6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42亿元至4433亿元)之间,预计到2027年将超过792.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63亿元)。今年以来,科蒂、欧莱雅、开云集团等美妆、奢侈品巨头在香氛赛道动作频频。而高端、小众的香氛尤其受巨头们的青睐。
面临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时代机遇,香水香氛企业如何乘势而为,可能需要做的功课还真不少。至少,对于中国本土的香水香氛企业而言,如何迎头赶上,还是个大问题。
2024是美妆行业人事变动最为激烈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的前6个月中,30多个中外美妆企业发生了至少66起重要岗位变动,涉及全球和关键地区“一把手”、重要业务负责人、品牌负责人等多种职务变动类型。
根据未来迹FBeauty的报道,在普遍业绩承压的背景下,提振业务增长是中外美妆巨头们的当务之急。而行业的人事剧烈动荡,无疑是这样压力的直接体现。
未来迹FBeauty进一步梳理发现,欧莱雅系的高管或许是美容巨头们最爱“挖”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上半年的人员流动中,有欧莱雅经验的高管最为“吃香”,雅诗兰黛集团、LVMH、开云集团、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等大公司纷纷引入,Phlur、Biologique Recherche(宝黎研萃)等小众高端品牌也将拥有“欧莱雅经验”的人才纳入麾下。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上半年人事变动中,新上任的女性管理者就有17位,她们在欧莱雅、宝洁、丝芙兰、资生堂、香奈儿、欧舒丹等公司中任重要管理职位,也在一些小众品牌中如Marc-Antoine Barrois、Henry Rose等品牌公司中大放异彩。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是本土美妆集团的关键之年。半年内,上海家化、丸美股份、珀莱雅、华熙生物等上市公司均发生了人事变更。
毫无疑问,做业绩、有增长、能发展,是美妆企业们的共同课题。
(本文综合整理自包括但不限于《界面新闻》、金融界、新浪财经、未来迹FBeauty、化妆品财经在线等。图片来源:互联网。文图版权归著作权人。中国香妆融媒体发布本文只是为了传递更多的行业讯息之目的,不代表任何的投资或其他暗示,仅供信息参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