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来,身边被裁员的同事越来越多,大部分人还都是上有老小有小。

挺难的。

今年的这种经济状况,感觉比去年还要难,不知道是我个人的观察者偏差,还是确实如此。

大厂小厂纷纷裁员,对于很多人35岁、40岁的职场人来说,再找工作,真的是难上加难。

求职者多如牛毛,企业发展也不好,岗位竞争越发激烈不说,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也变得更加谨慎,35岁+的人被歧视的程度尤甚。

那么,30岁、40岁被裁员的人到底都去干嘛了呢?

1.自媒体。据说,小红书上“裁员离职赛道”已经是一片红海。我的同事老王员工是一名开发工程师,在职期间就运营着一个自媒体平台,教人使用Python,几年的时间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粉丝量。去年失业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媒体的运营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出了很多付费培训的视频,收益还不错,副业变成了主业。

2.卖保险。不得不说,虽然大环境不好,但是看看BOSS直聘上保险行业的招聘信息是真的多。身边有些朋友原来是做房产销售的,靠着前几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如今被裁员,直接转行卖起了保险。

3.轻创业。有的人被裁,靠着平时的一些技能和兴趣,开始了一些投入成本不高的“轻创业”。朋友小吴平时有做饭的习惯,上班的时候也是每天都自带午饭。这不年前被裁员,索性在小区摆摊卖起了早点和咖啡,虽然赚得不多,但也算是减轻了些待业期间的无收入焦虑。

4.跑网约车。上午裁员,下午就开始拉活了。35岁的老孙之前在公司干了有5年之久,由于公司降本增效,再加上自己最近家里的事情确实比较多,导致业绩成了部门垫底,这波裁员他是首当其冲。他说:“目前自己还不想重返职场,先开一段网约车过渡一下再说。”

每个被裁员的经历总是那么相似,但是被裁后的生活却各有各的不同。

不管是被裁后选择暂时躺平、观望机会也好,还是马不停蹄,积极寻找新出路也罢,对于当下的境遇,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和打算。

不管是35岁还是40岁,我们总归是要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遇到发展瓶颈,每个职业都有天花板。

我们与其思考裁员后去干什么?不如先考虑两个问题。

1.年龄天花板。所谓对年龄的要求,其实是有一定的行业属性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招聘要求35岁以下的,大部分都是互联网、电商之类的快节奏行业,但是有些行业却是越老越吃香。那么在被裁员之后,重新出发,就可以考虑除了薪资待遇等短期收获之外,这个行业或者这个岗位什么时候会出现“年龄天花板”。

2.终身学习观。信息化时代,知识技能加速更新,只有终生学习才能适应职场要求。突破年龄困局的有效途径就是升职,随着层级越高,年龄的天花板也会越来越高,甚至消失。但是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无法走升职线路,不妨试着走专家线路,成为稀缺人才,在职场也同样吃香。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与其呆在原地,不如先前进再说。

毕竟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本身就各有不同,也许走着走着,天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