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北方人能吃到东北珍珠米,早年河南人能到新疆摘棉花挣钱,最应该感谢全球气候变暖。
作为国家气象局的高级工程师,尹红对我国60多年来的气象数据很了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半个多世纪来也有自己的“小气候”变化。
而且持续性的变化,还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气象专家包括农业学家在内都知道一个事实,平均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多,对国内农作物种植相当有利。
简单来说就是,国内的温度带几十年来,在持续向北和向西移动。
黑龙江为何能成为国内粮仓?新疆为什么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超越长江和黄河流域,成为国内的棉花种植基地?
这背后的主导因素,都是由于温度带在移动。
尹红曾介绍过一个时间节点——1961年。其特殊之处在于,国内的气温和降水,正是从此时开始持续上升的。
根据历年气象数据显示,过去6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每10年的平均降雨量增加了5.1毫米。
气温同样也在上升,具体到不同的区域,北方和西部的升温,高于南方和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西北一带,每10年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36摄氏度。
在农业专家看来,温度升高意味着光照时长增多,农作物得到的热量更加充足。
温度带,即平均温度覆盖的不同区域的界线,在持续向北和西部移动,原先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随着温度逐步适宜,也就适合很多农作物生长了。
比方说两季水稻的种植区域,过去更偏向华南一带。随着温度带的北移,双季稻的种植区域和界线,几十年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
不光是水稻,北方的小麦,其种植区域界线,多年来也在向着纬度更高的北方推移。数据显示,小麦的适宜种植带,至少向北和向西推移了20公里到200公里。
这种变化,对国内传统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换言之,这就好比粮食借助气候变化,多年来在进行“北伐”和“西征”。
从适宜种植的地区,逐步推移到原本不适合种植的区域。这样一来,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胡焕庸线,也就发生了某种变化。
胡焕庸线,是以地理学家胡焕庸的名字,在1935年提出来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它呈东北——西南走向,从瑷珲到腾冲,把国内的人口、经济、粮食产量等大致分成了两半。
在该条线的东南部分,生活着96%的人口,土地面积则只有36%。而在线的西北区域,人口规模只有4%左右。这一区域的土地面积虽然占国土面积的六成以上,但多数地区是不适宜耕种的山地、高原、沙漠。
正因为如此,这条线也大致确立了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西北区域从古至今粮食产量低,人口规模小,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
而另一半区域,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镇化率都比较高。
可以这样说,胡焕庸线的背后,是气候上的差异带来的粮食产量差异,由此产生的人口规模差异,最终也影响到了经济发展水平。
而在这几十年的气候持续变化中,由于温度带的推移,原本位于胡焕庸线西北的某些区域,也渐渐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了。
变化相对典型的地区,一个是东北的黑龙江,另一个是西北的新疆。
在黑龙江,几十年里人们见证了水稻和玉米的“北伐”。两种农作物适宜种植的区域,在不断向高纬度地区移动。
张凤琴是土生土长的黑河人,如今她在家乡爱辉区是一名农机专家。她至今清楚的记得,水稻的种植,就是小时候从家乡的一些乡镇逐步展开的,那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
等张风情长大以后,她的家乡水稻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几千亩,高峰时期超过了上万亩。对于这种变化,张凤琴有着最真切的感受。
中国农科院的研究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1984年以前,黑龙江水稻种植区域的界线,还在北纬47.34度附近。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水稻种植,还没有延伸到张凤琴的家乡。
如今,黑龙江水稻种植区域的最北端,已经移动到了北纬47.64度附近。种植区域北移,黑龙江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从过去的2000多万亩,逐步增加到了6000多万亩。
除了水稻种植区域北移外,黑龙江的玉米种植区域,多年来也在持续向高纬度地区移动。
气象学家介绍,黑省的玉米种植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少向北移动了200公里。种植面积多年来增加了6100多万亩,时至今日,黑龙江玉米种植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9000多万亩。
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直接提升了黑龙江的粮食产量。两种农作物的年产里都位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37亿斤以上。
你是不是有点难以想象,粮食“北伐”取得的战果,居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完成的。
粮食在“北伐”,另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棉花,几十年来在温度带西移的帮助下,则在不断“西征”。
曾几何时,新疆人根本不知棉花为何物。因为棉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才适合生长的农作物,西北地区的光照和温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达到种植标准。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天山南麓的腹地,才第一次种上了棉花。在这期间,国内其他地区的棉花种植,也从原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步步越过淮河与黄河,推进到了华北一带。
这就意味着,北方和西北的温度确实在升高,而棉花在选育和不断演化的过程中,也逐渐适应了内陆相对干旱的环境。
新疆南疆地区,经过十多年的种植与推广,棉花面积在上世纪60年代已突破了300万亩。
此后又经过60多年的推移,从南疆到北疆,从戈壁再到纬度和海拔较高的地区,新疆棉花种植可谓遍地开花,种植面积已增加到了3800万亩以上。
就在棉花不断“征服”新疆的同时,当地的气温乃至热量资源也在同步增加。气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新疆每10年的平均增温速率为0.3摄氏度,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0.1摄氏度。
与新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长江中下游的棉花种植区,由于阴雨天气增多日照天数减少,自本世纪初开始,棉花的种植开始逐年下降。
如今,新疆早已取代国内其他种植区,成为棉花种植最大的省份。每年的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
不得不说,棉花对年来“远征西域”是相当成功的。而早年到新疆摘棉花的河南人,更应该感谢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
同样,陕西近年来能成为苹果产量第一的省份,黄土高原披上绿装,也应该感谢温度带的北移。
陕西最早种植苹果是在秦岭山区,上世纪70年代起,种植区域开始向中部和北部一带推移,这一进程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今,陕西苹果的种植区域,已经扩展到了最北端的榆林地区,向北推进的距离超过了200公里。
榆林米脂,是陕西苹果种植最靠北的地区,榆林当地30多年来的气温,每10年平均升温0.27摄氏度,米脂的升温更是达到了0.49摄氏度。
温度变适宜了,降水也增多了。进入20世纪后,陕北一带的年降水量,从原来的300多毫米,增加到了550多毫米。2021年和2022年的夏秋季节,延安地区都出现过了强降雨。
这种变化不但增加了苹果的种植面积,而且也改善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
以前陕北一带是光岭秃山,如今气候变化再加上持续退耕还林,整个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经上升到了81.3%。
农作物种植区域发生变化的背后,是气候整体在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地球才是环境变化的真正主导者。人类的力量很渺小,我们有时候在环境上所做的一切,不过正好是顺应了气候的发展,所以才能有好的局面。
都说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气候天气增多,未来更有可能把人类全部杀死。但从农作物种植的角度看,眼下这个阶段的气候变化,反倒有利于我们收获更多的粮食。
看来,这就是坏事里面也会有好事的直接体现吧。但话又说回来,假如未来的气候变暖不可逆且持续演进的话,超过某种临界值后,环境就会变得不那么友好了。
只不过整个过程相当漫长,到那个时候,咱们这代人早就烟消云散了。而在这之前,农作物大概率还会继续“北伐”。
参考资料:
《气候带北移,农业种植版图的变化与隐忧》 新京报 2023年7月21日
《我国种植带北移现象透视》 农民日报 2022年1月9日
《陕西延安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累计撤离8097人》 陕西日报 2021年9月4日
《紧急救援!延安暴雨,洪水没过胸口,消防员死死抱住孩子》 光明网 2022年7月27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