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四十五岁这道门槛后,不少人开始遭遇耳鸣乃至脑鸣的困扰,这些细微却持续的声响虽非重疾,却足以让人心烦意乱,影响生活质量。遗憾的是,许多患者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投入不菲却收效甚微,其关键往往在于对耳鸣症状及其根源认知的不足。
在中医的浩瀚理论中,“肾开窍于耳”的观念深入人心,自然将耳鸣与肾虚紧密相连。诚然,肾虚可致耳鸣,但中医的视野远不止于此。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其健康状况同样深刻影响着人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包括耳朵。《黄帝内经》有云:“脾虚则九窍不通”,明确指出了脾虚与耳窍不畅的关联。当脾胃功能虚弱,气血难以滋养全身,耳部便可能因失养而鸣响。
记得有这样一位女患者,年仅四十,声音洪亮却掩不住内心的焦虑。她自述听力减退,周围人声如同山谷回音,街上车水马龙更添耳中嘈杂。耳闷如堵,频繁掏耳以求片刻安宁,却终归治标不治本。加之家庭琐事,对孩子学业的过度担忧,让她情绪时常波动,耳鸣也随之加剧。观其舌象,淡红苔薄白,脉弦弱,显然是肝气郁结之征。
,时长00:29
针对此情此景,治疗当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要。王华月医生为她开了一剂基于古方逍遥汤的方子,如今也有成药逍遥丸可选。此方中,柴胡担当疏肝理气的重任;白芍、当归则温柔地滋养肝血,缓解肝阴不足;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等则合力健脾和胃,为身体奠定坚实的气血基础。全方共奏疏肝健脾、调和气血之效,使耳窍得养,耳鸣渐消。
半月后复诊,患者面露喜色,言及耳闷大减,心情也随之平和。后续微调药方,终至耳鸣全消,患者更感慨道:“不仅耳朵好了,心情也舒畅了,不再给孩子那么大压力了。”这正是中医整体调理、身心同治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恢复气血平衡,不仅治愈了耳鸣这一具体症状,更让患者重拾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