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荷兰高罗佩--一个外国人把中国历史人文的爱渗入骨髓,既追求阳春白雪,又尊重下里巴人,不仅琴棋书画浸润深厚,还是多领域跨国大家,具有开创性学术水平。在陪都重庆他完全融入中国名人雅士之中,成为造诣极深的“汉学家”,在重庆发端,重塑了大唐清官狄仁杰,赋予他神探形象,成为享誉世界的“东方福尔摩斯”。张老耗时费心查阅浩繁资料,去伪存真,以深厚的文字功底,老报人敏锐的视觉和站位,剔除无关枝蔓,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突显高罗佩人生精华,让我们大开眼界,增长学识。
前不久,作者张川耀老先生去三峡博物馆印证史料后,站在简介高罗佩两个玻璃展柜前,用一个多小时,随机采访了300余位参观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知道高罗佩其人其事,不到百分之十的人知道狄仁杰,然而《大唐狄公案》是谁写的,知之者则更少。今天《重庆晨报》以整版刊出天才高罗佩,“黄硕视点”及时跟进,用更详细的图文介绍这位伟大的汉学家。
荷兰高罗佩陪都外交官:
爱好琴棋书画门门精作品誉满全球狄公案
文/张川耀
高罗佩是中国人民的挚友,烽火岁月来到陪都重庆,从事外交工作,研究中国历史人文,融入中国社会,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多项惊世骇俗的成就被誉为旷世奇才。一本《大唐狄公案》,被誉为“东方福尔摩斯”,笔下睿智公允、明察秋毫、不畏权贵、品端行正的清官狄仁杰,不仅震憾了中国,也把世界造动,成了欧美、东南亚各国朝野关注、家喻户晓追逐,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高罗佩-原名罗伯特.汉斯.范.古克里(1910.8.9-1967.9.24),生于荷兰扎特芬,父亲曾是派往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的一名资深军医,家庭条件优渥,从小才智过人,受过良好教育,眼界宽远,通晓15个国家语言。受痴迷中国文化、古玩的父亲影响,青少年时就对汉语、汉字、汉学情有独钟,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竟是将米芾《砚史》译成英文。他是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全球学界公认、同时期都在重庆待过的汉学“三剑客”-英国李约瑟、荷兰高罗佩、美国费正清。
高罗佩1935年进入外交界,在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驻外时,曾多次到中国北京拜师学习古琴,对中华民族璀璨文化、悠久历史产生浓厚挚爱和兴趣。
1943年3月底,经过他的自荐、争取和努力,从印度搭乘驼峰航线,飞越喜玛拉雅山,来到中国战时首都,筹建荷兰流亡政府驻重庆大使馆并担任一秘。机缘巧合与同在荷兰大使馆供职,其父水均韶曾出任过驻俄国圣彼德堡参赞和天津市市长,毕业于齐鲁大学历史社会学系的才女水世芳(1912-2005)一见倾心,年底喜结秦晋。
婚后夫妻除上班在上清寺特园,他们先是住在民生路口胜利大厦,随后迁到国府路295号,现在的人民路,消防队附近一栋建筑古朴,砖木结构的川东民居。
1944年秋,长子威廉.罗伯特,中文名高恵联,降生在中央医院学田湾分部。
高罗佩一生在外交岗位上全世界东奔西走,与贤淑知性的“天才之妻”,始终相敬如宾恩爱相守,一共育有三子一女。
高罗佩15岁开悟,每天早课遵碑跟帖写汉字,晚上对照《芥子园画谱》习画,闲时唐诗宋词、章回小说不离手,能用文言文著书立说。书画伴他40余年不间断的同时,刻骨铭心、致力研究中国民族文化、社会现状、民风民俗、古典名著。难怪他一到重庆便入魚得水,到古玩店寻宝捡漏、冷酒馆吃酒、到茶馆喝茶、参与街头“川剧打玩意”、与人“展言子”毫不生分。穿着长袍罩着马挂,操着一口半生不熟四川方言,与三教九流称兄道弟,从中获取坊间民情。
为有利工作和事业,高罗佩与多位政界、学界、报界、艺界、商界、外交界精英,陈立夫、王芃生、吴国祯、许世英、王世杰、傅斯年、郭沫若、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李约瑟、费正清、白修德、刘雪庵、王芸生、张慧剑、田汉、老舍、曹禺、古耕虞、康心如、冼冠生、等时相过从。
文博、书画、词赋、音律、琴瑟名宿鸿儒是他家常客和座上宾。章士钊与高罗佩家近在咫尺,抬头不见低头见,同喜共好让他们结成忘年之交。
他家室内装饰除一台打簧落地座钟外,所有物件一律中式布置、家具是明清款式。曾去过他国府路家的潘伯鹰,留日医学博士、开业医生,为其夫人诊过病的吕季子回忆:厅堂神龛上供奉着铜佛、汉镜、宣德炉,两侧明清花瓷瓶、中堂挂着清人水墨山水,侧墙悬置书法条幅,花梨木条案上摆放着线装古籍和年代久远的古琴。无愧地地道道中国人家,其作派远比很多天潢贵冑、夫子府第、殷实人家,还要讲究、虔诚、认真和正宗,堪称比中国人还要中国人。
作为外交使节的他曾辗转巴达维亚、东京、华盛顿、新德里、大马士革、吉隆坡、海牙……,无论他在哪里就职,变的是地域,一以贯之不变的是他的华夏情、中国心-味正情浓的中国风书房和对中国历史人文研究,他取字“笑忘”,号“芝台”,给夫人取名“绮琴”,先后给书房取的斋号有《犹存斋》《吟月庵》,其中《尊明阁》系民囯著品书画家、外交家孙伯醇所写。
2014年11月21日,高罗佩的小儿子托马斯·范·古利克在文物捐赠仪式上说,重庆是家父人生和事业的转折点,父母对重庆一直怀有深深敬意和浓厚感情。为此代表家族将高罗佩生前驻外辗转从不离身,在繁忙公务、紧张写作,需要放松和怀念中国时抚动的“松风”古琴,以及私人珍藏的部分瓷器、文房、书画、古藉、著作等116件珍贵文物捐赠给三峡博物馆。
高罗佩的身份、见识、学问、眼界和研究多元,再加上他行事低调、为人谦恭、待人热情诚恳,对比他年长的“老先生”,一律以后学持弟子礼敬尊,让他在当时重庆的上流社会如鱼得水。无论是书画笔会、古玩品鉴、抚琴品茗、史学探索、道观斋醮、佛门法事、词赋名家雅集他都打得拢堆,能参与进去,其真知灼见往往语惊四座,同时这样的雅集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结识了新友、获取了情报。
重庆当时书画、博物、诗词歌赋领军人物-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社会活动家、草圣于右任,曾任北平大学校长、诗书双璧沈尹默,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金石书画家、鉴赏家、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马衡,中央图书馆馆长、晚清江南藏书家蒋光煦曾孙蒋复璁等皆夸赞他对汉学研究精深,诗书画印皆拿得出手、拜得了客,其笔力遒劲的“高体”行书,技艺超群、值得收藏。
高罗佩天姿聪慧,他的成就学问,且不说常人,就是一些历史人文学者、音乐权威、书画大拿,也难望其项背。简略列举他的著述:有齐白石封面题笺的《高罗佩印谱》,皇皇500页巨著《书画鉴赏汇编》,超逸入神的《米海岳观砚史稿》,所著《琴道》是中国古代琴学研究的权威之作,被中央音乐学院弹拨系、中央乐团弹拨部尊为“圣经”教案和范本。日本抚琴人将其所著《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尊为金科玉律,每每奉读都要沐浴、更衣、膜拜、净手、焚香。
《中国古代性与社会》是高罗佩以极其可贵的独立思想与鲜明个性特色,深度解析中国历史、人文后写出的一部极具价值,揭露中国封建社会弊端,呼唤人性回归、健全法制、解放妇女、制约男权的重要著述。在这本书里,他对照唐.宫庭乐舞的华丽壮观、美轮美奂,论证、鞭笞始于风流皇帝南唐后主亡囯之君李煜的缠足陋习,延袭千载,不仅摧毁了女性健康,也扼杀了曼妙多姿、热烈奔放、丰富多彩的汉民族舞蹈。
中国古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史称“雅乐”,三千多年不衰,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让人荡气回肠的古琴轶事典故、浩如烟海、动人心魄。酷爱中国高雅文化的高罗佩,自诩文人雅士,把抚琴当做陶冶情操的重器、学习中国士大夫高贵品质的修身养性,他先后拜古琴名家叶诗梦、关仲航为师,与中国顶尖古琴演奏、收藏家查阜西、徐元白亦师亦友。
一般人学琴都是在抚技、曲牌上下功夫,而高罗佩学琴除了在琴技上下深功,还深钻细研琴理、琴源、琴学、琴事。被他“琴痴”意志感动,师傅倾囊相授,他虽不连贯学艺三载,但下功夫极深又深谙要诀,不仅写出《琴道》,
还能充满情感、如痴如醉、得心应手,熟练演绎难度极高、古朴灵劲、意韵悠远的《高山流水》等高难曲目。在重庆曾携古琴多次参加冯玉祥组织在大梁子中山公园、捍卫路中苏文化协会等抗战支前募捐义演。
高罗佩不仅是最早完整地向西方世界、东南亚各国译介、弘扬中国古琴文化的汉学家,也是团结凝聚陪都古琴收藏、弹奏名家技艺互鉴、雅集的热心人。1945年元宵前夕,他说动于右任、冯玉祥、杨少武倡议发起,“天风琴社”在南纪门凤凰台一号,拥有数十床古琴世家的杨少武家-杨家大院成立。
当天凡在重庆精于琴道的名家风云聚会,在南京组建“青溪琴社”、开封创建“中州琴社”,音乐世家、浙派著名古琴名师和藏家徐元白被推为社长,会上即席抚《泣颜回》,深邃沉静、悲怆凄切,将家国变故、社稷不屈、淋漓弦间。杨少五令长女杨清如回敬一曲《渔樵问答》,音律婉转、曲意悠长、飘逸洒脱、远离尘俗、寄予清平,获得满堂彩。秘书长高罗佩著《稽康和他的琴赋》作为贵重赠礼。
不久荷兰获得解放,1946年春节刚过高罗佩奉调回国,由于他的人脉实在太好,三教九流、文人雅士、政军要员、各国使节,告别饯行宴天天排满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高罗佩是一个极重情义、心思缜密的汉子,他把友人离别赠言、诗词、书画,精心编辑成《巴江录别诗书画册》,敬请大儒沈尹默题笺,其中不乏郭沫若、王世杰、冯玉祥、许世英等墨迹。我在冯玉祥长孙冯文中处见到“天风琴社”为他举行的盛大送别仪式,合影照片上标注“天风琴社与渝都各界饯送荷兰高芝台博士水世芳夫人回国”,高大伟岸的冯将军就站在前排居中高罗佩夫妇一侧。
最难能可贵的是,高罗佩夫妇离开重庆前,安排家里厨子、佣人,将为他和家人服过务的奶妈、裁缝、邮差、片警、扫街的、洗衣妇、剃头匠、抬滑竿、书坊丘二、跑腿匠等请到家,设便宴向大家道别致谢并每人送上一段衣料。这些当时所谓的下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说高洋人、高太太是菩萨、是善人,由此可见高罗佩夫妇的襟怀、格局和修为。
上海师大教授、文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施晔,专门赴荷兰追寻高罗佩足迹。在采访高惠联时,他说父母在重庆三年,正值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由艰苦卓绝走向抗战胜利的关键时刻。重庆是陪都,当年汇聚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英翘楚,父亲争取到并把握住这难得的机缘巧合驻节重庆。的确那时父母谈笑多鸿儒、往来有名媛,尽管身居高层,所谓的上流社会,对父亲的研究、写作和眼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他与上层来往密切,但是心里一直时时装着底层民众。
1967年9月底,交通古今、学贯中西、卓然成家、金石书画通才,被誉为“东洲鸿儒”“囯际汉学泰斗”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著述《古琴的哲学》,站在多学术顶端的大师-饶宗颐,惊闻高罗佩罹患肺癌不幸英年仙逝,万分悲戚,对一个外国人把中国琴艺、琴道、琴理、汉学、诗书画印研究得如此深透钦佩不己,撰文《镜斋鼓琴录音寄高罗佩》以志深深缅怀,由此可见高罗佩在中国学识、地位、名望之崇高和响亮。
与重庆各路朋友交往,高罗佩的人脉、信息异常宽广,他从中央图书馆蒋复璁处得到一本清初石印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不经意间阅读,竟被唐朝清官大理丞等职狄仁杰公正不阿、明查秋毫、亲临现场,注重物证、逻辑推理、惩恶扬善、神奇断案之道所折服,顿时拍案叫绝。于是心无旁鹜、废寐忘食,将其译成英文,又以狄仁杰为主角,按中国章回小说写技,创作了《铜钟案》。两本书的出版发行大获成功。
情节生动、正邪缠绕、惊险离奇、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悬疑剌激、推理破案、“吊胃口”是高罗佩写作严格遵循的原则,也是读者崇敬之至、热度不衰、百看不厌的关键。为让中国公案小说山穷水尽、峰回路转、拨云见日特色与西方侦探小说的悬疑推理、惊险神奇、思维极限优势,巧妙融合互补,创造他绞尽脑汁设计的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
他殚精竭智、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巧构情节、增强可读,计黑当白的操劳透支了身体。用了近乎20年时间,创作了“狄仁杰系列大全”-《大唐狄公案》,其中包括15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全书130余万字。写活、写神了狄公,也写出了可敬、可信、除暴安良的狄公,他充分发挥绘画特长,用白描技法自绘插图,从而让文章极具带入画面感。
高惠联说:父亲一生总是闲不下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白天忙于外交事务,研究和写作几乎都放在晚上和节假,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同时又萌生和启动一个更高更新更具挑战性的新领域。驻节马来西亚吉隆坡时,正是其呕心沥血创作《大唐狄公案》结稿的后期,高罗佩又迷上宠物,他先后养过五只长臂猿,通过检索中国古迹记载、研究观察其习性、建立起感情,
写出《长臂猿考》,充分反映他对动物的尊重和关爱。
《大唐狄公案》的问世在世界引起轰动,中囯人说一个老外,为中国人塑造了一个人见人敬的清官,外国人说高罗佩为中国发掘出千前的“福尔摩斯”。、
现在《大唐狄公案》巳经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出版,仅英文版就已经再版数十次,发行量早愈千万册。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和港澳台地区多家出版社不断推出风姿绰约、语言考究、装帧典雅、目不暇接的各种中文译本。
中外以狄仁杰为原型,改编创作的影视、戏剧、评书、动漫、连环画等无计其数。40年前,应卢姓朋友之邀,我曾用业余时间参与过重庆出版社将《狄公传》改编成系列连环画的工作,当年几角钱一本的小人书,现在单本超百元 ,若是集齐全套14册,孔夫子旧书网上价格已经愈万元。
被誉为世界推理小说前三,英.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华生,《血字研究》《四签名》等;英.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主角大侦探波罗《尼罗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等;荷兰.高罗佩笔下主角狄仁杰《迷宫案》《铜钟案》等;已成世界推理小说奇葩、独特非凡的破案典范,几代人同喜共好长盛不衰的畅销书。
很久很久以前,中外刑侦、司法部门、教学单位,就将这“三驾马车”的著作当做经典累积、启迪智力、拓展思维,厘清案情所需要的必读工具书和永不过时的范例教材,也是近现代拍摄推理、悬疑、刑侦影视制片、编导们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
—作者简介—
张川耀,笔名:寒砺,80+1,老媒体人,原《现代工人报》社社长,擅人物通讯、美术评论,35年前,他是西南和重庆告别铅字,用计算机编排报纸的开山人。退休后,致力重庆历史人文研究,出版了《记住乡愁.重庆》《故城时光.母城》等著述,张老现在是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专家、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聘请的专家团专家。
注解:
注1.部分图片来自重庆图书馆和三峡博物馆。
注2.有资料说水世芳是清末洋务派领军人物、封疆大吏张之洞外孙女,这噱头听起来精彩,但是高罗佩夫人和子女从无此说,权威访谈及“高罗佩大事记”中皆无此记载,没有史证根基、经不起推敲,为慎重起见所以未纳入。
注3.多年来,黄培华先生,每每接我稿件,便废寝忘食,认真负责读文审稿,将图片与文章编辑融合,争抢时间在“黄硕视点”发布,为此深致谢忱。
注4.为尽可能让所撰文史准确、行文少出差错,拙作专门约请忘年交-高级记者李爱辉女士校勘。特此致谢!
全文5600字 2024年7月15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