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新闻联播是“国民节目”。
全国人民每晚不可或缺的观看节目,每晚7点,每个家庭都会准时开机,静待主播播报。
而如今,新闻联播正遭遇着一系列的严重考验,收视率越来越低,观众数目减少严重。
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就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
到了2010年左右,已经降到了10%以下;到了2023年10月,更是跌破了1%的关口,可以说已经沦为一个几乎没人观看的节目。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打节目,也是国内最权威、最正式、最全面的新闻节目。
它自从1978年开播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每天晚上7点整的固定时段,时长30分钟。
它主要报道国内外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新闻,以及领导人的活动和讲话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闻联播曾是国人获取信息和了解时事的主要渠道。
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联播是全国民众必看的节目之一。那时,人们常会围在一台电视机前,等待新闻联播的开播。
还有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是全国农民朋友必看的一个节目,对农事生活指导意义重大。
当时收视率一度高达40%以上,有时候会超过50%。
现如今,新闻联播的衰落,回味起来多少还有些辛酸。但也都是时代选择的结果,也是没办法的事。
究其根本,如今没人看新闻联播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内容形式单调
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节目之一。
其独特的地位与使命决定了它在内容呈现上必须保持高度的正式化与官方化。
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国家权威声音的传递,也是国内外重要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信息公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正是这份正式与官方的属性,给新闻联播在内容创新上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前观众很渴望在新闻中看到更多贴近民生、反映社会现实、激发思考的内容。
但新闻联播由于其特殊的定位和性质,往往更加注重国家大事、政策解读、国际形势等宏观层面的报道,而较少触及观众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这就导致了其难以引起民众共鸣,久而久之观看它的观众就少了。
二、缺乏创新和互动
几十年来,新闻联播的形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一直都是以主持人坐在台上念稿,然后切换到现场或者录像的方式进行。
这种形式在当前数字化和媒体化升级的当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传播和观看的方式,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比如,如今的某音、某手等众多自媒体平台,其在信息传播的同时,就有着很多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同时更注重用户之间的互动。
相比之下,新闻联播的传统形式显得较为单一和被动,缺乏与观众的直接互动和即时反馈机制。
这种“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导致观众黏性下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