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理中汤”方解及历代名家方论。同时附名家医案举隅,以便临床学以致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机(仲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机(仲景)

【原文】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圆,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圆,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圆,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方药炮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家方论

金·成无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成无己

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于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圆专治,故名曰理中圆。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温,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甘为助,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湿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脾胃居中,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病不至,故又有诸加减焉。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气壅而不泄,则筑然动。白术味甘补气,去白术则气易散。桂辛热,肾气动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味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肾气。经曰:以辛入肾,能泄奔豚气故也。(古承书籍链接——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诸药方论》

议曰:霍乱者,乃一时之间挥霍闷乱,上吐下泄者是也。若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邪生于阳也,属五苓散,与《外台》和中汤以散之。若脉微小,寒多不用水者,邪发于阴也,属理中丸汤,甚者加附子主之。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人参为君,补中正气,以甘草为臣辅之也;以白术为佐,正气固中;以干姜为使,温脾散寒。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是也。(古承书籍链接——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

明·许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许宏
清·吴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吴瑭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以不饮水之故,知其为寒多;主以理中汤(原文系理中丸,方后自注云:然丸不及汤,盖丸缓而汤速也;且恐丸药不精,故直改从汤),温中散寒。人参、甘草,胃之守药;白术、甘草,脾之守药;干姜能通能守,上下两泄者,故脾胃两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药作通用,以通药作守用。

(古承书籍链接——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寒湿》)

病因于寒,故用干姜之温;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白术、甘草之补。

古承书籍链接——明·吴崑《医方考·伤寒门第二》

明·吴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吴崑
清·王子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王子接

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以交于阴阳也。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相偶之处。仲景立论,中焦热,则主五苓以治太阳,中焦寒,则主理中以治太阴。治阳用散,治阴用丸,皆不及于汤,恐汤性易输易化,无留恋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参、甘草甘以和阴也,白术、干姜辛以和阳也。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古承书籍链接——清·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伤寒科·温剂》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脐上筑者,脐上筑筑然跳动,肾气上而之脾也。脾方受气,术之甘能壅脾气,故去之。桂之辛能下肾气,故加之。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吐多者,气方上壅。甘能壅气,故去术;辛能散气,故加生姜。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下多者,脾气不守,故须术以固之;悸者,肾水上逆,故加茯苓以导之。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渴欲得水者,津液不足,白术之甘足以生之。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里虚不足,人参之甘,足以补之。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寒者,腹中气寒也,干姜之辛足以温之。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腹满者,气滞不行也。气得甘则壅,得辛则行,故去术加附子。

(古承书籍链接——清·尤怡《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太阳类病法第五》)

清·尤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尤怡
清·陈修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陈修园

以参、草补阴,姜、术补阳,和平之药,以中焦为主,上交于阳,下交于阴,为吐泻等症之立法。原方无加附子之法,若加附子,则偏重下焦,不可名为理中矣。然脾肾俱寒,吐后而大泻不止,须用附子回其真阳,而门户始固,必重加此一味而后效。但既加附子,而仍名理中,命名不切,此所以为时方也。又有再加肉桂,名桂附理中汤,则立方不能无弊矣!盖以吐泻,阴阳两脱,若用肉桂宣太阳之腑气、动少阴之脏气,恐致大汗,为亡阳之坏症也。

(古承书籍链接——清·陈修园《时方歌括·时方歌括卷下·热可制寒》)

伤寒,脾土不能制湿,而湿伏不化,脾病则胃亦病,故食不下而腹痛吐利也。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中宫之气,炮姜暖胃脘之寒,甘草缓三焦之急。且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利。或汤或丸,随病酌宜。

(古承书籍链接——清·徐大椿《伤寒约编·太阴病提纲》)

清·徐大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徐大椿
清·费伯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费伯雄

寒有外感、有传经、有直中、有痼冷。外感之寒,先病在表,后传入里,必发热而恶寒,此伤寒之寒病也;直中之寒,手足厥冷,并不发热;痼冷在内,遇寒而发,暴猝厥逆,其势尤重,此中寒门之寒病也。施治之法,伤寒一门,在表者宜辛散,传里者宜辛温。中寒一门,则每用辛热回阳急救之法。此伤寒、中寒治法之分也。理中汤,治伤寒太阴病腹痛、便溏等症,亦通治中脘虚寒。惟云治结胸吐蛔,感寒霍乱,此两条则宜去人参、甘草,量加厚朴、砂仁等味为妥。

(古承书籍链接——清·费伯雄《医方论·祛寒之剂》)

附子理中汤一方,乃先后并补之方也。仲景之意,原为中土太寒立法,故以姜、术温燥中宫之阳;又恐温燥过盛,而以人参之微寒继之,有刚柔相济之意;甘草调和上下,最能缓中。本方原无附子,后人增入附子而曰附子理中,觉偏重下焦,不可以理中名。余谓先后并补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也。此病既是真气欲竭在中宫之界,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足以培中宫之土气,用于此病,实亦妥切。考古人既分三焦,亦有至理,用药亦不得混淆。上焦法天,以心肺立极;中焦法地,以脾胃立极;下焦法水,以肝肾立极。上阳、中阳、下阳,故曰三阳。其实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无下阳,即是无上中二阳也。下阳本乎先天所生,中阳却又是先天所赖,中阳不运,上下即不相交,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后天既以中土立极,三焦亦各有专司,分之为上中下,合之实为一元也。用药者,须知立极之要,而调之可也。

(清·郑钦安《医理真传·阳虚症门问答》)

清·郑钦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郑钦安

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便溏,脉沉无力,或厥冷拘急,或结胸吐蛔,及寒感霍乱等证。此脾阳虚而寒邪伤内也。夫脾阳不足,则失其健运之常,因之寒凝湿聚。然必其为太阴寒湿方可用此方法,否则自利、呕、痛等证,亦有火邪为患者,故医者当望、闻、问、切四者合阐,庶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失。若表里、寒热、虚实既分,又当明其病之标本。如以上诸病,虽系寒凝湿聚,皆因脾阳不足而来,则阳衰为本,寒湿为标。是以方中但用参、术、甘草大补脾元,加炮姜之温中、守而不走者,以复其阳和,自然阳长阴消,正旺邪除耳。

如寒邪盛者,本方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汤。因干姜之守而不走不足以祛散其寒,故加附子之性刚善行者以协济之。

本方加茯苓、枳实各一两,名枳实理中汤。治寒实结胸,胸膈高起,手不可近者。夫寒为无形之邪,温之自去,若挟身中有形之痰湿,互结不散,则为实矣。故必以枳实之破气下痰,茯苓之分消利湿,乃为得当耳。

(古承书籍链接——清·张秉成《成方便读·祛寒之剂》)

清·张秉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张秉成

医案举隅

患者信息

罗某,女,38岁。

初诊时间

1969年8月5日。

主诉

鼻衄伴全身广泛性皮下出血,月经量多,反复发作两年。

诊查

病人面色白无华,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辩证

脾肾双虚,血失统摄。

治法

益气健脾补肾,引血归经,佐以养荣止血。

处方

党参10g 白术10g 炮姜10g 炙甘草5g 菟丝子10g 鸡血藤10g 阿胶珠10g 炒丹皮10g 生地黄炭10g 血余炭10g 醋香附10g 6剂

二诊

鼻衄次数减少,皮下出血减轻。舌淡,脉数无力。药中病所,效不更方,接服原方药7剂。

三诊

上述症状又减3/7。此次月经量少于以往,乏力好转,食欲有增。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有力。再本前方加焦山楂6g。守方连服药半年,鼻衄及全身皮下出血基本未作,月经经期、经量近于正常。经北京某医院复查,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集胶原试验、黏附试验均正常。嘱其继服原方药一年后停药,于每年下半年来信报告病情一次,一直未复发。

按语

本例西医诊断为“血小板无力症”。高老辨此证为劳伤,乃脾肾皆虚、血失统摄、血不循经而外溢之证。选用理中汤将干姜易炮姜加味以健脾益气固肾、温经止血、引血归经、标本同治而获奇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论是综合性较强的中医文体,融理、法、方、药于一体,是以研究和阐明方剂立法制方的原则及配伍理论和方法为主要目的,涉及方名释义、方剂源流考订、方义分析、相关方剂的比较、临床运用方法、临证加减等方面内容。方论阐述方剂的内在性质,旨在把辨证立法与方剂组成及剂型联系起来,对方剂学甚至中医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有方论的医方往往可以给后人以举一反三的启示,是历代医家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今人继承、发扬。

理中汤为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之基础方。以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本方临证服后,当“饮热粥”,且温覆“勿发揭衣被”。药后当觉腹中似有热感,若“腹中未热”,则应适当加量,“益至三四丸”,或易为汤剂。

理中丸为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之基础方,附子理中丸、桂枝人参汤、理中化痰丸均为理中丸加味而成。附子理中丸加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适用于脾胃虚寒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桂枝人参汤即人参汤加桂枝,温阳健脾,兼解表寒,表里同治,适用于脾胃虚寒而外兼风寒表证者;理中化痰丸加用化痰渗湿之半夏、茯苓,治其已聚之痰,适用于脾胃虚寒,痰饮内停中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