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干旱的地方,有水的地方才有生机。按照自然地理定律,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方通常都是荒漠,但河西走廊却打破了这个惯例,根源在于海拔高度4000米—6000米的祁连山脉,在绵延800公里后发育出了三大内流河水系,滋润了干涸的大地,沙漠边沿因此有了生命绿洲,其中走廊最西端便是敦煌绿洲,成就它的就是党河。
党河之名,源自清朝时驻防沙洲的蒙古贵族党金洪台吉的名字,为党金郭勒,简称党河。这条河最早的名字称氐置水,唐宋时也叫甘泉水或都乡河。党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之一的疏勒南山南坡和党河南山北坡冰川群,全长390公里,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89亿立方米。
以乌兰窑洞以上的党河上游河段
党河以乌兰窑洞以上为上游,在冰川融水流出峡口后,顺着河床粗大砾石的缝隙全部下渗形成潜流,直至乌兰窑洞后溢出地表,拾阶而下,收纳了众多泉水溪流,汇成巨流。此时的党河在党河南山与野马南山之间的无人宽谷地带,不受约束地蜿蜒流淌。众多河流,时而汇聚,时而分离,以地为纸,织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
党河的中游流经甘肃肃北县,之后便冲向黄沙漫漫的鸣沙山和库木塔格沙漠,在经过沙枣园一带的党河水库拦蓄后,调头转向东北进入下游,终于在鸣沙山下滋润出来一片面积仅有0.14万平方公里的绿洲,成为了18.5万敦煌人赖以生存的家园。
党河在流出敦煌市后,原河道是在北土窑墩注入疏勒河,并一同消耗于尾闾哈拉奇湖。不过随着1975年党河水库建成拦蓄了大量河水,以及下游敦煌的工农业耗水大增,致使党河注入疏勒河的水量越来越少,到20世纪后期党河已无水流入疏勒河,仅在洪水期可能有少量水源汇入。
也因此哈拉奇湖也逐渐干涸,而疏勒河在独木难支之下,尾闾也退缩到敦煌西湖一带。不过敦煌西湖还能以湿地的状态存在,除了疏勒河时断时续的疏勒河水外,就是地下潜流贡献的水源。来自西祁连山和东阿尔金山的冰雪融水在深入到地下后,以潜水流的形式穿行几十公里,在地势较低的冲击扇缘遇到阻碍(如较密实的泥土层或岩层等)形成泉水,最终形成地表沼泽。
党河滋养敦煌绿洲
全览敦煌地图,我们会发现,处在库木塔格沙漠沙漠东缘的敦煌,南边是祁连山下的鸣沙山,北面是嶙峋干旱的马鬃山,一望无际的荒漠和戈壁是这里的绝对主角,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5毫米,只有在党河下游的沿途才有成片的绿洲和湿地。但面积也仅有210万亩,仅占敦煌总面积的4.5%,因此敦煌也被称为“戈壁绿洲”。
当我们将视野上升,全局看待敦煌所在的地理位置,便会发现,作为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的敦煌,有着特殊的地理格局:敦煌雪山为城,青海为池,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钥(源自明代《沙州卫志》所述)。
相比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武威这些绿洲,敦煌绿洲的面积并不大,但却遏制着河西走廊通往西域最关键的位置,堪称“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从敦煌向东,可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王朝统治的核心——关中和中原;从敦煌向西,可沟通沟通绿洲商业文明发达的西域、中亚。
这其中丝绸之路过敦煌后,主干道分出三条支线:北路沿天山北麓延伸,中路在天山南麓游走,南麓一路串联起了昆仑山北麓的各个绿洲。而频繁在边塞诗中出现的玉门关和阳关就位于敦煌境内,“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处关隘就像是河西走廊的两道西大门,在守护河西走廊的同时,也成为了西域与内地的分野之地。
而从敦煌向南则可以通往农牧混合的青藏高原,进而与印度文明产生联系,而向北则可以直达盛产游牧帝国的蒙古高原。如果说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扩展影响力的跳板,那敦煌就是跳板的的最顶端,是汉唐王朝获得最强“弹力”的关键点。
敦煌,持续2000年的辉煌盛大
当然对往来东西方的商旅来说,敦煌也可以视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来自西亚中亚南亚的商人在途经漫长的艰难跋涉,度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噶顺戈壁的艰难跋涉后,能够在敦煌获得最及时的物资补充和休养;同样对于西行的中国商旅、外交使节来说,敦煌也是他们踏足丝路最艰难部分前的最后补给站。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敦煌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中转站和西域第一门户,在海上丝绸之路还尚未气候大成之前,也是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之一,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荣记载。即使在中原王朝出现内乱纷争之时,敦煌仍然维系着与西域、中亚的联系。
在频繁的东西方经贸往来的同时,来自西方(地中海和西亚、中亚和南亚等地)的宗教、物产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敦煌,与古老的东方文明产生碰撞和交融,敦煌也因此成为了一座华夏与边疆多元文化交融相会的“国际大都市”。于是在党河之畔、鸣沙山东麓崖壁便诞生了世界级的宗教文化圣地——敦煌莫高窟。
这种地缘价值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敦煌在古典时期就是“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这就是敦煌,河西走廊最西端,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让敦煌仿如迎来送往的驿站,驻留过大月氏、匈奴、汉朝、前凉、后凉(氐)、北凉(卢水胡)、唐朝、吐蕃、归义军、回鹘、西夏(党项)、元(蒙古)...,这些纷杂的族群、政权都在敦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而敦煌的这份长达2000年的辉煌盛大,却在于党河的滋养,而党河的源流深远,则是祁连山冰川融水的恩赐。如今党河蜿蜒,就像千年前一样,依旧流淌养育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上期回顾:疏勒河对甘肃意味着什么?为何说没有疏勒河就没有玉门关和瓜州?
备注:本文是《西北五省合集》系列的第102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