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尘谷行知
“格物”是敲开儒家圣门的一块砖头,君子修身,其目的就在于找到这块石砖,并以“中庸”的力度不断地推敲天地人伦运行的门道,一旦时机成熟,即可与古圣先师们心灵相通。
当你跨进去这道门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种“纤尘不染、廓然大公”的宇宙生命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无关生死,无关贫富,无关夭寿,无关智愚,一切的一切皆为了服务生命本身而存在。
因此说,只要找到了“格物”的方法,即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一项打通人生困顿的技能,天下之理便可豁然贯通,我们在世俗中所碰到的一切问题,都会得到更加完美的化解。
入世修行,是为了解决所有人的问题,而不是只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一个人的内在道德框架建立得至善至美后,有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既可让飞禽栖息枝头,也可以为过路人遮风避雨。
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化天下苍生,则天下间的每一个生命都终将各自找到心灵的归依和安放处,此心安处,自然与天同德,与四时同序,人生路上也就不会出现任何凶险、任何挫折。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即是“大人”,修养到此等境界的方法叫做“大人之学”,通往这种境界的路叫“大学之道”。
儒家经典《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类似于用一盏明灯去照亮周围的一切事物。
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明明德”起初我们每个人的心灯都是昏暗浑厚的,亮度微弱,自然也就照不出外界事物的子丑寅卯、美丑善恶,这就需要不断地擦拭这盏灯。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也可以理解为是名词。
第二步“亲民”
经过一定程度的擦拭,我们的心灯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通透,越来越明亮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只管擦了,要一边擦一边照,不断地与所照之物磨合,不断地看清楚所照之物的本质性东西,照破假象,显露出事物的真相。
第三步“止于至善”
忘掉自我,想象你自己就是一盏灯的光源,所照之处,目之所及,你与周围的一切消融为一个整体状态,没有物我之分,没有远近之别,你唯一能感受得到的,仅仅只有自己的心量在无限扩充,充塞于天地间。
这就意味着你已经达到“万物一体”的状态了。
那么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这与“格物”有什么关系呢?
- “格物致知”是千古圣贤一脉相承、心心相传的修身方法,只是被后世的人过度曲解了。虽然孔子,以及尧舜,这些圣人的思想体系中并没有很直观地展现出这四个字来,但是他们所传承的精髓都是相通的。
就像我们要到达某个世外桃园的时候,孔子并没有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走,应该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应该携带什么行李,以及在路上会碰到些什么东西,等等。
他只丢给后人一部《论语》,至于能不能参悟得破里面的东西,能否最终抵达他曾到过的世界,只有依靠自己了。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格物致知”就是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根据这些本质特点进行二次加工、利用,从而创造价值。
比如,对于一棵树来说,它可以供人观赏,可以抵御暴风雪雨,可以制造成桌椅,可以当柴烧饭,可以制成锋利的狩猎工具,等等。
通过推究外在事物之理,达到认清事物的客观规律的目的,最终为我所用。这样的“格物”方向是违背道义的,是违逆圣贤之教的,是无法洞悉所有真相的。
格物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致良知的意思是发明良知,将被私欲蒙蔽的良知彰显出来,依照这个彰显的良知去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事物物,有如明镜照物,随感而应,应而后通达无碍。
事实上,良知本身就是“明德”,所以《大学》里面的“明明德”同样是致良知的过程。
懂了吗?
那么应该怎么落实“格物”的工夫呢?因为我们只有找到这块砖头,才能敲开入圣的道门。
格物不是格外在事物,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种“探究外在事物之理”,而是格心上之物。
咱们再温习一下:格,是“正”的意思。物,是指意念所指向的对象。
静下心来,察觉自己的念头,在你察觉到念头的那一刹那,万万不能跟着它跑了,也不要在它消融的那个瞬间就将其放下,而是体认你当下所处的那个状态(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会进入到佛家的“空门”里面去了,对入世齐家治国没帮助)。
或许有些朋友已经猜到了,我们所体认到的东西,就是“天理”,是良知,是明德。
说多无益,个中感受,慢慢玩味,自修自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