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虚竹
不久前,我们对今年上半年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进行了盘点。其中,倒数“十强”中,泰信基金有两只基金入围,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只基金都是同一人管理的,他便是基金经理黄潜轶。
黄潜轶基金管理生涯一览,来源:天天基金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黄潜轶管理的基金不光业绩差到离谱,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风格漂移。他所管理的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把风格漂移做到了极致,并且一漂就是三年多。而这只基金自他上任以来,亏损幅度已经超过53%。
亏损超过53%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接下来即使这只基金涨幅超过100%,买了它的基民,还回不了本。
黄潜轶的表现,只是泰信基金的冰山一角。近一年里,泰信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可谓全军覆没。
01 风格大漂移,黄潜轶近一年收益腰斩
黄潜轶曾在中欧基金工作过,2015年3月加入泰信基金,担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直到2021年才正式接手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与泰信发展主题混合,随后便开始了他的风格漂移与亏钱之路。
以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为例,黄潜轶接手基金不久,便在公开渠道更新了该基金的招募说明书,行业投资策略与原来维持一致,依然看好现代服务业,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现代管理理念已经融入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之中……将投资的重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两条主线与八大方向上”。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招募说明书
其实不难看出,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可投资行业的选择面非常广,不过黄潜轶却压根没有把招募说明书当回事儿,刚接手没多久便将资金一把梭哈到与两条主线、八大方向上完全不相关的锂电池相关的产业上。
彼时,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预期下,锂电池板块成为行业热点,黄潜轶也借助行业上升趋势,基金净值一路上涨了23.65%。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净值短暂上涨后,开始漫长的下跌,数据来源:Wind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2021年前十大重仓股,数据来源:Wind
不过,随着资本的集中投资,锂电池产能增长过快,2022年该行业便出现了供应过剩的现象,这也导致锂电池板块绝大多数个股从哪里涨上去,又跌回到哪里。
但是,此前尝到了甜头后的黄潜轶并未认清现实,将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的持仓个股进一步集中到以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为代表的锂矿开采企业,和以江特电机、西藏矿业等为代表的盐湖提锂概念企业上,基金净值因此出现了大幅下滑。
据Wind数据显示,黄潜轶这一波操作,直接导致该基金2022年净值下跌15.88%,2023年下跌32.63%,今年仅上半年,基金净值竟再次下跌36.22%。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2022年前十大重仓股,数据来源:Wind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2023年前十大重仓股,数据来源:Wind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净值与锂电池指数走势对比图,数据来源:Wind
反观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拟投资的两条主线、八大方向,特别是信息服务业、软件开发、通信服务业、传媒、机械设备,得益于华为、AI、机器人与新质生产力这些题材驱动,近两年均有不小涨幅。
在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的基金贴吧中,投资者骂声一片。他们气愤的不仅仅是基金亏了钱,更重要的是泰信基金放任黄潜轶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欺骗行为,以及基金经理的无所作为。
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贴吧,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02 李高峰“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已成笑柄
为提升公司的存在感,得到更多投资者买单,2023年5月,泰信基金在某证券报上发了一篇名为《泰信基金董事长李高峰:20年征程“老树发新芽”夯实地基捕捉跃升机遇》的文章。
李高峰曾任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资金信托部业务经理、信托业务一部经理、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东鲁信文化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鲁信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基金管理部)等职务,2022年7月初,任泰信基金董事长。
李高峰在某证券报的文章中称:“多维度提升投研核心能力是公司的立身之本。近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夯实地基,向投研团队倾斜了大量资源,在人才培养与晋升上建立了市场化的制度,锻造出一支梯队层次完善、高专业度、以长期绩优产品为业绩导向的投研团队......在公司‘青训营’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下,权益投资少壮派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以吴秉韬、徐慕浩、董季周等为代表的一批人气基金经理,在半导体、新能源、医药、化工、消费升级等新兴领域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然而,现实打脸总是很快。在文章发表仅一年后,泰信基金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便出现了大面积、大比例的亏损。那些李高峰点名的“优秀少壮派”,也被市场的巴掌直接往脸上呼,锻造出的“优秀投研团队”,更是沦为业界笑柄。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7月12日,泰信基金共有18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全军覆没,最小亏损超过10%,最大亏损超过47%。董事长李高峰“特别推荐”的人气基金经理董季周管理的2只基金泰信鑫选灵活配置混合和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近一年亏损幅度甚至接近40%。
李高峰上任已经两年,而泰信基金近两年主动权益基金收益同样惨不忍睹,亏损幅度超40%的基金扩大到7只。有的基金亏损幅度竟然超过66%,其中一只叫泰信发展主题混合,还有一只叫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黄潜轶。
泰信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数据来源:Choice
也正是由于泰信基金“向投研团队倾斜了大量资源”和“青训营”式培养的基金经理,使得泰信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不断下滑,如今仅剩不到50亿元,每只基金平均规模2.63亿,且近半数基金沦为迷你基(管理规模不足0.5亿元)——迷你基意味着很大概率会清盘。
泰信主动权益基金当前管理规模,数据来源:Choice
不知道李高峰看到去年自己说的话,会不会脸红?
03 管理层动荡,泰信基金再添变数
除了投研能力不行,泰信基金管理层的变动同样让人担忧。
2020年4月,随着总经理高宇的加入,泰信基金也迎来了短暂的黄金发展期。
高宇是资管老将,公开资料显示,他曾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资金计划处资金科科长、副科长、综合科副科长;中国银行交易中心(上海)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本币债券交易主管、首席债券交易员;花旗银行中国区金融市场部总监;光大证券金融市场总部总经理、董事总经理、证券投资总部副总经理等职位,经验、资源都没得说。
高宇在短短3年时间里,便使泰信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从2020年一季度末的32.68亿元,上涨至2023年二季度末的513.35亿元,增长近15倍。这增长速度,在行业中绝对算出类拔萃。
然而不知为何,2023年8月23日,任职仅3年零5个月的高宇突然选择离开总经理位置,去东海证券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
据了解,东海证券虽然一直有想法上市,但在诸多券商里存在感很低,2023年收入仅为6.5亿元,较2022年下滑61.35%,上市看不到头。而执行委员会委员这一职位与总经理相比,权力上更是差了不少。高宇离开泰信基金这一决定,很难说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而跳槽。泰信基金留不住高宇这样的人才,内部管理问题,恐怕不会少。
高宇离开之后,总经理一直由董事长李高峰代为履行,泰信基金的管理规模也开始回落。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管理规模降至约561亿元,这较2023年3季度708.9亿元的峰值,降幅超过20%。
泰信基金管理规模,数据来源:Wind
2024年2月23日,随着李高峰的代任期限即将满6个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代为履行职务人员的时间最多不超过6个月),泰信基金才将副总经理张秉麟升为总经理,这波极限操作颇有一点儿无奈的意味。
张秉麟与高宇的个人履历相比,则显得较为单薄。他曾任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理,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自营主管、自营分公司总经理,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资管九总部总经理,2020年9月加入泰信基金任副总经理一职。
张秉麟接手泰信基金,前有高宇到来后将泰信管理规模3年翻了15倍的“奇迹”,后有高宇离开后资管规模大幅回落的压力,另外泰信基金的投研能力、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都堪称一塌糊涂,这对张秉麟的挑战可是不小。
希望泰信基金董事长李高峰少搞点面子工程,多想办法真正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请点有实力的基金经理,让那些不靠谱的基金经理赶紧走人,这才是对投资者真正负责任的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