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书坛有一种思维非常激进,那就是书法只是一门艺术,与文化无关,书法不应和文化进行捆绑,书家也仅仅是艺术家,并不一定非得有很高的文化功底,书法家创造的是艺术品,而非文化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种思维诞生时间并不长,也就是近两年的事,但是却传播很广,并且受到了很多书法家的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产生这种思维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当代书家畏惧文化学习,而是没有将书法与现代文化很好的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今语境文体大不相同,古代文词简洁但是却含蓄且深邃,现代文冗长却非常直白但是很明确,同样描述一个场景,现代文的字数恐怕会远超古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古文可以自行断句,但是现代文的阅读依赖标点符号,用书法的形式去展现一篇现代文,不但字数很多,还要考虑如何合理展现标点符号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书法去写现代文也曾有书家尝试过,但是并不算很成功,读起来没有了古文的含蓄隽永,总让人感觉缺少了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也有书家善于写古体诗词文赋,似乎也是凤毛麟角,并且也缺少古诗的深度和意境,有一些还只能算是打油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人不善写古文其实是思维方式改变造成的,这是一种难以逆转的大环境所决定的,所以要求今人写出媲美古人的文学作品是很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点上来看,当代很多书法热衷于抄写古诗已经显得落后了,在书法内容上当代书家还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文不善写,现代文又不适合书法展示,那就只能试图割裂书法与文化的关系,以摆脱文化的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割裂了书法与文化的关系,并不能帮助书法茁壮成长,反倒让书法失去了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书法有两大现象,一是一首古诗被反复书写,用各种形式呈现,内容早已被人熟知,人们已经懒得去读。其二就是自撰内容太过直白,可读性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种现象都导致人们在欣赏书法的时候忽略了文字内容,只去欣赏线条和墨色,这才有了十三届国展上缺字对联过审的闹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只能由文字构成,但是这个文字内容却不够打动人,那么整篇作品的节奏情感又该如何去捕捉呢?不吸引人阅读文字的书法与绘画又有何异?书法的终点难道就是绘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字书法流传了千年,可以算是世界上流传历史最悠久的艺术,书法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靠的就是强大的文化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有人试图割裂书法和文化的关系,岂不是动了书法的根本,让书法面临着变质或者毁灭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与文化密不可分,但是文化的演变也难以逆转,现代人应该大胆创新让书法与现代文化紧密融合,让书法与时俱进,创造适合现代文化的书法作品,才是书法长远发展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