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美则中国美,农民富则中国富。“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国家的号召下,不少有责任心的企业纷纷站了出来,以实际行动奔赴农业一线,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叹的故事。
7月22日晚8点,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就为我们呈现了有关农夫山泉和赣州果农之间的故事。这是三中全会后央视首次重磅报道农业、乡村振兴主题,并且有意选择了农夫山泉作为样本,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来看一下农夫山泉和4万农民,一场17年的种树创富之路。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2007年,当时的农夫山泉集团决定推出一款橙汁类型的新产品,为了寻找到优质的鲜果原料,农夫山泉的高层团队来到了江西赣州。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被誉为“世界橙乡”。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四面环山,又有近千条河流,非常适合脐橙的生长。有关于赣州种橙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南北朝的刘敬业就曾留下过“南康有奚石山,有柑橘、橙、柚”的诗句。在农夫山泉初次来到赣州的这一年,赣南脐橙产量就已经达到80万吨。
亲眼看到满山遍野的果树,最终农夫山泉将生产基地选择在了这里,下一步便是承包果园和建厂生产产品。当时摩拳擦掌的农夫山泉恐怕完全没有想到,接下来即将面对的会是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由于初入农业领域,农夫山泉可谓是把所有的“坑”都踩了一遍。首先就是建厂选址方面,
按照工厂离果园越近越好的想法,最初农夫山泉在赣州的橙子工厂并不在信丰县,而是选择了安远县城的边缘。结果建成之后却发现,果园倒是近了,水电供应却成了问题。生产期间几乎天天停电,一天供水量只有40吨。更糟糕的是,不光水电被限制,核心的设备也出了问题。最初一批的设备都是找国际知名的设备供应商采购的,质量本身绝对是国际一流的水准,但无奈的是,在投入生产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设备更适合榨番茄汁,榨橙汁的效率非常低,无奈原地报废。
工厂和设备不匹配已经够糟心的了,但是随后来的却是一个更致命的问题——选品错误。赣南脐橙直接吃确实好吃,但是一旦拿来榨汁就变了味道。农夫山泉17.5°橙汁的研发者赵丹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到,“当时榨汁出来之后,口感非常奇怪。研究之后才发现,脐橙含有大量柠檬苦素前体物质,加工过程中会转化成柠檬苦素”。除了脐橙,农夫山泉还试过种植专用于榨汁的“哈姆林”和“兴国28”两个品种,结果榨汁时发现,兴国28太酸,只能砍掉全部70000株果树,重新开始。
此时的时间已经来到了2011年,距离农夫山泉初来赣州已经过去了4个年头,如此接连的翻车,要是换做一个信念不坚定的人早就撤退了。然而农夫山泉的团队最终还是留了下来,“这给我们一个教训,想走捷径、搭顺风车是不行的”,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既然吃了不懂农业技术的亏,那么就要在这方面奋起直追。从此农业团队的技术人员干脆全部都搬到了赣州,和果农一起出没在田间地头或者实验室,深入学习农业知识。
经历了多年的艰难探索,在2014年,农夫山泉终于解决了有关于柠檬苦素的问题,推出首款17.5°NFC(非浓缩还原汁)橙汁,该款产品采用了先进无菌工艺保障产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实现全程冷链运输,刷新了工业化橙汁的新鲜度标准,后来还直接被选为G20杭州峰会的指定果汁。
两年后,被誉为“亚洲最大的鲜橙和橙汁加工厂”的农夫山泉信丰工厂也正式投产,每年都有超过十万吨的橙子在这里进行筛选、包装,发往全国各地。
回首过去,开拓初期的坑已经被一个个“填”了起来,农夫山泉的农业之路才正式步入了正轨。
在过去,农业给人的一大印象就是“看天吃饭”,毕竟农作物的生长很容易会受制于天气、环境等因素。然而即便是丰收,由于国内产业化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也经常会出现“水果滞销”与“丰产不丰收”等诸多问题,严重打击着果农改善种植、扩大种植的积极性。
赣州本地的果农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据数据显示,在2014年以前赣州不少农户家庭年收入还在脱贫的水平线上徘徊。随着农夫山泉17.5°品牌的创立,为了保证鲜果的供给量,农夫山泉逐步与赣州当地的4000多户果农、10余万亩果园合作,与他们每年签订收购合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地果农的收入水平才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作为企业,农夫山泉负责培育优良种苗,每年针对果农做田间管理的知识培训,出具严格的种植、施肥方案给果农,保证种植的科学性和最终成果品质。而农户只需要根据种植方案,科学种植与管理果园,种出各方面符合农夫山泉标准的脐橙。
而怎样的果实才能达到17.5°的采购标准呢?经过几年的培育和探索后,农夫山泉专门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种植规范和收果标准。
首先便是严格限制农药的使用(用药方面给果农做培训指导,严控农残,每年检测三次,不达标不能合作),在保证脐橙各方面品质的前提下注重细节,比如采摘上,不同于以往的直接用手,农夫山泉要求“一果两剪”,即第一剪从树上剪下果子,第二剪从沿着果蒂剪平果柄防止戳伤其他果子。这样能够保证果蒂完整性,从而避免蒂部损坏导致的果品问题。而在收果环节,农夫山泉更是建立了筛选标准,每个入选的果子要经过34道作业,甚至要被拍上40张照片才算合格过关。
“他们要看每个橙子的重量、还要测糖酸度。”当地的果农接受采访时提到,为了更高的合格率,农夫山泉的团队向果农们推荐了果园铺设滴灌设备,不仅浇水更精准,干旱的年景也更省水,同时考虑很多果农顾虑采购农资的成本,农夫山泉直接给予果农补贴,截止目前,仅这一项就已经累计补贴超过2000余万元。
“想要建立一种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我们就需要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考虑长远利益。”农夫山泉农产品事业部工程师史永辉说。据农夫山泉的收购数据显示,2023年合作农户平均每户收入近20万元。据估算,十余年下来,农夫山泉在赣州带动了4000多户合作果农致富,借助上下游产业链,4万多果农获益。
最初农夫山泉来到赣州的初衷只是想做出一款好喝新鲜的橙汁产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农夫山泉在赣州已经建立了接近千人的现代农业管理队伍,覆盖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摘到分选的全流程,以至于农夫山泉团队已经彻底融入当地,如同本地人一般。
近几年,在农业相关的前沿科技研究领域,农夫山泉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例如在优良种苗方面,农夫山泉就是国内最早进行脐橙无毒苗培育的企业之一。所谓无毒苗就是完全脱除病毒的果苗,从无毒状态开始生长,相比于普通果树叶片和植株都更为健硕,果实产量高,抗病性好,果品质量和口感也更好。目前农夫山泉在新疆研发的苹果无毒苗已经推广种植,赣南的脐橙无毒苗去年完成研发,并进行扩繁,今年进入推广种植阶段,预计可提供无毒接穗十万个以上。这些无毒苗直接以成本价供应给农户苗木或者免费接穗,仅此一项就给果农们节约了70%以上的成本。
在降本增效之外,农夫山泉的另一个科研核心则是病虫防治。2013年,有着“柑橘癌症”之称的黄龙病曾席卷了整个赣州。黄龙病的病症比较特殊,被感染的果树并不会立刻枯萎,而是会在几年内缓慢衰败。但值得注意的是,黄龙病有着极强的传播性,可以通过木虱传播给临近的果树,这意味着哪怕只有一颗果树被感染,只要处理不及时可能就会传播整个产区。
面对严峻的灾况,农夫山泉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不断联合厦门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力量,为当地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更好的防治方法。另一方面说服果农直接砍掉已经染病的果树,考虑到部分果农不舍得砍掉自己辛苦栽培的果树,为了大局着想,农夫山泉直接给予果农额外补贴,砍一棵补贴50元,是当时赣州各县补贴政策的十几倍。
在农夫山泉的带领下,猖獗一时的黄龙病得以被有效的遏制,相关经验被果农快速复制传播,保全了赣州数万亩的脐橙种植区。“那一次损失惨重,但是至少这个产业活下来了,很多果农跟我讲,没有我们他们早就‘死’了。”史永辉说。
2023年,赣州脐橙遭遇霜冻,为了帮扶滞销果农,农夫山泉额外增加采购量13177.085吨,解决355户果农的困境,直接保护了当地果农的利益。事后农夫山泉一位员工回忆老板跟他们讲的话:“果农不能亏钱。如果果农今年没赚到钱,明年就没有更多的资金和积极性投入生产,那明年的果子也不会好。之后整个产业都会陷入一种死循环。”
多年的诚意付出无疑打动了许多果农的心,从最初的防备到如今的相伴,越来越多的果农选择和农夫山泉合作。史永辉回忆,2016年整个赣州地区愿意和农夫山泉合作的果农不足1000户,现在已经有7000多户意向户。
结语
作为农夫山泉踏入农业的起点,通过在赣州17年的艰难探索,农夫山泉成功实践出一种全新的农商生产关系和现代化农业组织模式。依托稳定价格和契约合同,当地的果农从单纯靠天吃饭的农民变成了旱涝保收、收入稳定的农业工人,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稳定健康升级。
同样的模式,农夫山泉也复制到了新疆,布局苹果产业,推出了17.5°苹果。也有可能,农夫山泉还会继续在农业领域跋涉,布局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即便迄今为止,农夫山泉的农业板块依旧没有盈利。但正如农夫山泉2016年在17.5°橙发布会上说的那样,“中国的农民是最质朴的,也是最需要关心的”,“我们欠农民的太多”;也正如写在农夫山泉信丰工厂门口的六个大字“农民富中国强”所表达的,让农民富起来,一切才有希望。
THE END
出品人:李凡
主编:刘国强责编:言翓 徐攀辉
美编:王怡运营:黄睿华 李凌 孙晓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