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南充雨水丰沛

使得蘑菇生长迅速

有不少胆大的市民

将自己采集的蘑菇拿回家烹饪食用

结果,中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烹食乡下采的蘑菇 一家人中毒住院

7月17日上午,家住嘉陵区43岁的许先生,专程到仪陇乡下采蘑菇。

他一共采集了约1.5公斤蘑菇,中午返回嘉陵,立即烹饪食用。美味的蘑菇让家人大快朵颐,很快就一扫而空。下午3时左右,许先生及其家属均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迟迟不能得到缓解,于是到医院就诊。

“我们考虑他们食用的蘑菇中混入了新毒牛肝菌,当即收入住院,对症处理及检查,经两日后痊愈出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吴征臻告诉记者,本月以来,蘑菇中毒案例确实明显增多,目前他们科室已经接诊了5起,不过好在这些中毒患者主要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医治后均无大碍。

经询问,这些中毒的市民食用的蘑菇均为自己在附近采摘所得。

毒蘑菇有400多种 不要轻易采食

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我市野生蘑菇分布广泛,尤其广大山区农村都有毒蘑菇生长分布。蘑菇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以6月至9月最多,雨后天晴最为多见。野生蘑菇种类繁多,目前研究发现的毒蘑菇就有400多种,川渝地区比较常见的毒蘑菇有灰花纹鹅膏(肝损伤型)、油黄口蘑(横纹肌溶解型)、欧式鹅膏(肾衰竭型)、喜粪裸盖菇(神经精神型)、松林牛肝菌(胃肠炎型)等30多种。

由于毒蘑菇种类不同,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也复杂多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才能鉴别,仅靠肉眼和民间土法极易误认。

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外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凭颜色、生长地带、汁液判断,与银器、大蒜、大米、灯芯草同煮致后者变色或高温烹煮可去毒等民间土法都是不科学的。

此外,有些野生蘑菇毒性很强,几克甚至几毫克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中毒死亡。另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野生蘑菇和食用菌营养差别不大,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键是做到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

一旦不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野生蘑菇,用指头或筷子压舌根催吐,然后口服温开水反复催吐2次至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残渣为止。催吐的同时联络急救中心,或在催吐后将患者送医,不要因为症状较轻或症状没有恶化就不去医院。特别提醒,保留食用过的毒蘑菇,以便确定中毒原因,告诉医生可能是毒蘑菇中毒,便于针对性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南充晚报

· 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