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与朋友李安一起逛街,路过一家水果店,她进去直奔榴莲,去看到价格踌躇很久后拉着我离开。我问她:“为什么不买?是怕热量太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安不好意思地搂着我胳膊笑了一下说道:“不是,我很想买,但是一算,一颗要花200多,我舍不得。家里父母省吃俭用,我怎么能因为想吃个水果,就花这么多钱呢?”

“可是你现在自己经济独立,一颗榴莲花不了多少钱啊?”我想说这句话,来缓解她纠结的情绪。但她一句“感觉自己不配吃这么贵的水果”,瞬间让我不知如何开口。

难以摆脱的“不配得感”

已步入中年,李安仍然被“不配得感”支配着。她说自己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妈妈不在家,爸爸做饭很难吃,而且每天都给他们炒干豆角。

为了能让弟弟妹妹吃的好一点,她用自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一颗包菜,做了一盘比较新鲜的菜。结果那顿午饭,她被爸爸以自己挣钱辛苦,而李安却“乱花钱”的名义,指责了很久。

从那以后,“不配得感”就深深地刻在了她的生命里。想要买一个什么东西,总能想起因一颗包菜受到的指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看到一句话:从小到大,没有被家里人认可过的孩子,长大了心里存在着无法愈合的自卑。

可能经历过的人都有感触,一个人的“不配得感”,往往伴随着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幼的孩子,没有形成一个稳定价值观,他们会父母的话为标准。父母说什么,孩子就会认为什么。

就像李安,她的父亲认为她乱花钱,不懂得体谅大人的辛苦。而这样的评价,就变成了李安的自我评价

正因为这样,以至于长大后,有了经济能力,李安依然没有办法痛快的给自己花钱,因为她认为自己“不配”。不配吃好吃的,不配穿好的,不配用好的。更可怕的是,一旦这种“不配得感”产生,就会变得难以摆脱

父母不当的言语就像一根针

父母以自己的身份,过往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以“教育”为目的说出的一些不当的言语时,恰恰像一根针扎进孩子的生命中。而这根针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疼痛,还让他们一生处于“匮乏”状态。

艺术家刘耀华曾经在2022年,举办过一场以《不安》为主题的个人展。画作是以一些“烂”苹果为主,说“烂”一点也不夸张。

这些苹果是居家期间,刘耀华所领养的苹果树长出来的。当然,苹果树并没有问题,而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耀华在苹果长大核桃大小的时候,每个苹果都扎了一根针,一共扎了175个苹果。他本以为,这些针对于苹果的影响并不大,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被扎针的苹果,比其他正常的苹果长势缓慢,而且造型上产生了畸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苹果并没有像正常的苹果那样,长的个大饱满,而是一部分在生长的过程中直接掉落。最终175个接受实验的苹果,只剩下75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耀华说:“看着他们在风中摇摇欲坠的样子,我能够想象,这些苹果如何在一分一秒中与体内那枚钢针,做着激烈的搏斗。”

因为钢针在体内,所以这些苹果产生了不安,从而无法长成更好的样子。孩子也一样,他们就是正在成长中的苹果,而父母的一些话就像针一样。

当大人言语激烈的对孩子表达不满,或者不认可孩子的成就时,他们内心就会充斥着不安

当他们无法战胜父母那些不好的言语时,就会逐渐变成一个不自信、不积极、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好”结果的人。

给孩子“配得感”的爱

前几天被一句“18岁的夏天需要你”狠狠感动到了,无论是作为一个妈妈,还是一个女儿,我都狠狠地羡慕着那个女孩,并且感激着这位妈妈,因为她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另一种形式。

一个女孩在高考结束后,想要打工买个手机,但是妈妈告诉她:18岁的暑假需要你,不要想着去打暑假工,这个暑假是你最轻松的暑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妈妈看来,女儿读书辛苦很多年,高考结束后的夏天,是她从今往后最轻松的一个假期,因此她鼓励也支持女儿,这个暑假好好玩,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染头发、做指甲都可以,她希望女儿把之前没有做过的都做一遍。

很多人感慨这位妈妈暖心,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这样的支持与鼓励。这位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女儿得到“配得感”的爱。18岁的夏天,她配的上所有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安徽高铁上一位妈妈带女儿出游时,多花了482元买了一等座,当时女儿很诧异,二等座还有,又不是买不了,为啥要买一等座?妈妈的回答是,你配得上一等座!那一刻,女儿的内心,应该是满满的“配得感”。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平时得到的是父母积极反馈,就会觉得自己被接纳被尊重、被允许,因此产生配得感。反之,什么都不被允许,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深深的“不配得感”。

作为父母,爱孩子的前提,是无条件的接纳。只有这样,才会不以爱为交易,要求孩子成为符合自己标准或期望的样子。

真正的爱是支持,是积极的反馈,这些可以为孩子提供力量,帮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感,逐渐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值得好的结果。

凌晨妈妈来叨叨:

配得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耐心、理解和持续的努力。通过创造一个充满爱、支持和鼓励的环境,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坚固的配得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和力量。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