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献忠屠蜀之前:一介草民的崛起

张献忠,本是四川阆中一介草民,家贫如洗。他出生于明万历年间,那会儿国家腐朽不堪,朝政日非,加之重赋勒索,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张献忠年少英勇,心存不平,于是在二十出头那会儿,就已怀揣着反抗暴政的斗志。

那时候张献忠一家在阆中老家过着艰苦的日子。有一年,父亲张天锡因不堪加赋而自尽于郑家祠堂,留下妻儿孤苦伶仃。母亲带着张献忠和弟弟四处讨生活,靠贩卖些小商品勉强维持。可谁知祸不单行,就在不久后,母亲也被压垮了,含泪离世。张献忠和弟弟无依无靠,只好四处游荡,过着饿殍遗体般的生活。

广元是当年军阀混战的重地,张献忠就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反抗之路。最初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喽啰,混进了一伙好勇斗狠的草莽军阵营。他时而打仗,时而抢掠,日子过得虽拮据却自由自在。可就在这时,一场意外的灾祸降临,张献忠的弟弟染上了痢疾,很快就香消玉殒了。弟弟的死令张献忠悲痛万分,他发誓要为弟弟报那无妄之灾。

从此张献忠改过自新,洗心革面。他开始勤学苦读,潜心钻研兵法典籍,熟习战阵用兵之道。几年下来,张献忠已是个小有身手的军头领了。广元有个土豪阎思勉,阎家骁勇善战,手下有一支雄兵。阎思勉见张献忠小有名气,就把他招入麾下,委以重任。

二、屠蜀蓄谋:粮食危机引发大屠杀

张献忠虽是个草莽出身,可谋事却颇有一手。他明白,仅凭部下这点兵马,要在天下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是不够的。于是他暗中筹谋,决意在四川一带建立自己的根基。

起初张献忠兵锐将沿,到处抢掠,杀人无数。可后来他想通了,靠这种方式是无法长治久安的。要真正称霸一方,必先立足于民心。于是张献忠将目光投向了治理好吃饭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复制1. 新增元素:决意聘请经济专家管理粮食

张献忠具有过人的前瞻眼光,他深知管粮这桩心腹大事,岂能交由门外汉主理?于是他从京城延揽了几位饱学之士,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军粮机构,专司军粮的储备和管理。 复制2. 新增元素:下令重新开垦荒地

为了解决将士的温饱问题,张献忠又下令在四川各地重新开垦荒地,并召集闲散民夫参与其中。还特意责成亲信将领,率队前去教授农民们先进的农耕技术。 复制3. 新增元素:严惩腐败分子贪污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从正途入手,张献忠也时刻防范贪污行为的发生。他明令将士,凡是被发现贪污军粮者,无论军阀高低,必将严惩不贷。以儆效尤的做法,他确实杜绝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存在。

然而,张献忠的这些做法却并未彻底解决四川的粮食问题。继续攻打他人的话,粮食自然来源不缺。可要在四川稳扎脚跟,就要割断这个来源,改而自给自足。当储备粮食告急时,张献忠开始对四川老百姓下手,对无辜平民进行了残酷的杀戮和抢掠。

三、屠蜀实施: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张献忠屠杀四川平民的行为很快就付诸实施,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整个四川大地很快就沦为了一片血腥之地,处处是惨无人道的景象。

最先遭殃的是城里的富商贵胄。张献忠的大军一路推进,哪里有钱财聚集的地方就成了他们的掠夺目标。富人们的家宅被洗劫一空,他们本人或被当场杀害,或被掳走充军做了奴仆。

接下来就轮到了普通的平民百姓。张献忠驻扎在四川之后,出于立足之需,他下令对当地百姓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据当时的西方传教士所记载,整个成都盆地就仿佛变成了一座死城,到处都是断肢残臂,血流成河。

村民们生怕遭到杀戮,许多人逃入深山老林。可张献忠的手下并不放过他们,他们用火攻的方式,将整片树林付之一炬。逃跑到山洞里的人也不曾幸免,他们被活活烧死在洞中。一时间,四川到处是焦土和死尸的景象。

洪承畴的《越绝书》记载有这样的情景:"大西军如狼如虎,剥掠无遗,杀男夺女,烧掠城邑,竭其所有。逃者走山藏沟,锄草木根,但存命尚矣。四川旧都,其地与天际,净尽无储粮,无人烟,伤哉!"

即便是四川的当地土豪也难逃屠戮。洪承畴还写道:"西川千里,富室万家,所有温实既富,无不燬穷。"张献忠的军队好像一股彻头彻尾的狂风,把四川彻底摧毁了一番。到处都是死尸,血流遍地,是真真切切的人间炼狱。

四、死伤惨重:专家权威估计惊心动魄

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行为,造成了当地民众死伤无数。这段血腥的历史记录了多少无辜生命的逝去,专家们给出了惊人的估计数字。

根据明代史学家温体仁在《大疆陆师录》中的记载,光是成都城内就有三十余万居民被杀戮。"大西贼陷蓉城,首督孔师渊、陈凤岗等扼守失利,城中阖户,不计其数,俱被掠杀无遗,蓉城内外,白骨累亘,尸骸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之外,整个四川其他地区亦遭受了极大灾难。清初著名史学家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对此做了详细考证。他根据当时的部分残留文献估算,张献忠在四川五年的屠杀中,总共杀害了六十万左右的平民百姓。

不过有些专家认为,这个数字还是有所保守。李清华撰写的《夷州血案》一书中提到,仅陕西移民到四川的人数就达五十多万。这说明四川本地居民的死伤更多,否则也就无需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来填补人口空缺了。

由此可见,张献忠"屠蜀"所造成的死伤远不止六十万这个数字。实际上,光是明朝时期的史籍记载就有许多描写死伤情况的。《明史纪事本末》中载:"献忠诛荆州邻近,民多奔遁,男子尽行杀掠,虏掠无遗。凡四川豪宦富家阖境,无不残酷掳夺。杀戮之酷,骸骨遍地,沟壑丘墓无不填塞。"

另一本史书《宋纶武览征集》则对死伤人数做了进一步估算:"四川大屠杀,自四川登嘉陇等处,死者无六十万计。"这个数字仅是保守估计的下限,实际上很有可能还要超过这个数目。由此可见,张献忠在四川所肆虐的残暴行为,给当地平民百姓带来了何等惨重的伤亡。

五、善后处理:皇帝震怒下令剿灭张献忠

张献忠在四川的疯狂杀戮,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惊涛骇浪,席卷了整个大西南地区。当时的明朝皇室获知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后,顿时大为震怒,立即下令剿灭这个肆虐的凶徒。

首先,明朝政府命令驻守四川的武将孔有渊、陈凤岗等人尽快组织地方武装,力图共剿张献忠军阀。然而由于军力悬殊,官军很快就在成都城内被张献忠的大军所击溃。残余官兵四散奔逃,成都城陷落,整个四川也就彻底沦陷。

接下来,明朝朝廷又先后派遣了许多名将前往剿灭张献忠,包括邢荣、刘宗周、程熊等人。他们统率官军大军压境,试图收复失地。然而张献忠驻守重地,兵力虽少却专于游击,为官军制造了不少伤亡和损失。

直到后来,明朝廷方决定重兵征讨,一举剿灭张献忠。两位大将领何时英、袁祥分路进逼,张献忠这才开始节节告败。最终在邛州一役,张献忠于袁祥麾下大败而逃,随后在宜宾一带被俘获。

明朝当局为了儆效尤,对张献忠亲信阎思勉、阎方等人处以极刑。张献忠本人则被捕至京师,经过酷刑拷打后,被判处凌迟处死,足以昭示天下。《明史》记载了他临刑前的一番遗言:"人生在世,孰识虚无?我斯人也,胁役三军,杀人如探囊取物耳。今堕重徒,死则死耳!"

张献忠被诛灭之后,四川仍陷入一片狼藉之中。无家可归的流民遍地,许多地方更是荒无人烟。为了重新恢复四川的生机,明朝朝廷不得不下令,从陕西、河南等省份大量移民到当地,以补充人口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