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无相,北宋无将”,这是历史上存在的一种说法。
此说法的由来是源于北宋长期推行以文驭武、重文抑武的策略。
当时的朝廷有意打压,并抑制武将的地位与职权,从而使得北宋的武将一直身处壮志难酬的困境。
所以,在北宋的武将群体中,极少出现如唐朝李靖那般出将入相、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然而,这并非北宋的武将能力不足,而是朝廷未曾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北宋时期,在靖康之变的故事里,曾有一位名将,他的遭遇展现出了北宋武将的悲剧命运。
此人便是张叔夜,河南开封人氏,曾历任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青州知州等职务。
张叔夜为人忠心耿耿,性格慷慨勇烈,不但饱读诗书史籍,而且骑射技艺精湛,是宋朝末年难得的文武双全之人。
张叔夜在兰州府任职期间,每逢冬季来临,黄河结冰后,对岸的羌人骑兵常常趁机踏冰渡河,日夜侵扰宋境。
边防官军常常连续数月无法解甲休息,时刻需要防范敌兵来袭,苦不堪言。
张叔夜为了改变宋军的被动局面,亲自勘察数百里河防。
在黄河最容易被突破的天都之地,修筑了一座城池,扼守住了羌人进攻的要道,使得羌人的边患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张叔夜不仅战略谋略过人,本人的武艺也很高强。
据《宋史》记载,他曾经奉命出使辽国。
辽国人属于游牧部族,射箭是他们的拿手本领,他们也以此为傲。
在招待张叔夜时,他们存心想要让他出丑,就在宴席间提出比试射箭。
他们原本以为这个宋朝使臣不敢接受,谁知道张叔夜毫无畏惧之色。
当场张弓搭箭,每射必中,箭术超群,就连精于骑射的辽国人都对他敬佩不已。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原型,是北宋宣和年间的宋江起义。
真实的宋江起义,虽然没有小说中那般声势浩大,但也曾经威风凛凛,席卷河北山东,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多次沉重打击官军。
《宋史》中记载,朝廷官军“莫敢撄其锋”。
只不过宋江手下的头领并非一百零八人,而是三十六人。
张叔夜担任济南知府期间,正值宋江起义的高峰期。
张叔夜决心将这支义军彻底剿灭。
有一次宋江等人乘船下海,抢掠到数十只大海船,满载着金银财宝,耀武扬威,想要攻打海州城。
张叔夜事先埋伏下重兵,然后派遣少数人马挑战,诱使宋江带领大队人马登岸。
宋军伏兵四起,切断了宋江义军的后路,同时派人抢夺并焚烧了宋江的海船。
结果宋江大败,三十六个头领被束手就擒,后来被朝廷招安。
宋人李若虚的诗《捕盗偶成》中,“三十六人同拜爵”这一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靖康年间,金兵大规模南下,兵锋锐利,直指宋朝国都汴梁。
张叔夜审时度势,向朝廷上书,建议趁着金兵孤军深入,宋军应当尽快抽调精锐骑兵,切断金兵的后路,在中原腹地将金兵围歼。
张叔夜的这一策略可谓是真知灼见,当时另一位名将种师道也曾向皇帝提出过类似的建议。
可惜昏庸软弱的宋钦宗毫无斗志,将其置之不理,白白错失了扭转战局的良机。
当年十一月,金兵再次攻打汴梁。
张叔夜组织三万大军,星夜兼程奔赴汴梁城下勤王救驾。
与金兵激烈交战一场后,张叔夜进入城中面见宋钦宗。
他深感金兵势力强大,而且战斗力强悍,建议皇帝尽早撤离京城,南迁到襄阳,以防万一,日后再图谋大事。
事实证明,如果宋钦宗听从张叔夜的建议,靖康之变将会是另一种结局,北宋也绝不会因此灭亡。
但无能的宋钦宗犹豫不决,幻想能够与金兵议和了事,张叔夜也无可奈何。
金兵围城之后,张叔夜毫不畏惧,接连四次出城与金兵大战,斩杀了金国两名武将。
但宋钦宗却被金兵吓破了胆,最终决定议和投降。
他出城的时候,张叔夜拦住他的车驾放声痛哭。
结果宋钦宗沦为俘虏,汴梁被攻破,张叔夜力战负伤被俘。
靖康之变后,张叔夜与北宋皇族、大臣等数万人,被金兵押往北方。
途中张叔夜目睹国破家亡,二帝被掳,满心悲愤,一病不起。
北上途中经过宋金交界的白沟河,有人说:“马上要过界河了!”
张叔夜听闻后猛然起身,翘首南望,仰天大声呼喊,悲愤之情难以抑制,第二天就含恨而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