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惠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两种书风比较突出,一是沉雄豪键,一是和婉清丽。通俗点说就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阳刚一路的书风看颜真卿的字就好,而阴柔一路的书风则是以王羲之为代表。当然,阳刚也好阴柔也罢,各有各的好,没必要论个高下。
宋四家之一,备受争议的蔡襄书风就属阴柔一路。
米芾曾评论“蔡襄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名花。”
黄庭坚则说:“君谟书如蔡琰《胡笳十八拍》,虽清壮顿挫,时有闺房态度。”
你以为他们是贬损蔡襄的书风吗?那你就错了,因为“少年女子”的容貌体态往往是美的象征,未出嫁的“闺房态度”也有迷人之美。
就如王羲之把“女郎”美的姿容作为书法形象,创作出和婉清丽如绝代佳人的阴柔之美,从而把书法推向了东晋至今无人超越的高峰一样,蔡襄也因端庄而又飘逸的境界成为了宋四家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阴柔之美也能扛起大旗成为名家,绝非书风女气就是性格阴暗,一代谏臣蔡襄用他的一生做了有力的证明。
字如其人?也可能是反的
蔡襄,字君谟,从18岁那年科举成为开封第一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为官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一直都以官员的身份出现在各地,为国家,为人民奔走服务,默默无私,正直不屈的奉献了自己一生。
自古有云,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蔡襄“忠国爱民”的思想跟他从小受到的家教有很大关系。
蔡襄的母亲出生于诗书之家,常以自家门外的松树启发蔡襄:“你要学习松树不畏寒冷腊月、高风亮节、苍拔耸立的品格。”
相传每逢秋夜,蔡襄的母亲一边把织好的布帛铺在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一边为刻苦学习的小蔡襄讲授功课。母亲的谆谆教诲,小蔡襄铭记于心,在后来的仕宦生涯中始终践行。
蔡襄18岁考取进士,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他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不俗的政绩,深受人民爱戴。
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恢复莆田五塘水利,退盐碱、保灌溉。
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
任福州知府时,颁布法令整改当地婚丧喜庆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风气。
二次出任泉州知府,不畏强权,惩治贪官污吏,并将宰相侄儿章拱之革职查办。
蔡襄严以律己、身体力行,消除腐败丑恶现象,努力匡正社会风气,在当时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赢得了较高的赞誉。
此外,他还兼具多方面才能,在农业、科学、建筑、茶道、文学、艺术等方面皆有出色的表现,其中最为让人叹服的,当是书法方面的成就,所谓“备尽众体,一代师表”,正是其书法的写照。
承尚古启尚意,北宋书法分水岭
北宋初期,蔡襄大力主张学习前人,恢复晋唐古意,他还继承了唐人的中锋用笔和晋人的中侧锋用笔。所写出的书法线条流畅,具有动感、块面感、立体感,赋予书法极强的空间感。
蔡襄为何会大力主张学习前人,恢复晋唐古意?
因为他是北宋书法衰落和繁荣间的一道分水岭。
在他之前的北宋书坛是什么样的局面?
听听欧阳修的感叹:“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中国历史自晚唐进入乱世,经历五代,至宋初方由乱而治,在这期间,书法的发展自然走入低谷。五代时虽然出现了一个杨凝式,让人惊艳,但杨是一个天才型书家,并非适合后人效仿的对象,而宋初的李建中、周越等人虽亦有时名,但也只如平原上的山丘,未能成大的气象。蔡襄的出现才使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蔡襄之前的书家,普遍有入古不深、任笔为体的问题,让书法回归法度,是蔡襄的最大贡献,这一点恐怕是书法史的共识。
蔡襄在《书论》中提到:“学书之要,唯取神为佳,若模象体势,虽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这一思想对宋人所提倡的“尚意”主张具有着启蒙的意义。
在《离都帖》、《脚气帖》中都可以看出他承“尚古”启“尚意”的创作思想。
《离都帖》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相似,皆因情绪变化使字呈现疾徐变化。
开头几字用笔沉稳有力,表现出厚重感,从“殊为荣幸”行笔渐快凌乱,“感念”二字行笔快粘连多,足见蔡襄悲痛的心情.
书至后半段,行笔拖拽且速度快,字与字之间牵丝多,“佳安”的“佳”字少了一“竖”,可见蔡襄当时书写的心理变化幅度之大。
他写此帖时自己儿子因寒病亡故,所以哀痛之情浮现纸上。
《脚气帖》在章法上重视轴线贯穿始终,使其作品气韵生动,行气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效。整体感充实紧凑,神完气足。
字与字之间疏密得当,行与行间距恰到好处,行气明朗,在空间节奏和时间节奏上都能很好地协调起来,达到了笔断意不断的境界。
其中“行”和“耳”字最后一竖的送笔,是有意而为之,彰显出了洒脱,把自己追求自由、潇洒的意境呈现于纸上。
此帖与苏东坡《寒食帖》的“年”“中”“纸”三字的最后一竖如出一辙,开篇两行的“四”“月”“来”“入”诸字的行笔与黄庭坚行笔有相似之处。
蔡襄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总体上看他的书法还是恪守晋唐法度,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但书法总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的,再强的新意离开了法度也是站不住脚的。
之后兴起的“尚意”书风,虽然高喊“我书意造”,但实际上这些“尚意”书家们均是自觉以法度作为基本前提的,如苏轼也宣扬“笔成冢,墨成池”,米芾更是花半生精力“集古字”。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蔡襄开始,宋代书法回归法度,承接正脉,使书法发展走上了正途。
未完待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