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是佛堂香火

低头是人间烟火

用这句话来形容泉州

再合适不过

泉州中国唯一一座世遗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22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融特征的世界遗产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寺双塔与居民区

诠释了何为“抬头是佛堂香火,低头是人间烟火”

这座被称为“众神人间办事处”的城市古称佛国,三步一庙宇,五步一佛堂,每一寸土地都让人心生敬仰。佛堂中的梵音念诵,基督教堂里祷告虔诚平静,天后宫中的香火旺盛不断……所有人都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而走在泉州的街头巷尾,除了飘散的香火气,还有无比具象的“人间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火旺盛的开元寺

每一个前来的人们都在祈福,“缘来开元,皆得所愿”

为什么泉州美食多?

或许,是因为念念不忘的古早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线糊制作过程

在泉州的美食中,人们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古早味”。一碗地道的面线糊,一般早餐常吃,也可做点心或夜宵。面线细又轻盈,里面加入了海鲜、大肠、油条等丰富佐料。泉州俗语讲,一碗面线糊,点灯吃到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泉州蟹肉米干米粉芡

面线米粉芡,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风味小吃之一,也是闽南人再熟悉不过的一道食物。泉州蟹肉米干米粉芡的鲜美离不开用料的丰富和精心制作的汤底,泉州米粉的韧性加上面线的软糯,胶质稠得如勾芡一般,加上高汤和红树林野生青蟹蟹肉的鲜甜加成,让人胃口大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闽南姜母鸭

除此之外,姜母鸭也是来了泉州不能错过的味道之一。姜母,是当地人对老姜的称呼,而鸭则主要用的是番鸭。番鸭肉质细嫩,温而不燥,为这道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焦黄色的鸭皮微微发脆,酱红色的鸭肉软嫩多汁,被煸炒得发干的姜片散发着霸道的香气,别提有多诱人。

或许,是因为“海”的灵魂早已注入血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蚵壳厝,即用蚵(即海蛎)壳建造的房屋

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

充分说明了泉州人民与海蛎的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转角遇到爱

海蛎,于泉州人来讲,普通,日常,却不可缺少。如果你分不清它和生蚝的区别,当地人会告诉你:“大的叫蚝,小的叫海蛎。”当地街上挂着“海蛎煎”牌子的小店比比皆是,泉州海蛎炸至金黄色,有嚼头,弹劲儿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泉州安海土笋冻

而略显“黑暗”的小吃,则要属泉州安海土笋冻,它的味道绝对让人惊叹。虽然听起来像素食,实则则是荤味,原食材是一种闽南地区人民十分喜爱的海鲜——土笋。轻轻一抿,土笋冻化开在舌尖,顶端一点厦门辣不仅色彩吸睛,更带来丰富口感。

或许,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丰富物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光秀丽的泉州德化

泉州的芋头是与广西荔浦芋头齐名的福建槟榔芋,所以泉州也是“芋泥爱好者的天堂”。而有一种和芋头相似口感的东西也备受追捧,就是山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选用淮山中的佼佼者德化淮山”,产自泉州市德化县,口感松嫩,粒状感明显,味鲜质嫩,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麦香泉州德化淮山

麦香泉州德化淮山先蒸后炸,咸蛋黄的包裹增色不少,入口绵软,味觉层次次第绽放。

或许,是“慢生活”带来的安逸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闽南炸醋肉

来到泉州,不仅有吃不完的正餐,还有那些吃不完的小吃。醋肉称得上是泉州名片,闽南炸醋肉用陈醋、糖等酱料腌渍猪肉,裹上一层淀粉糊后在油锅里炸得外酥里嫩。也因此醋肉吃起来香酥的同时,自带点酸味解腻,既可当零食解馋,也是面线糊等美食的配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菜馆 泉州永春老醋拌蛰头

有人说醋肉之所以迷人,是因为那一味低调的永春老醋。永春老醋和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称中国的四大香醋。这个配方可以追溯至北宋年代,老醋不仅可以用来烧菜,还能用来制作凉菜。泉州永春老醋拌蛰头以优质海蜇与老醋一起调味,爽脆中带着鲜气,成为餐桌上一道开胃的爽口小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的美味,拴住了南来北往的人。虽然福建菜馆与泉州相距约2000公里,但是属于泉州的风味在餐厅中被一一还原,用舌尖去探索当地的食材,吃过这些,仿佛就能读懂闽南人的生活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味,是打开一座城市的敲门砖

人来神往的泉州

不仅有香火鼎盛

更有 “烟火”在舌尖绽放